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8年,“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终于全线贯通。
(公众号hxny3060)获悉,12月21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塔凝析气田与科维克塔—恰扬达天然气管线正式投产通气。科维克塔—恰扬达段投产运行意味着中俄能源合作重大战略项目“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线实现全线贯通。
当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以视频连线方式参加仪式。
普京表示,俄东部正在建设一个涵盖天然气生产、运输和加工的生产综合体。该天然气田的启动运营,为外国合作伙伴提供了稳定的供应能力,同时也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米勒认为,当前,俄东部两个重要的天然气生产中心伊尔库茨克和雅库茨克均向“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供气。管道的全线贯通不仅为未来数十年俄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创造新机遇,也为俄履行出口义务提供新保障。
据悉,科维克塔天然气凝析气田是俄罗斯东部地区储量最大的气田,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8万亿立方米,可采凝析油储量为6570万吨,气田设计产能为每年270亿立方米。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于2014年开建,全长约3000公里,管径1420毫米,沿途经过伊尔库茨克州、萨哈共和国和阿穆尔州等3个俄联邦主体,直达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中俄边境,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共同构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
2019年12月,“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线开通运营,一期管道自恰扬达天然气田经俄边境城市布拉格维申斯克进入中国。从2019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合同期30年。
截至今年12月17日,俄气公司发布公告称,“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单日对中国的供气量再创新高,供气量已经超出了合同规定量的16.6%。
今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罗斯天然气的传统优势客户——欧盟对俄气的进口量大幅下降,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一直在寻求俄气的替代供应,从而限制俄罗斯政府通过销售天然气带来的收入。
12月17日,德国修建的第一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在该国北海海滨城市威廉港正式投入使用,德国旨在通过建造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弥补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缺口,到2023年年底之前,德国还将启用四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的数据,这些接收站将取代之前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供应,比例与俄罗斯天然气相当。
12月19日,欧盟各国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能源部长会议上同意,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在每兆瓦时180欧元,限价自2023年2月15日开始实施。一旦气价过高触发价格干预,可持续至少20个工作日;反之,如果气价连续三个工作日低于每兆瓦时180欧元,价格干预将自动停用。
面对西方市场的严重遇冷,俄罗斯不得不加大“向东看”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华天然气出口,来弥补失去欧洲市场带来的损失。
在此背景下,此前中俄谈判中进展缓慢的数条天然气管线也得以加速推进。据悉,俄方承诺将加速“西伯利亚力量1号、2号”管道、过境蒙古国的“东方联盟”管道,以及中俄远东线管道,共四条天然气管道的扩建工作,以保证在今年冬天及未来,大幅提高对中国的天然气输送气量。
届时,中俄天然气贸易将进一步加深,俄罗斯对中国天然气出口还将创造新的高峰。普京表示,面向东方的天然气出口将在2025年前增加到480亿立方米,在2030年前扩大到88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