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原油产量20467万吨,比2021年增长2.9%,进口量50828万吨,同比下降0.9%;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2178亿立方米,比2021年增长6.4%,进口量10925万吨,下降9.9%。
而据上述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22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71.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0.5%,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首次同步下降。
至于2022年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出现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国内油气供给能力提高。最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实施了“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要求国内大型油气企业加大勘探开发投资,使得国内油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均有所上升,尤其是非常规油气(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等)开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产量增加较快,而且弥补了东部地区老油田的减产。
二是国内油气消费增长速度有所下滑。对于石油来说,由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抑制了石油消费需求。再就是由于疫情原因,导致经济活动受到影响,交通运输活动减少,石油消费需求不畅。对于天然气来说,由于疫情等因素导致经济趋缓,促使工业用气、化工用气和交通用气消费疲软,再加上天然气价格高企,抑制了天然气消费需求。
国产油气数量的稳步提升有利于中国应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挑战,在国内供应增长而需求减少的背景下,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有所下降,中国能源产业在落实“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显现成效。未来中国立足国内增储上产的政策不会改变,但考虑到国内原油大幅增产的难度很大,非常规的天然气会成为主要的增长力量。
未来中国如何进一步增强能源供应韧性?现实路径是提高煤炭产能。目前煤炭产业还存在较大的上产空间,但能源供应安全的核心和难点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增储上升,因此要发挥大型国有企业在能源保障上的社会责任。
“能源安全、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是业内公认的能源行业的三角目标,2022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恰恰凸显出三者的内在矛盾。在面临能源安全挑战时,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国和欧洲不约而同地转向煤电和核电,显现出当前阶段全球能源行业低碳转型的现实困境。
“能源安全、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矛盾客观存在,要权衡三者的关系,将能源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推进经济性和可持续性。未来,要在三者之间寻找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