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答卷,全年汽车销量为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除产销规模外,2022年我国汽车行业还有四个重大变化,值得关注。
新能源车市占率高涨,提前实现2025目标
我国抓住世界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这一历史机遇,产销规模处于领跑地位。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份额达到25.6%,较上年增加12.1个百分点,提前3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设定的2025年市占率达到20%的目标。
自主品牌销量占据半壁江山,企业竞争力发生质变
2022年,自主品牌车企首次问鼎年度销量冠军——比亚迪年销量高达186.2万辆。令人欣喜的是,比亚迪并非个案,吉利、长安、奇瑞等企业去年的表现同样抢眼。更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伴随营商环境的明显改善,通过重组、参股、兼并、合资等市场手段,车企进入市场的门槛显著降低,既出现了蔚来、理想等新造车民营企业,也在国企内部孵化出极狐、岚图等新品牌,还有国企、民企合资成立的阿维塔等公司。主体的多元化在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人力资本,使自主品牌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从2020年起,自主品牌企业开始在A级及以上级别市场上,与合资品牌展开正面竞争,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去年全年达到49.9%,12月一度达到56.8%。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制造、创新水平的提升,自主品牌企业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品牌高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在30万~50万元级别市场上站稳脚跟。
汽车出口规模再上层楼,跃居世界第二
2022年,我国整车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乘用车出口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中国汽车厂商仍然保持良好的出口态势,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自主品牌企业的竞争力大幅增强。
不仅如此,蔚来、领克等汽车厂商已开始在欧洲市场批量交付新能源汽车。虽然它们当前的销量还不高,但能够打开欧洲市场大门,也证明我国企业已在这一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多技术路线均衡发展,市场需求百花齐放
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选择的作用下,我国逐渐形成以纯电驱动为主,插电式混动、燃料电池等多技术路线并行的发展态势。2022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年销量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增长1.5倍,成为拉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主力,在主流车的市场份额首次达到12%;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奇瑞等本土企业在自主研发混合动力技术上均取得重大突破,推出的基于专有平台开发的混合动力车型,受到市场高度认可。多技术路线下,不同的产品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市场的推动下,汽车动力系统出现均衡发展态势,既符合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又对当下产业具有指导意义。
2022年,我国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飙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展现出良好的韧性,是因为在过去20多年中,我们始终坚持自主发展,持续追求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经过多年厚积薄发筑牢的产业基础,已开始由量变引发质变,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即将开启新时代,在电动化、智能化等趋势作用下,产业的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等底层逻辑,都将全面重构。在燃油车时代,我国起步晚,在设计、研发等关键环节受制于人,更无法参与行业规则的制定,零部件企业往往处于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底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为本土产业链崛起,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由大变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23,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关键之年、冲刺之年、大考之年。
建设汽车强国的六个目标
工信部几位领导都对汽车产业强国作出过判断,笔者总结起来,大概为六个方面。
第一,建设汽车强国,我们必须全面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尤其是“卡脖子”关键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我国已经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必须认识到,还有许多“卡脖子”关键技术亟待解决。在动力锂电池领域,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我国也基本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在混动领域,自主品牌在系统架构、发动机(DHE)、变速器(DHT)、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等方面均已实现技术突破,在品牌竞争力、性能表现上接近甚至超过合资品牌。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差距:在高比能量电池、高安全和长寿命等方面,我国企业仍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我国80%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MCU(微控制单元)的市场自主率不足5%;虽然轴承产量全球第三,但本土轴承企业仅拿到20%的市场份额;整车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的操作系统内核已被QNX、Linux(包括安卓)垄断,相关基础软件的开发基本建立在AUTOSAR之上,本土软件企业几乎没有话语权。
2023年,我国仍然要在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同时,要顺应软硬件协同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握好弯道超车的窗口期。虽然困难重重,但相信中国汽车产业一定会掌握核心技术,走向强大,任何力量不可逆之。
第二,建设汽车强国,我们必须要有相关产业强大的科技支撑,要打造全体系能力。
2022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为83726亿元,同比上升8.1%;汽车制造业营业利润为4763亿元,同比上升0.3%。再看2021年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4.3%。利润提升速度大大低于营收提升速度,这无疑在警示我们,不能只看到销量、市场份额的节节攀升,还要将注意力投向进一步提升经营质量,要瞄准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大而不强的问题。而且,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与钢铁、冶金、机械制造、橡胶、化工、电子、纺织等上游产业的技术水平息息相关,考验的是我国工业体系的整体能力。接下来,我国必须补齐这一支撑体系中的多处短板。
2023年,我们要对标以制造业强劲而闻名的德国,依托科研力量与政策支持,形成自主研发能力、民族品牌整车制造能力、本土零部件供应体系,这正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未来方向。
第三,建设汽车强国,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利用两种资源,统筹两个市场。
这两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整车、零部件企业都加快了在海外市场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成长经历差异较大,发展战略也各具特色,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在国内市场的拼杀中练就了自身的竞争力;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其产品性能、质量与成本控制都有较好的比较优势。汽车产业的实践很好地印证了国家关于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判断,即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3年,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既要稳固和扩大国内循环基本盘,更要把在国内市场练就的竞争力、规模优势带到国际市场上,带动国际循环,促进合作共赢。
第四,建设汽车强国,我们必须坚定推动汽车产业国际化,挺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打造国际级汽车企业。
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量突破200万辆,2022年更是一举突破300万辆。然而,出海的大部分车企还是将目标主要对准了非洲、南美、中东等市场竞争较小、盈利空间狭窄的地区。当前,我国车企在欧美市场的影响力有限,具有品牌竞争力的车型数量较少。着眼长远考虑,我国企业必须要有大视野,要有充分的自信,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为目标。
2023年,在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我们要“结硬寨,打笨仗”,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夯实基础。要认识到,海外建厂、设立研发中心、并购等是国际化进程的手段,扎扎实实的研发是实现国际化的基础。这方面,汽车企业要向华为学习。华为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关键在于研发——2021年,华为的研发投入为174.6亿欧元,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第五,建设汽车强国,我们必须走在智能化转型前列,推动多产业融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作用下,汽车已不再是能源孤岛和信息孤岛,而将成为物联网的关键一环,这必将全面重构汽车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近年来,以IT产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跨界进入汽车领域的新玩家越来越多,例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等。这些企业或是作为增量供应商赋能车企,或是进军Robotaxi领域发展无人出行,为智能汽车生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让我们有了一定先发优势。
2023年,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保持并扩大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领先优势。既要为用户带来更好、更安全的智能化产品,又要以更大力度推动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六,建设汽车强国,我们必须坚持推动商用车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大减碳力度。
绿色发展是汽车产业永恒的主题。目前,我国汽车的直接碳排放量约7.7亿吨,商用车以20%左右的保有量占到过半的碳排放,且平均燃料消耗量仍在不断增加。在政策和行业的双重驱动下,行业目前已开始关注商用车减碳工作,但尚未凝聚共识。
2023年,我们要更好地推动商用车减碳发展工作,将其作为行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全行业要群策群力,加快制定相关技术路线图,明确下一步发展路径。
以上,是现阶段该如何建设汽车强国的六个方向的目标。目标有了,企业该怎么实现呢?笔者认为,惟有创新,才有未来。必须牢记,创新是产业之魂,本土供应链崛起一定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的。
创新包括延续性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后者指的是为新市场而开发的新技术,特斯拉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从产品、商业模式到技术,特斯拉多层面、全方位地改写了全球汽车行业的运行逻辑。中国需要这种颠覆式的创新能力,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成果,如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宁德时代推出CTP1.0技术。这些创新技术往往会催生一个新的细分领域,撬动行业开启一段变革式的发展历程。在车用动力电池行业,我们已经培育出宁德时代这样的世界级企业。未来,在软件、系统架构、汽车电子和全创新链上都有机会诞生世界级企业。
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汽车产业还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低端制造、人才缺失、新型生态尚未建立等问题,要想抓住关键窗口期,建立汽车强国,创新是惟一的出路。
笔者相信,在“十四五”时期,汽车产业会向国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那就是成为主导世界汽车业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发展趋势的最主要的力量,并初步完成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