贯在古代是指多少钱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那么~~~~~~1贯钱大约就是一两白银,那一千贯就是1000两银子,根据 白银大约是2元/克,推算出1两白银约值80元,那~~~~~~1000两银子大约就是80000元(8万元)一千贯大约就是80000元(8万元)咯!PS:这只是大概的估计,因为当时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现在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所以,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请多多包含咯!
古代的1贯钱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一贯。
各朝各代略有所异,大致是1000文到1500文。如果算购买力宋朝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一两千块钱,明清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四、五百块钱。
银两是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3年后仍在民间使用。近代银两有实虚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大体分为4种:元宝,中锭,小锭,碎银。秤量银两的平砝,因地区和使用单位各异,全国有170余种,最主要的是库平两、广平两、关平两、漕平两等。
古代的单位贯是多少钱
一钱银子:古代种常用的计量货币单位中,1两银子(1吊钱或一贯钱)=10钱=1000文,而一钱银子可以理解为一块只有十分之一两的银块!并非是制钱【铜钱】十两纹银:这个简单,就是十两银子,而且是足量,纯度合格的银子。金元宝:由官府或者钱庄熔铸的金块,通常分为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甚至一百两。如果是正规渠道熔铸的元宝,会刻有可辨别的印记。在古代中,金子的产量并不会很高,平常人用的都是制钱,银子都很少用,金子就更加的少了。所以,一般来说,大量的货币单位都是用银而不是金。所以会说十万两银子而不是多少两金子。 随便给个提示:目前大多数的文学,影视作品当中对于古代的货币基本处于一个盲目的状态,比方说随便吃个饭都是数十两乃至数百两银子。这些基本可以无视! 1两黄金约等于8~11两白银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1两白银约等于1000~1500文铜钱一吊钱等于一百文钱
古代的贯是多少钱
正常来说,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但问题宋时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宋史》 卷180食货志)。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
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北宋宋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
到徽宗时,一两银兑两贯钱。
至于南宋中期,则是一两银兑换三贯钱。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相当于300块钱吧,五十贯大概就是5000块人民币吧
古代贯代表多少钱
一两等于十钱。
中国古代以铢、两、斤、钧、石作为重量单位。
汉代、晋代:1斤=16两,1两=4分,1分=6铢。
宋代: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
元,明,清沿用宋制,没有变动。
扩展资料:
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忽等小单位。南朝 梁 陶弘景《名医别录》曾说:“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
唐·苏敬注云:“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可见自唐代起已把本作为货币的“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积十钱为一两”,但那时分的进位还没有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
再说分、厘、毫、丝、忽等,原是小数名称,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其进位方法已如前述。
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但有一点须指出,宋元明清之医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二者不同。
古代的一千贯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一千贯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7万元人民币。这个数据是根据当时和现在大米的价格推算得来的,大概差不多吧。做这个推算首先需要确定银子
在古代一贯等于多少钱
古时一贯钱等于1000枚铜钱。
古时的铜钱中有方孔,常用绳子穿着,每1000枚铜钱1串叫一贯。金银铜作为货币由来已久,但都是以重量为单位。金银以两为单位,铜钱则以斤、两、钱为单位。古代就有赏黄金(就是铜,而金则叫精金)多少斤的记载。秦铸半两钱,汉初铸五铢钱(铢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一个太重,一个太轻,都对贸易不利,后来才定为一钱一枚的铜钱,一直流传下来。十枚铜钱等于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我国长期使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货币单位),等于160枚为一斤。注:古书上说一吊钱、一串钱、一贯钱、一千钱,绝对不加“个”字。古代的钱贯是多少钱
洪武八年,是公元1375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号时间为(公元1368年~1398年),共使用三十一年。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指多少
古代,1贯钱和1吊钱,是一样的单位,1贯钱=1吊钱,也就是说,贯和吊是一样的单位,相当于黄金的两为单位。
贯和吊在说法上,可能存在朝代的不同,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基本上差不多,只是存在叫法不一样而已。
当然,贯和吊,可能不是铜钱的最小单位,一枚或一文,是最小单位,也就是1个铜钱。
在古代,货币地位上,黄金是第一,白银是第二,然后才是铜钱。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1两黄金=100两白银
1两白银=1000文铜钱。
1贯=1吊=1000文
说白了,就是铜钱的贯和吊,跟白银的两,是同等分量。
1000贯钱,就是1000贯铜钱就是1000两银子。当然,在历史动乱时期,铜钱、黄金、白银的数量,存在波动,1两与1贯,是存在波动的,不是固定的,因为铜钱分量不同,会略有不同,历史大多数时候,1两白银=1000文铜钱-1500文铜钱,波动。
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1两白银=1贯铜钱,而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往往1两白银大于1贯铜钱。
比如,宋朝的1贯铜钱,为5宋斤,1宋斤=640克=1.3市斤,1贯钱重6.5市斤、3250克,1文铜钱为3.2克,3000贯就是3000贯*6.5市斤/贯=19500市斤,接近10吨。
换算成人民币,1两白银=1200元人民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