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2023年仅4天之际,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迎来了他的新身份:国资委党委书记。
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显示:2022年12月27日,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张玉卓同志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
17个月前,2021年7月底,张玉卓接替怀进鹏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等职。
彼时的这次人事变动,使这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正式从副部级官员晋升为一名正部级官员。2022年10月22日,张玉卓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张玉卓今年60岁,是山东寿光人。1989年,他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而为能源人熟知的,则是张曾两次执掌两家大型能源央企。
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一年半的时间里,张玉卓曾经掌舵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中国石化。2014年5月,张曾任彼时全球最大的煤炭公司神华集团董事长,直至2017年3月赴任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
掌舵中国石化19个月,张玉卓颇有成效地完成了以“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为焦点的两大挑战:努力破解我国越来越高的油气对外依存度局面;探寻一条适合油气巨头的碳中和路径,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多年来,“三桶油”肩负着油气保供使命,为社会民生和生产发展保驾护航。
任中国石化董事长期间,张玉卓在中国能源安全和油气能源转型问题上颇尽心力。2020年1月,张玉卓上任后即旗帜鲜明地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上新高度。
首先全力稳油增气。2020年,在全球勘探开发陷入低潮时,中国石化持续加大勘探开发投入,油气探明储量同比分别增长25%和33%。全年油气当量保持1亿吨高位,原油加工量超过全国三分之一,成品油经营量超过全国一半。
中国石化是年同时积极加强国际油气合作,加大“走出去”利用海外资源的力度,在“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拥有31个油气项目,累计权益产量3.17亿吨油气当量。
面对地质构造复杂等实际情况,中国石化仍然取得了一批油气勘探大突破大发现,建成了几大增储上产创效油气田,实现从常规到非常规、从陆相到海相、从陆地到海域、从国内到国外的跨越。
而在能源转型一役中,中国石化亦成绩斐然。
中国石化是三桶油中最早提出碳中和时间表的。这家全球最大的工业企业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个计划比我国的碳中和目标早了整整十年。
抱负和担当背后,张玉卓把电和氢作为中国石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就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之前几个月,他仍在频繁跨界,会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企业,探索新旧能源的合作协同。
“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计划布局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中国石化还计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而截至2022年6月,国家能源局数据称,我国加氢站有270多座。
在张玉卓的构想中,未来中国石化的加油站是一个综合能源服务站。“中国石化今后的加油站就不仅仅是加油,可能是油、汽、氢、电加上综合服务,我们叫非油品服务。”张玉卓说。
若其充电服务、氢能、光伏业务等皆得以落实并成熟发展,中国石化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便将形成。
对于今年60岁的张玉卓来说,他过往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煤炭。张在煤炭领域工作长达30多年。
作为一名学术型领导者,张玉卓曾在新型煤化工方面取得多项让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早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担任副院长、院长期间,张玉卓便把煤液化制油的产业化作为国家战略项目,组织专业人员提出中国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雏形。
他主持建成了全球首套年产108万吨油品的煤直接液化装置并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使我国成为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国家。
应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他主持建成60万吨/年煤基烯烃工程并实现商业化运行,奠定了我国煤基烯烃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时钟拨回8年前,张玉卓接棒彼时的神华集团董事长。当时,正值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结束,这对这家全球最大的煤炭企业是巨大挑战。煤炭式微同样考验这个新任舵手的战略能力。
他为神华的煤制油项目实施添了重墨。标志性事件是,2016年12月,神华宁煤集团总投资达550亿元、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正式投产,这个项目可实现400万吨/年的煤炭间接液化。
此外,张玉卓精通英语,熟悉国内外企业运作。主政神华集团期间他凭借自己的外语优势推动神华与国际能源大企业的合作,为全球能源危机和中国煤企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神华方案”。
张玉卓离任时,神华集团已从一家煤炭企业,转型为以煤为基础,集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多元能源企业。2017年11月28日,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两家企业正式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
至此,从37岁主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工作,到两度担任大型能源央企董事长,短暂主政天津市滨海新区,再到分管科协日常工作,及履新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积累了政、商、学领域的宝贵经验。从煤制油到加氢站,从能源安全到能源转型,从企业治理到国企改革,60岁的张玉卓仍将继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