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代理  内衣  女装  箱包  运动鞋  童装  卫生巾    减肥  韩妆 

马斯克的「烂摊子」

   2022-12-27 互联网货源代理网60
核心提示:如今随着马斯克有望辞去推特CEO,其是否能重新专注于特斯拉的运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过去两个月,虽然马斯克把大部分资金、工作时间都投向这家社交媒

如今随着马斯克有望辞去推特CEO,其是否能重新专注于特斯拉的运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过去两个月,虽然马斯克把大部分资金、工作时间都投向这家社交媒体巨头,但始终未能阻止其市值的下滑。与此同时,自启动收购推特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就一路下挫。自年初以来,特斯拉股价已下跌逾60%,创下2016年以来新低。

投资者将其归咎于马斯克因为推特而“分心”,分析师也开始下调特斯拉的目标价。上周,受马斯克再次出售近36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等影响,特斯拉股价一周惨跌16%,这也引得特斯拉第三大个人股东,曾经坚定的马斯克追随者,连发数条推文,公开喊话让其“下课”。

执掌特斯拉14年,虽然马斯克也曾说出“讨厌担任特斯拉CEO”,这份工作并“不爽”的言论,但他和特斯拉早已深度绑定。而对于后者来说,在马斯克带领下走上的这条足够激进、前卫的路线,本身是赞美也是冒险。

至少在现在,面对重重危机,特斯拉仍然需要马斯克。

有一种风险叫马斯克

回顾特斯拉的2022年,其在产销端的表现依然算得上亮眼。

即便在第二季度,上海工厂曾停产20多天,柏林、德州工厂也一直在艰难地产能爬坡,但前三季度,特斯拉的生产、交付量就已经接近2021年全年。

不出意外,虽然达到50%的增长率目标略显困难,但实现30%的销量增长不在话下。

但往日这位新能源“优等生”,资本市场最大“宠儿”却突然失宠。自今年年初起,特斯拉股价跌幅已经超过60%,曾经的万亿市值也已经跌破4500亿美元。与2021年底的1.2万亿美元市值相比,特斯拉现在只有巅峰时期的1/3。

马斯克将原因归结为美联储的激进加息降低了股市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摩根大通的一位投资经理则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的热度已不在,股价下跌也在预料之中。同样是新能源独角兽,Lucid和Rivian的股价相比年初的最高点分别下降了84.8%和79.4%。

但抛开这些,马斯克的一系列行为才是失去股东信任的关键。

今年4月份,马斯克宣布对推特发起收购,彼时特斯拉市值还在万亿美元规模,在之后漫长的拉锯战里,从时间精力、人力、到资金,马斯克几乎是全身心投入。

据CNBC报道,正式收购推特后不久,马斯克就曾让超过50名特斯拉员工(其中大部分为Autopilot软件工程师)去到推特完成对底层代码的编写以及审核。

他甚至要求来自特斯拉、Space X和Boring公司的至少17名高管到推特公司帮助完成运营工作,其中就包括特斯拉首席信息官萨尔蒂(Nagesh Saldi)。

显然,当马斯克为了推动推特的改革,甚至整晚都待在其旧金山总部,他本人也分身乏术。据外媒报道,马斯克在上周参与推特线上连麦活动时甚至不得不提前下线,“我有个特斯拉的会议安排,而且已经迟到了。”

事实上,特斯拉此前就曾在一份财务文件中承认,因为高度依赖马斯克为特斯拉提供的技术和服务,其忙于他的各种商业投资,对公司来说本就是一种风险。如今更是直接引发了股东们的抗议。

“马斯克抛弃了特斯拉,特斯拉现在没有一个工作的CEO。特斯拉需要和值得拥有一个全职CEO。”12月15日,特斯拉的第三大自然人股东、印尼亿万富翁廖凯原(KoGuan Leo)公开发声。

图片来源:推特
   

除此之外,马斯克的减持也是特斯拉股价承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4月、8月、11月及12月,马斯克兜售其所持有的特斯拉股票共计超过9400万股用以完成对推特的收购和维持运转,其减持股均价约在220美元-250美元之间,套现总金额超过200亿美元。

特斯拉离得开马斯克吗?

虽然马斯克的行为让股东们怨气冲天,直接给出要么回归要么下课的选择,但对于用14年给特斯拉烙下深刻个人印记的马斯克,想要找到替代其存在的继任者恐怕不容易。

2004年,在特斯拉成立的第二年,马斯克便带着至少1500万美元参与了特斯拉的A、B轮融资来确保其在市场中存活下去。2008年,马斯克又在金融危机时为特斯拉找来4000万美元的融资续命。

随后,马斯克又为特斯拉争取来两笔分别来自戴姆勒和丰田,共计1亿美元左右的股份收购款。与此同时,特斯拉也迎来了自己第一座工厂:加州弗里蒙特工厂。

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创始人,但这并不妨碍马斯克成为特斯拉的灵魂人物,并将游走在破产边缘的特斯拉一点点拉了回来。

也正是其之后的一系列激进操作,为特斯拉的每一步都打上强烈的“马斯克烙印”的同时,也推动着特斯拉从一家创业公司成为万亿市值规模的新能源老大。

2012年和2015年,特斯拉陆续开始交付Model S和Model X两款高端车型,确立了特斯拉高端品牌的调性的同时也在2013年第一季度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而在2016年,马斯克则确立了新的战略规划,包括扩充电动汽车产品线、生产配备集成储电功能的太阳能板、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共享汽车等理念,分别对应着日后的Model 3/Y,Solar Roof以及Autopilot和FSD等。

马斯克于2016年为特斯拉确立的新规划 来源:特斯拉官网
   

其中Model 3/Y两款车便是特斯拉进入大众市场并完全实现扭亏转盈,成为万亿市值企业的坚实基础之一。

另一个关键便是马斯克确立的GA 4产线。2017年,在Model 3经历产能地狱时,马斯克将智能驾驶概念引入到了生产流水线中,让产线得以更加灵活地配合产品的频繁迭代,并实现周产5000辆Model 3的目标。

根据晚点报道,正是在GA 4产线中,特斯拉探索出了之后多个超级工厂的基础,其中便包括特斯拉第一个自己完成从0到1建设的上海超级工厂。

如今特斯拉在马斯克的领导下还在不断扩展业务。特斯拉FSD Beta已经拥有超过16万名用户使用并将于年底大规模推广;其CTC电池技术和一体压铸技术也在被其他主机厂争相效仿;特斯拉甚至要买矿并自己冶炼提取贵金属原材料。

这也是马斯克如今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特斯拉的股价的原因。在今年7月份马斯克宣布终止收购推特时,特斯拉的股价曾迎来30%左右的回升,并伴随着推特与马斯克的拉锯进入为期两个多月的平稳期。但最终,随着这笔收购尘埃落定,特斯拉的股价也一路跌至如今的不足150美元/股。

马斯克之于特斯拉,就如同乔布斯之于苹果。股东们放狠话的背后,更多的是期待马斯克的彻底回归,哪怕曾传出特斯拉更换CEO的声音,但当下内外交困的特斯拉仍需要马斯克的掌舵来重获资本市场的信心。

马斯克不是万能钥匙

如今马斯克已经有望卸任推特CEO,但仍无法阻止特斯拉的颓势。截至周三收盘,特斯拉股价报收于137.57美元,创下两年来的低点。

这也意味着即使马斯克火速回归,特斯拉的股价也很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回暖爬升。摩根大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摩根大通对于特斯拉的目标价已经下调至120美元。

不过抛开大环境影响,特斯拉的风险还在于其自身。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订单都在急剧缩减。根据市场分析师Troy Teslike给出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30日,特斯拉全球订单已经降至19万辆,这对应着特斯拉约44天的全球产能。

而在10月底与8月底,特斯拉的订单积压量分别是28.5万和40万。分析师表示,如果计算无误,这意味着特斯拉新车的产量已经明显超过同期销量。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美国市场。截至11月底,特斯拉的积压订单在两个月内减少了超过10万,已降至不到6万辆。

订单急速下降,特斯拉庞大的产能是原因之一。随着柏林和得州工厂相继达到周产3000辆的水平,特斯拉全球四大汽车工厂合计的周产能已经达到至少3.4万辆。

而根据特斯拉官方对于四大工厂产能的规划数据,特斯拉拥有190万辆的年产能,但目前截至第三季度特斯拉仅交付90.8万辆汽车,还有100万辆左右的年产能未使用。

特斯拉各工厂产能规划 来源: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
   

特斯拉不得不推出多轮促销措施。其先是在9、10月份推出保险促销活动,随后又宣布对两款主销车型Model 3和Mode Y进行幅度为1.4万-3.7万元不等的降价调整,随之而来的还有车漆、轮毂以及车主激励等一系列措施。

进入12月份,特斯拉又推出价值4000元-6000元不等的保险补贴和现金减免措施,配合上海、深圳等地的促销政策,目前消费者购买特斯拉所获补贴可达3.3万元。

降价促销策略初显成效。今年1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达到10万辆,再次创下月度交付的新纪录。

但目前特斯拉中国官网中Model 3/Y车型均显示可在本月交付提车。提车时间不足两周,也意味着特斯拉工厂中拥有大量库存车,亦或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有大量闲置产能。

造成如此巨大产能黑洞的原因便是特斯拉的两款主力产品。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特斯拉Model 3/Y在30万元市场区间内都并无敌手,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车型杀入特斯拉腹地,其作为先行者的优势也越来越小。

在智能驾驶方面,国内新势力们通过堆积激光雷达、高算力智能驾驶芯片等方法,追赶特斯拉。而在座舱方面,理想的多屏三维交互、小鹏的智能语音交互、蔚来的三代智能操作系统也都不断与特斯拉拉开差异化优势。

特斯拉Model 3/Y两款车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竞争力正在肉眼可见的减弱。

在特斯拉的“大本营”,其市场地位也在逐步被削弱。美国汽车市场研究公司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为65%。在2021和2020年,这个数字分别为71%和79%。其预测到2025年特斯拉在美市场份额将跌至20%以下。

作为新能源车企中的佼佼者,特斯拉的直营模式、生产效率、自动驾驶、车辆性能等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竞争力,但不得不承认,虽然特斯拉仍然热销,但其身处中国的先发优势,正在被蚕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工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工业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