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一年来,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未来以铁路为重点的中老泰三方合作,将实质提升次区域发展水平,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1月10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获悉,开年以来,中老铁路货物运输量稳步上升,日均发送货物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倍,日均运输跨境货物8000多吨。自开通以来,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由开通初期的日均2列增加到目前的日均12列,国内25个省市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新加坡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200多种,累计发送货物突破1300万吨,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运输通道,助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作为中老铁路项目最重要的建设者之一,中国中铁在境外磨憨-万象段中组织所属中铁二局、五局、八局、建工、国际、广州局、武汉电气化局、二院、科研院和中铁设计10家单位共承担了5个土建标、4个制运架梁标、2个第三方检测标、2个四电标、1个监理标、1个站房标、全线铺轨、勘察设计以及隐伏岩溶探测共18个合同标段。5个土建标管段总长257.315公里,占线路境外段总长的61%。2016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工,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运营。
中铁国际受命组建中国中铁中老铁路项目建设指挥部(以下统称中老指挥部),统筹负责磨憨-万象段项目实施,并参与建设19.3公里的线下工程施工任务,在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下,按照两国领导人的要求,秉承“中国建造 铁肩担当”企业使命,致力将中老铁路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之路、生态绿色之路、廉洁共建之路、中老友谊之路,擦亮了中国高铁的金字招牌。
科技创新之路
中老铁路沿线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项目位于横断山脉南延段,穿越三山、横跨四水,沿线地形起伏剧烈、山高谷深,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900米,线路穿过断层、断裂218条,穿越褶皱66条,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具“三高”(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跃”(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特征。针对项目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中国中铁组织开展了系列科技攻关,为项目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作为项目设计单位,中铁二院从源头上精确勘察、精心设计,面对沿线植被茂密、地形起伏大给地形图测绘、勘测工作带来巨大困难的实际情况,采用GNSS卫星定位技术和高精度电子水准仪、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LiDAR)技术、三维断面采集、三维GIS方案展示等“空、天、地”相结合的手段勘测。在此基础上,依靠智能技术进行优化选线:对地形起伏剧烈地段,采用高墩大跨桥梁、长大隧道减少展线长度,节省工程投资;对重大不良地质予以绕避;在工程量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选择靠近既有道路的方案,有利于便道和电力线路接入,方便施工组织。正是科学、合理、经济的选线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等大桥具有多种桥梁结构、高墩、水中墩特点,施工难度大。中铁八局面对施工难点,开展科技攻关,取得抗急流浮式钻孔装置及搭设实用新型专利、在无覆盖层河床上设置栈桥钢管桩实用新型专利、在深水急流区域桥梁桩基础钢护筒的定位装置实用新型专利等重要科技成果,确保了施工安全,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友谊隧道连接中老两国,全长9.68公里,部分段落通过含盐地层,局部地方盐岩最高含量高达80%。针对盐岩“强溶解、强腐蚀、膨胀”等特性,中铁二院与中铁二局创造性提出了“注浆堵水、全包防水、强化材料防腐、圆形加强结构”的处理方案,形成适应于高含量盐岩地层的隧道结构型式及防水体系,适应于盐岩地层隧道的材料防腐抗渗措施、施工工法工艺、监测方案、盐岩弃渣的环境保护处理方法等成套技术,该项技术为国内首创,为友谊隧道的顺利贯通提供了技术保障。
铁路接触网工程的关键,就是要构建铁路运行所必需稳定的弓网关系,让电力机车及动车组列车在120、250直至35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受电弓与接触线安全可靠接触,连续不间断地从接触网取电。而构建良好的弓网关系,腕臂计算是关键。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经过无数次公式推导和上万次调整修改研发出接触网腕臂计算软件,经过试运行后投入到中老铁路,使之更加适用老挝复杂的现场环境,为接触网施工奠定了基础。
关于铁路运维,中老铁路首次提出基于云原生的信息中心系统云平台一体化方案,实现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套系统,调度一体、局(公司级)站一体、站内作业一体的运输组织和生产指挥体系;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了国际联运运单信息、列车编组信息、交接单信息、跨境列车工作计划、跨境列车客调命令等重要信息的互联互通,大幅提高了国际铁路跨国作业能力,提高作业流程效率,提升经济效益。
虽然中老铁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世界技术难题,但是建设者们始终弘扬工匠精神,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四新”技术,以“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驱动并攻克、解决系列难题,将中老铁路建设成科技创新之路,为中国乃至世界高原山区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将中国铁路的经营理念、成功经验、技术标准等带上国际,助力世界铁路发展。
生态绿色之路
“这是一条绿色生态之路。”在第一时间乘坐“澜沧号”动车体验中老铁路之后,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如此表示。中老铁路建设者始终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项目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用实际行动守护了铁路沿线的绿水青山,构建了一条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环境协调、景观和谐、文化融合的国际铁路交通工程典范。
中老铁路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是中国的玉溪、普洱、西双版纳,还是老挝的北部森林、琅勃拉邦等地区,均是森林密集、自然环境保护相对完好的地方。面对复杂且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形,项目从选线就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设计人员通过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认真听取沿线各地区的环保、水利等有关主管部门以及直接受影响群众的意见,选择了一条经济、合理、环保又可行的线路,绕避了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环境敏感点,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2020年春,一群野生亚洲象游弋在中老边境,从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出发,一路向北旅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亚洲象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迁徙,这与中老铁路的生态建设、绿色建设密不可分。为保护珍稀动物亚洲象,中老铁路在项目早期设计过程中,就将保护好亚洲象的家园列为重大生态课题。建设及设计单位在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协同下,调查了亚洲象的分布和迁徙通道,综合分析亚洲象的生活习性,最终选择延长隧道、以桥代路、直接下穿野象谷自然保护区的方案,避开亚洲象主要栖息活动区域,同时还专门修建了数十公里的野象防护栏,保护了亚洲象生活环境的“原生态”,将工程对亚洲象生活及迁徙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老铁路各参建单位在项目建设中始终严格贯彻环境保护要求,坚持做到环保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对桥梁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钻渣和污水等,采用专业设备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对施工场地、便道及时洒水抑尘,对取、弃土场进行复垦复耕;在特大桥的建设中,大部分采用挂篮悬灌法、托架现浇法等施工工法进行混凝土浇筑、钢构件焊接等施工作业,避免混凝土、焊花等掉入江河之中;通过实施水域环境监测、雨污分离、污水治理、水产资源生态补偿增值放流等措施,加强水资源及鱼类保护。中老铁路各参建单位通过系列措施避免了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沿线民众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干扰,赢得当地民众和政府的赞许。
中老铁路站房及线路的景观融入了沿线多姿多彩的地域风情及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展览。站房的设计与建设,在遵循实用、美观、高效、便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融入特色文化元素,采取“一站一景”的建设模式,各站相互呼应,体现了当地地域文化精髓。线路则采用了中国环保标准,按照“四季常绿、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开展绿色通道设计,打造绿色长廊,路基工程边坡、隧道洞口边仰坡均优先选用绿植防护方案,桥下铁路用地撒播耐荫草籽绿化,使得铁路沿线极具观赏性。由于建设者坚持严格生态标准,中老铁路沿线草木葱茏,万花缤纷,变身为“绿色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老铁路建设者将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落实到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融合、和谐共存,打造了一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铁路,中老铁路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生态之路、绿色之路。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纪委副书记赛坎也要求老方从源头上开展监督检查,确保项目依法合规,将中老铁路优质、高效向前推进。2017年12月,中老两国中央纪委监察部门在勐腊县友谊隧道工地举办了项目“廉洁之路”建设启动仪式,中老两国中央纪委、中国中铁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正式拉开了中老铁路“廉洁之路”建设的序幕。
2018年2月,中国中铁党委印发了《中国中铁关于建设中老铁路“廉洁之路”建设的实施方案》,中国中铁中老铁路项目联合党工委和股份公司各参建二级企业党委也分别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2020年12月,中国中铁党委在云南玉溪召开中老铁路廉洁建设现场推进会,公司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的重要指示,持续深入推进中老铁路廉洁建设。中国中铁党委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高管为副组长,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所属参建二级单位党委书记、纪委书记、项目书记为成员的“廉洁之路”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立了“廉洁之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廉洁之路”建设的日常工作。各参建单位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监督协调,各层级各负其责的联建共建机制。
从系统性、全局性角度开展“廉洁之路建设”,中老铁路项目还是首次,在对老挝政治体制、国情民情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中老铁路指挥部严格贯彻落实中国中铁党委的要求,因地制宜,探索“八廉”机制,创新开展“廉洁之路”建设。主要以教育引廉,筑牢思想防线;文化育廉,营造廉洁氛围;关爱养廉,提升幸福指数;亲情助廉,建设廉洁家庭;制度固廉,把权力关进笼子;监督守廉,让权力阳光运行;正气树廉,发挥引领作用;执纪护廉,强化责任担当等八个方面为抓手,持续开展好“廉洁之路”建设。
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大力开展廉洁教育,先后上廉洁党课200余次,近万人次参加;开展典型案件和廉洁党纪合规教育,组织学习《鉴戒》《双面人》《掘墓人》等教材及案例;建设廉洁文化长廊、“廉洁之路”教育室20余个,建立中老铁路展示馆,接待东盟等国政府官员、社会人士参观访问6000余人次;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召开“树廉洁家风,建和谐家庭”家庭助廉座谈会10余场次,约150余人参与;开展节日提醒活动,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向员工亲属送关怀祝福、发廉洁过节警示提醒信息,倡导廉洁过节。通过以上种种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线领导干部、关键人员的廉洁意识。
与此同时,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采用备案、实时、过程监督的方式,对重大事项、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开展民主监督,在驻地设立党风廉政建设举报箱,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监督站,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对领导及关键岗位人员廉洁从业公开承诺进行监督;开展廉洁风险排查,制定了46项廉洁风险防控措施;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2次,提出整改项300余项,盯紧盯牢工程建设领域容易发生、忽视、反弹的问题和环节,将廉政风险监督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强化审计监督,各参建单位均派员对项目进行了审计。针对督查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和现象,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保证工程建设优质廉洁。
中老铁路已开通运行,在项目建设中未发现重大违规违纪情况,事实证明,深入推进“廉洁之路”建设切实构建了项目“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惩防机制,为中老铁路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中老友谊之路
中老两国山水相连,世代友好,中国中铁把建好中老铁路、赓续世代友谊作为项目建设的准则,始终积极履行好社会责任,持续推进企地建设,融洽与当地百姓、政府的关系,积极主动参与老挝公益事业,造福当地人民,开展了一系列产业工作培训、捐资助学、共同防疫、抗洪抢险等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浇灌中老友谊之花。
万象农冰村小学由中国政府于2012年援建,习近平主席曾对农冰村小学回信关心学校建设、关心学生成长。为改善农冰村小学环境,2019年,中国中铁中老铁路指挥部牵头组织中铁国际、中铁二局向农冰村小学捐赠学习用具、学生校服、乒乓球桌、滕球场、防疫物资等,改善了农冰村小学的教学条件。期间,中老铁路指挥部与农冰村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中老铁路指挥部邀请农冰村小学师生到项目部过儿童节、到铁路工地参观访问。农冰村小学也向中老铁路指挥部等单位的代表颁发“课外辅导员”聘任书,邀请中方工程师到学校讲学。中铁国际高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和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工作,多次以农冰村小学为切入点,契合中老铁路建设实际,广泛开展中老文化交流互鉴,深入推进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画出“我心中的中老铁路”“坐上高铁到北京”文化交流活动,推进中老友谊更加深入人心。
路遥知马力。中国和老挝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这份特殊情谊在世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体现得尤为突出。新冠疫情爆发后,中老指挥部受托第一时间向老挝政府一次性捐赠了20万只医用口罩,积极协助老挝政府抗疫,受到时任老挝总理的好评。中铁五局组织对全线2000余名中老参建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组织中老员工接种疫苗,接种率达到100%,有效保护了项目全员身体健康,扎实的防疫工作也确保了在万象至万象南应急工程建设关键时期团队稳定及工程进展顺利,为项目的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中铁电气化局向老挝人民捐赠防疫物资,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施工生产”两不误,全线参建员工实现“零感染”的目标。2020年末在项目土建工程全面收尾、线上轨道工程全面展开的关键阶段,众多中方人员主动请缨坚守前方,做好防疫、复工,以实际行动支持老挝经济社会发展,谱写了中老友谊赞歌。
中国中铁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展现中资企业责任担当。2018年7月23日晚,老挝东南部阿速坡省的一座水电站大坝发生坍塌事故,洪水涌入阿速坡省造成多处房屋倒塌、万余人受灾、许多庄稼颗粒无收。中老铁路指挥部、二局、五局、八局等参建单位积极投身抢险救灾,为灾区援建四座桥梁,并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帮助阿速坡人民恢复了正常生活。2019年8月19日,一辆载有46人的旅游大巴发生严重车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迅速反应,与老挝警方、红十字会以及当地村民协同救援,开展现场搜救、人员安抚、无偿献血等救援及善后工作,为受难人员提供了贴心服务。正因为这些善举,中国中铁频频获得老挝中央及地方政府表扬,荣获“老挝国家发展勋章”“功勋卓著奖”“荣誉奖状”以及各类感谢信和嘉奖。
千里姻缘一线牵。中老铁路是友谊之路,也是幸福之路。2018年5月20日,在中文谐音“我爱你”的特殊日子,中方工程师熊应豪和老挝籍翻译王妮在老挝当地辈分最高、最具威望的老者,女方家长和项目部全员的见证下按照老挝风俗举行了订婚仪式。熊应豪说:“是中老铁路这样伟大的工程引领我们来到这里,让我们相知相识,终成眷属。”一年之后,一个漂亮的男孩儿出生,作为熊应豪和王妮美好姻缘的结晶成为中老幸福之路的见证。在项目实施中,各参建单位党组织、青年组织多次组织联谊活动,为参与项目建设的单身青年牵线搭桥,多名青年也因为中老铁路项目建设结缘而相识相知相爱,缔结了跨国姻缘,成为中老铁路这条“友谊之路”的佳话。
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坚持做好驻地帮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中铁各参建单位累计捐款捐物200余万元人民币,安排当地就业超过3万人次,创办老挝员工培训学校并举办培训班近1000期,义务支教超过300人次,为沿线百姓迁改供电线路65公里,新建改扩建便道743公里,搭建便桥34座,平整宅基地14万平方米,修建水渠272公里、水井15口……这一串串的数字,见证了中国中铁参建人员对老挝人民的真心付出,让广大老挝人民真正受益,也让中国建设者与老挝人民的友情变得更加深厚。
在持续开展中老铁路建设惠民利民活动的同时,中国中铁组织举办了多期文化主题活动,他们制作了画册及宣传片《使命》,举办了项目建设成果摄影展,组织了“共建中老铁路,共筑美好家园”青年文化交流活动、举办了“铁路承载梦想,友谊薪火相传”文艺汇演、编演了舞台剧《相约北京》,以中老铁路属地化管理、友谊之路建设为题材策划和编辑的短视频《零距离》《小象》分别入选第三届、第四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并获得相关奖项,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搭建中老人民交流桥梁,增加文化认同,增进了中老人民的情谊。
“双方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202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对这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项目,是两国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关系的重要见证,也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并运营、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项目,得到了中老两国最高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中铁在中老铁路建设中,严格落实中老两国领导人把中老铁路建成“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的要求,造福老挝人民、加深中老友谊、为中老铁路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中老铁路共同书写了中老友好发展的新篇章,也是建设者倾力打造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上标杆项目,也必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