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一定是旗舰,这是之前在 Find 十年纪录片里的一句话,它代表的是找寻更多的可能,它的前辈们也一直都在坚持,比如说Find 7 的闪充,Find X 前后无孔设计,Find X2 的顶配屏幕。
现在的 Find X3 想要做的则是色彩影像旗舰,这是一项横跨了拍摄,编码存储解码还有显示的大工程,好在 Find X3 Pro 完成的不错。
连续曲面一体化机身设计超广角/广角双主摄,配合 2X 长焦 + 显微镜一共 4 摄全链路 10bit, 从拍到显每一个环节都支持 10bit10bit 超高色准 LTPO OLED, 支持自适应可变帧率高通骁龙 888, + LPDDR565W 有线 + 30W 无线 + 4500mAh
Find X3 和 X3 Pro 的区别仅仅在骁龙 888/870, 内存 LPDDR5/LPDDR4X,防水级别 IP68/生活防水。
设计
Find X3 系列的设计是与众不同且充满争议的,一切都只因它非常独特的一体化曲面机身。
它的背面采用一整块热锻成型的玻璃,OPPO 通过 2000 多个控制点实现了平滑的曲线渐变,让机身弧线完美包裹至镜头,然后再通过 CNC 抛光、开孔留出镜头所需空间,最终让影像镜组与后盖不存在任何断点。
这样的质感是非常少见的,我手中的镜黑版采用的是OC0+镀膜+油墨工艺,让玻璃有了陶瓷的温润釉感,当你握住它的时候,食指刚好能在机身后盖到镜组的渐变曲面上,没有突兀的感觉。
另外,Find X3 系列其实也很薄,它只有 8.26mm 的机身厚度,193g 的机身重量,后盖和前面板的曲线刚好与机身融合,无论是摸起来还是看起来都很轻盈,你很难想象这么小的机身居然塞进去了那么多东西。
我认为 Find X3 系列的手感是非常优秀的,大家可以去线下亲自感受一下。
回到正面,看起来和上一代区别不太大,依然是微小曲面的屏幕,我很喜欢这样的弧度,看起来能最大程度缩窄视觉上的边框,而摸起来(特别是当你撕开贴膜之后),每一次返回滑动都非常的流畅顺滑。
在保持了双扬声器和线性马达的条件下,它的下巴宽度控制依然是一流的水准,能带来非常沉浸的视觉效果。
影像:
完全一致的双主摄
10 亿色双主摄是 Find X3 影像上最大的底气,之前的 Find X2 为了提升超广角的成像素质,就用上了前代旗舰 CMOS 给超广角。
今年 OPPO 更进一步,直接给超广角和广角配备了一样的 IMX766, 它有较大的 1/1.56 英寸, 都支持 DOL-HDR, 可以说是最符合「双主摄」定义的了。
CMOS 的规格上去了,镜头也不能落下,OPPO 为了解决超广角的畸变问题,还引入了自研的「自由曲面镜片」,让超广角从硬件上就能尽可能的保证无畸变,也就能不需要裁切实现更广的视野,更好的细节。
在这样一组对比里,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出来,Find X3 Pro 的超广角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一丁点畸变,但绝对是做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第二组超广角和广角的对比之中,依然能看出左边超广角的畸变控制很好,而且因为同款 CMOS 的缘故,它们的色彩倾向还有动态范围也是非常接近的,这毫无疑问为后期匹配色彩带来了方便。
第三组对比,选择的是光谱并不连续的人造光源,大部分的多摄都会因 CMOS 之间的光谱响应不同,无法得到接近的色彩,但是 Find X3 系列很显然不属于这一个范畴。
第四组对比来到夜间,在夜景模式下 Find X3 系列的超广角依然能和广角带来非常接近的效果,无论是整体的曝光还是颜色,不能说是完全一样,但是也没什么区别了。
我们好像一直在 Find 系列内部对比,那么它的超广角横向对比其他产品会是什么样呢?上图左边还是 Find X3 系列,右边是某一顶级旗舰的超广角夜景,我相信这样大家也就对 IMX766 做超广角心里有数了。
说了半天双主摄,Find X3 系列左边还有两个镜头,上边大一点比较有意思,它是一个 60 倍的「显微镜」,而下边小的则是 2X 的中长焦。
有一个直观的方法能让你感知它的放大倍率,只要把 Find X3 Pro 贴在其他屏幕上,你就可以直接拍摄出子像素排列。
又或者,你还可以拍到叶片的细节,橘子的梗,金属表带的接缝,还有口罩的纤维,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能让你用一个新的角度看世界。
而 2X 的中长焦我觉得就没有太多可以说的地方了,今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了潜望镜,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一些可惜的。
色深就是颜色的分辨率:
早在去年年末的时候,OPPO 就已经公布了 Find X3 系列将会首发 OPPO 的全链路 10bit 色彩管理,这是一套从拍摄、编码、存储、解码、显示都能做到 10bit 完整解决方案。
从实际的体验来看,实话实说如果不做任何修改的话,其实在大部分的场景你都不能看到很明显的区别,但我没有任何 10bit 无用的意思,因为 10bit 带来的差距反而是非常明显的。
简单回顾一下,8bit, 也就意味着每一个通道都有 256 个数值,比如说我们在一个 300nit 亮度的屏幕上,用 8bit 就能表示出从黑到白一共 256 级渐变,而 10bit 则会有 1024 种渐变。
如果我们直接去看 8bit 和 10bit 的渐变图片,两者的差距可能不会那么明显,不过当你还要修图的时候,这件事就不一样了。
上图蓝色就是我们在做了简单的压曝光之后 8bit 所记录下的信息,你会发现在高亮度的部分,蓝色点之间的距离就变大了,没有办法紧密的连成一条线。
8bit 的图像在经过了一次处理之后,其实就能看到明显的色彩断层了,但是用 10bit 记录的黑白渐变在压曝光调节之后依然有足够的密度让点连成线,所以你看到的画面也就会是依然连续的渐变。
我们找一张真实的图片也能看出来区别,左边是 8bit, 右边是 10bit, 在经过了同样的调色处理之后,左边 8bit 的天空明显出现了断层,而下方白色的建筑也有了伪色出现,这就是 10bit 带来的好处。
所以你现在能理解「色深是颜色的分辨率」这句话了吗?
在像素质量没有改变的前提下,我们拍摄的照片肯定是分辨率越高越好,因为分辨率越高也就意味着我们后期的可能性更多,你可以裁切多画面但最终成片依然有不错的画质。
1440P 级别分辨率的手机屏幕也只有 400 万像素左右,那么在手机上看 400 万像素的照片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它经不起放大裁切。
10bit 也是这样,默认拍 8bit 其实在大多数场景下也是够用的,但是一旦你要修图,一旦你要做后期处理,就会很明显的发现 8bit 不够用。
屏幕:
120Hz LTPO 真 10bit
去年 Find X2 Pro 发布的时候,我记得我说那一块屏幕大概率可以领先一整年,我认为:现在看来事实也就是这样。
而今年的这一块屏幕我会有类似的结论,虽然外观设计看起来和之前没什么大区别,但真·全链路 10bit, 还有 LTPO 自适应刷新率,这些内在的改变都不可忽视。
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对它进行了一轮测试,首先看色域覆盖:Find X3 系列和之前一样,可以选择四种色彩模式,分别是生动、柔和,影院和鲜艳。
因为 sRGB 代表了目前互联网内容的主流标准,P3 则是电影以及屏幕本身最大能覆盖的主流标准,所以我们在色域对比环节也只对比 sRGB 和 P3 两种色域的覆盖情况。
经过实测 Find X3 在柔和以及 P3 模式下能分别覆盖:
99.7% sRGB (越接近 100% 越好)99.4% P3 (越接近 100% 越好)
对比上边的色域覆盖示意图我们也能发现,Find X3 Pro 的极限颜色对比 sRGB以及 P3 标准都非常接近,特别是绿色和红色极限几乎和 sRGB, P3 完全重合,蓝色差距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表现非常不错。
光谱:
光谱方面,Find X3 Pro 的蓝光波峰约在 461nm 左右,可以说是避开了 415-455nm 对人眼刺激较大的蓝光波长区域,不需要担心对人眼有较大伤害。
在白色准确性上:
我们采用经过最新经过修正的色匹配函数计算它的色温也会发现,Find X3 Pro 的影院、柔和模式下默认色温是最接近 6500K 的,而默认的生动模式则选择了 7240K 冷色温,符合大多数人的喜好。
相对于普通屏幕测试只测色温,MDT 将 Duv偏离加入屏幕白点准确性测试环节,因为传统的色温测试只能反映一块屏幕的冷暖而不包括发绿或者发紫,一块明显偏绿的屏幕也可以是 6500K 标准色温,而通过 Duv 偏离就能反应屏幕还有没有单纯通过色温无法衡量的偏色。
Find X3 Pro 的 Duv 偏离如上图所示,表现最好的是 HDR, 柔和还有影院模式,它们的 Duv 偏离都在 -/+ 0.0010 左右,所以不存在偏紫或者偏绿,默认模式下也在 -/+ 0.0030 以内,只要不对比也不会发现偏紫或者偏绿。
伽马:
它反映的是一块屏幕在显示画面时的明暗倾向,经过我们实测:
Find X3 Pro 的三种模式伽马表现都很一致,几乎和 sRGB 的标准重合,平均也非常接近 2.2, 所以表现不错。
色准表现:
在色准测试上,我们分别测试了 Find X3 Pro 在生动、柔和以及影院三种模式下的表现,首先是生动模式:
平均 ΔE:1.4最大 ΔE:2.7
MDT 也在此引入了独家基于测试结果的模拟显示效果:上图左边为标准 sRGB 下的颜色,中间为模拟被测设备(Find X3 Pro 生动)显示图片时看起来的样子,右边则是被测设备显示这张图片时和应该显示出的颜色的偏差,绿色代表机器也无法分辨差别,黄色代表在和标准的经过校色的显示器放在一起对比时能认真看出区别,橙色代表有明显的区别。
可以看出来大部分的颜色其实都看不出色差,就是接近极限红色,但还没到极限红的部分超过了 1.5, 其他的颜色表现都很不错。
柔和模式下
平均 ΔE 为 0.9最大 ΔE 为 2.5
表现都很不错,依然是红色会稍微高一点,整体的水准非常高。
最后是影院模式,对应 P3:
平均 ΔE 为 0.9最大 ΔE 为 2.7
可以看出来和生动模式相比,尽管基础都是 P3 色域,但是色准会有一些提升,整体和柔和模式同档,还是接近极限红色还没到极限的部分色偏达到了 2.7, 但都在 3 以内。
因此整体来看,Find X3 Pro 在色准上是完全不需要我们操心的,毫无疑问它在今年依然会是第一梯队,你能看到很准确的颜色。
亮度方面:
经过我们实测,它在显示白色的时候可以做到最低 2 cd/m² 的亮度,手动模式下最高亮度为 489 cd/m², 而长期激发亮度则是 772 cd/m², 播放全屏 HDR 内容时的亮度接近,为 778 cd/m², 在 10% 窗口下的 HDR 亮度为 907 cd/m² 级别。
整体来看 Find X3 Pro 亮度控制和上一代一样并不算激进,不过好在给到了 800 cd/m² 级别的激发亮度,配合较低的 4.5% 反射率,不至于被喷太阳下看不清。
接着是频闪测试:
首先按照 MDT 惯例,第一步测试的是 100 cd/m² 亮度时的频闪,用以模拟日常室内使用环境。
我们会发现 Find X3 Pro 在 100 cd/m² 亮度时依然有频闪,测得的频率为 360Hz, 波动深度为 49.6%, 闪烁指数则是 0.137,如果在屏幕面前晃动手指会看到轻微的重影。
接着我们找到了空占比 50% 的条件进行 PWM 测试:
可以看到在 55 cd/m² 左右的亮度下空占比接近一半,此时波动深度达到了 72.8%, 闪烁指数也是最高的 0.240, 在屏幕面前晃动手指会有比较明显的重影。
而屏幕在 165 cd/m² 之后空占比逐渐固定,依然是 360Hz 频率,不过从此开始继续提高亮度的话,波动深度会继续降低,在 165 cd/m² 的时候我们测得波动深度是 23.1%, 闪烁指数 0.057, 比之前两个场景都要更好。
LTPO 不只是省电:
LTPO 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要把它单独拿出来说,关于 LTPO 的起源以及技术,我们都不在赘述了,有兴趣的话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科普文章,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能让 OLED 可用刷新率范围变大的技术。
之前我们看到的主流 LTPS OLED 手机可以做到 120Hz 甚至 144Hz, 但是它的最低帧率基本都在 60Hz, 不可能去做 30Hz, 10Hz, 或者 5Hz 甚至 1Hz 的刷新率。
而且这几档之前是没有任何协调余地的,比如之前很多只支持 120Hz 的旗舰,消费者拿到之后可能考虑到续航,就想要开放 90hz, 这其实就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 LTPO 在应用层面的好处我认为最大的就是这两点:
能达到 5Hz 甚至 1Hz 的刷新率,在静态页面降低功耗可以「自适应」帧率,OPPO 把它叫做 O-Sync
第一个功能我觉得不需要多说,它的效果是很好理解的,当你目前开启的 App 没有动态元素时,Find X3 Pro 就会让屏幕进入更低功耗状态,所以理论上如果你经常停在某一个画面,那么它会让你的手机续航更长。
第二个功能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O-Sync 其实听名字你应该也能联想到 G-Sync, 它属于一种横跨 GPU 和屏幕的技术。
我们都知道在安卓上,从我们点击屏幕,到屏幕显示出响应后的画面,其实至少需要经历 GPU 绘图,合成,送显三个步骤。
在没有 LTPO 之前,显示器就只能以固定帧率向 GPU 抓取新生成的帧,如果遇到帧率低于刷新率的情况,第 1 帧画面显示完了,第 2 帧画面 GPU 还没算出来,那就要让屏幕继续显示第 1 帧,这就是我们感觉卡顿,不跟手的由来。
而在 LTPO 加入之后,OPPO 也研发出了 O-Sync, 它做到的就是让 GPU 控制屏幕刷新率,当 GPU 生成了新的帧,Find X3 系列就可以迅速提高刷新率,把它直接显示出来,也就能降低操控延时。
性能和散热
性能方面,Find X3 Pro 毕竟是搭载了高通骁龙 888 的旗舰,内部还有 VC 液冷散热覆盖了主板+电池区域,可以把热量快速导出机身,再配合 LPDDR5, 它都能达到旗舰级别的性能。
无论是 3DMark, GeekBench 还是闪存内存的测试中,它的表现都没有拖后腿,毕竟这也不是游戏定位的手机,时间有限我也就没有单独测试游戏了。
尾声:Find 就是找到更多可能
Find X3 系列的定位是色彩影像旗舰,就像在评测之中说到的,「色深就是颜色的分辨率」,在全链路 10bit 的加持下,Find X3 系列能带来 8 倍的色彩精细程度。
为此 OPPO 布局了多年,优秀的真 10bit 高色准 LTPO OLED屏幕,还有10bit 编码存储解码,可以说 OPPO 从软件到硬件一步一步补全,目的就是为了能让你捕捉,调整,查看和分享这样手机上前所未有的丰富色彩。
除此之外,Find 在设计上的探索也值得肯定,这样的连续曲面设计无论你觉得好不好看,都不可否认它在工艺和设计理念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用一整片玻璃热锻成型是之前没有人敢想敢做的事情。
无论如何,这样的「不可能曲面」设计辨识度都非常高,而且前后的曲面过度平滑,对于 6.7 英寸的手机来说,它还有轻薄的机身,手感值得一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