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I 沈 越
摄影 I 姜 涛
沈 越
“厕所文化”
我想到我读书的习惯是怎么来的时候,就不得不说我母亲的“厕所文化”。
我的母亲有一个习惯,喜欢一边在“厕所”办“大事”,一边看书。而且她在厕所看的书还会认真的摆齐放在一边的小柜子小椅子上。
还是小学生的我,在这个特别能够让人忘却外界一切是非的绝佳空间里,我看到了一本包装及其精美的书:《与毕加索喝咖啡》。
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究竟有多么的神奇,首先我至今清楚记得那本书的作者叫吴梅东,书里有三十幅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与赏析,以及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介绍。同时还囊括了十几种咖啡的典故与冲泡法,以及其适合搭配的甜点。
于是,在这个应该臭气熏天的厕所里,我的人生却从此芬芳四溢并彻底改变。
第一:这之后我专业学习西洋画,一画画了18年;
第二:成人后爱喝咖啡,并对咖啡搭配的甜点也颇有要求;(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又去手冲了一杯)
第三:我开始习惯在厕所里看书,当然不止厕所。
母亲的书里几乎没有反应女性特征的情感小说,大多数都是“男儿郎”才有的豪迈的气度。我是在母亲的厕所图书馆里领略了《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文化苦旅》《行者无疆》,也许也正是这一点。我和母亲都不喜欢悲情的泪水与苦难的愁容,我们相聚时分都是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解读生活的苦难。
至今我和母亲依然可以像朋友一般交流而无芥蒂,毕竟我读过我母亲的书,就好比我进入过她的思想一般有趣。
后来我离开了母亲的“厕所文化”,有了自己的书桌、书架和自己的厕所图书馆。我带着她的启蒙教育发现了读书的乐趣与意义。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小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读南方周末
在读书的习惯上,我遇到了一个千年难遇的班主任并同时是我的语文老师。
廖老师。
小学三年级下半学期由于我的身体原因被转入了一个新的小学。
这个小学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家都看不上的小学,和我之前的那所自带光环还要付上万赞助费的第一个小学相比可谓“惨不忍睹”。基于我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母亲工作又十分繁忙。于是那个离外婆家只有2分钟路程的小学成为了我们家人不得不选的学校。
但是谁又会料到,这个学校里竟然会出现一个好老师呢?
小学三年级的我似乎对正儿八经的教科书毫无兴趣,我上课可以理解为在做梦,特别是数学课,我好像对它有排异反应一样,一上数学课我就胃痛。
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同时是语文老师,她有每周布置大家写周记的要求。
在周记里,我写了很多自己喜欢看的杂志和书籍,还有我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心路历程,以及我自己胡编乱造的各种小说。
某日她在数学课上直接把我唤到她的办公室。
不是教育我要好好学数学,而是给我看《南方周末》。
我在《南方周末》上看了关于鲸鱼搁浅濒临死亡,却被人无情的用利器割鱼皮的事件。我第一次有种莫名的冲动,觉得文字不是老师的作业,应该是要为自己的思想去发声。
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她的办公室里,记得另一个班的老师问她小学生看南方周末有什么意义,让她别误人子弟。
那个戴着眼镜胖胖的她第一次浑身颤抖的说道:小学生为什么不可以读南方周末?说完后她把眼镜拿下来默默的擦了几次,每一次都如刀割在我的心上。
我很幸运,在一个很多人看不上的小学里遇到了一个捍卫我“读书”的语文老师,在她的坚持下我那时开始接触《南方周末》《收获》《十月》《读书》一类的报刊杂志和小说刊物。说一句无关主题的话,与其让孩子去好的学校,不如为他找一个好的老师。
《荒木经惟的摄影告白》
追不上
在读书的道路上,因为身边有让人追随和崇拜的人,那么这种追随心理可以让自己更加努力。
第一个人当之无愧是我的表哥,许哲。
我和表哥年龄只差56天,但却正好因为我10月生,他8月生,所以差了一届。
从初中开始我的数学家教就是我表哥,直到我读大学后留日,否则估计我大学高数还是他教。前文提过,我对数学有排异反应,而我表哥却热爱数学,热爱科学,因此在数理化方面他经常嘲笑我是学渣。
表哥高考后顺利进入交通大学,成为我们家族这一代最光辉的时刻。
之后一年我再去日本留学总想读一个硕士与其并驾齐驱,结果家里人完全不知道我日本的大学名字,因此硕士也好博士也罢,还是表哥赢了。
这是个题外的笑话,映射我总想和我表哥段位一样的扭曲心理。虽然现在看来可笑,但是也不得不说因为在年轻时候互相的暗暗较劲,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三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行业里做的挺不错。
大热天去表哥家,看到他硕大的办公桌上各种书籍与草稿纸,身上头上都是汗的他竟然都忘了开空调。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应该追他什么了。不是追求一样的文凭、一样的名利,而是该追他读书求甚解的那种态度。读书不是炫耀的资本,是自己读得欢读得乐,读出名堂的快感。
也因为这件事,我决心彻底离开金融行业,去扎扎实实的做我的艺术事业。
现在我总是让他给我荐书。
表哥的书主要集中在佛学、哲学、经济学、金融学等,他给我推荐的书都不多,一般一次一本或两本。但是其质量真的是童嫂无欺,像《隐藏的逻辑》来说,基本是我之后一年重点推荐给别人的书。
之后,我亦未想到,追不上表哥的我,还追不上工作室里的小伙伴们。
当开始深入的和大云与Echo交谈起文学与哲学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和这两位的读书量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这亦更好,追不上,才有着追的欲望。
大云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三毛。
像在德国的三毛、又像在台湾做老师的三毛、还像在沙漠的三毛。因为那种洒脱与文学的素养,就足够我追其一生。
假如你有幸与她攀谈,你会体验到其中意味。有些女人因为外表的点缀而美丽鲜艳,那么大云因为富有诗书而充满着艳丽与回味。于是因为这种回味你发现她的举手投足之间也是美的。
假如在穷途末路之际,当我们一无所有之时,我也还想对她说:大云,来首诗。
而Echo像极了海啸。
她的面目与状态是一种长久的平静,如果你敢挑起哲学的事端,那么下一秒她会让你感受到海啸一来,天崩地裂的状态。虽然嘴上总是谦虚的说她没有学过西哲,略懂老孟孔庄。但是你如果在其面前夸夸其谈,那么很快这场海啸会袭击你的整个脑海与思想。
因为她的一句话,我们的办公室多了至少二十几本哲学书。而我自然还是那个表面不露声色,却在家里暗自发功的“好学生”。报告echo导师,我这周脑子里都是奥卡姆剃刀、二元论、逻辑实证主义.......
《芥川龙之介小说集》
一念之间
很久之前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讨论过一些有趣的项目,每个月为读者推荐一本书,并且买好直接快递到读者的家。因为“送上门”比起“书单”要直接的多,而且同一本书的出版社、翻译、设计都有所不同,我们总期待把那本更好的献给读者。
基于工作室的影视创制工作越来越繁忙,大家都搁置了这件事。
而我在今天这个“世界读书日”,忽然觉得这事还是应该去做。
不为别的。
因为读书实在值得分享,好书实在值得阅读。
《毕加索说》
读书顾问
范用做《读书》杂志的时候说“为喜欢看书、不是做学问的普通人办《读书》”,所以《读书》杂志的定位也一直定位在“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
我们做”读书顾问“也是“为喜欢看书、不是做学问的人办的”。
“读书顾问”是我起的一个挺不专业的名称,只是想借此名说清楚我们究竟在干什么。
投石星球的我们
我们想为读者建立起读书的习惯与状态,最初我们会让您尽可能说清楚自己的兴趣与阅读方向,然后我们会按照适合您的角度为您选择一本下个月你必须读完的一本书。
我们的顾问还会时不时的提醒您此书的重点阅读区域,并按照您的个人意愿扩展此书的其它适合阅读的书籍范畴。
为了让您的读书习惯能更快的养成,我们会不定时的举办小型读书会,让大家交流读书后的心得,并学习各种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杨绛先生的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 M
标签: 武临绝顶全文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