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当地时间2月9日,禾赛科技正式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禾赛科技发行价19美元/股,筹集1.9亿美元。上市首日,其股价曾一度大涨25%,后盘中回落,最终报收21.05美元/股,市值达到26.21亿美元,约合178.48亿元人民币。
其实早在3周前,就听到了禾赛科技在美递交招股书的消息;但没想到的是,禾赛科技的上市动作,竟会如此的雷厉风行。
从第2天的股价变化来看,再次上涨5.46%的禾赛科技,足够称得上是美资本眼中的“价值股”。而禾赛科技以一家中国“硬科技”公司的身份,成功闯关美股,也是从侧面证明,禾赛科技的独到之处。
事实上,过去的18个月里,禾赛科技是赴美上市公司中,IPO规模最大的一家。
其意义非凡,不仅代表着中概股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再次破冰,更是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带来了全新动力。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禾赛科技为国内的激光雷达厂商,开拓了一条可行性发展之路。
“十亿美元公司”的诞生
毫无疑问,禾赛科技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升级”的受益者。当车载激光雷达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标配,禾赛科技的价值,必然会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
但你肯定意想不到,这家“世界第一”的激光雷达公司,开始的时候,竟有些不务正业。
2013年,同样头戴美国常青藤光环的孙恺、李一帆、向少卿三人,机缘巧合地走到了一起,并决定携手打造一家“billion dollar company”,因为是在硅谷最大城市圣何塞成立,故公司被命名为“禾赛科技”。
2014年,禾赛科技回国,以激光气体遥测系统起家,并成功拿到了国内最大的民营燃气集团的订单。
当时的禾赛是“能做啥就做啥”,之所以选择气体检测,也是因为孙恺在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但只做小众的生意,显然撑不起一家“billion dollar company”。而当创始3人为禾赛科技的商业前景“发愁”之时,市场上吹来了自动驾驶的风。
以Waymo、Cruise为首的自动驾驶公司,开始声名鹊起,一时间资本市场对无人驾驶的火热,无异于几年前的中国房地产行业。
2016年,禾赛科技正式开始探索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当年10月,禾赛科技就发布了第一款32线激光雷达,初入江湖。
2017年4月,禾赛科技推出40线激光雷达Pandar40,对标Velodyne的HDL-64E,打破国外激光雷达厂商的垄断局面,并借此靠上了百度的大树,进入自动驾驶第一梯队的供应链
2018年至今,禾赛科技又相继发布Pandar40P、Pandar64、Pandar128,搭配QT系列的两款近距补盲激光雷达,凭借性价比与可靠性能,收获了国内外各大无人驾驶公司的订单。
而真正令禾赛科技有实力、有底气美股上市的原因是,2021年之后,国内车载激光雷达的前装量产,迎来大爆发。
2019年,马斯克一句“傻子才用激光雷达”,似乎给所有的激光雷达厂商,宣判了死刑。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升级,这一“诅咒”被干净利落地打破。
不难发现,国内车企们对于激光雷达的态度,已经不再是装不装的问题,而是装几个的问题。尤其是在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带头作用下,激光雷达的冗余,逐渐成为了车圈潮流。
更上一层?抬头碰壁?
有需求,要上;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要上。
激光雷达的角色,正在慢慢由保证自动驾驶安全的传感器,转变成为车企们标榜智能、科技的“工具”。然而,当昂贵的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谁又想过,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必须承认的一点,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的受益者,禾赛科技更像是时代发展的附属品。夸张点说,禾赛科技的命运,其实正在由“甲方”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决定,而不能自己主导。
据了解,禾赛科技是目前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市场研究公司Yole统计,2018年~2022年7月,禾赛科技用于辅助驾驶的激光雷达,在汽车前装市场以27%的出货量排名第一。
但,禾赛科技最大的底气就在于,其手中仍握有大量未交付订单。除理想之外,禾赛还披露了上汽、长安、赛力斯、高合、路特斯、集度等十多家车企,总计数百万台的量产定点。甚至还有消息传出,小米、比亚迪也是禾赛科技的客户。
可是,问题的症结,也在于此。
据统计,国内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基本上在30万元左右,就连最便宜的小鹏P5,也需要20多万起。但它们的销量,还不到去年中国电动车总销量的1成。
糟糕的市场表现,有两个角度解释:其一,还存在更多的市场,能够进一步开拓,是好事;其二,激光雷达依旧处于市场初期,风险极高,是坏事。
小鹏“错判”市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各家车企对于智能驾驶的态度,更加谨慎。而且激光雷达的成本,依旧是所有车企的顾虑之处。换句话说,虽然车企们追逐激光雷达潮流,但成本就是边界。
没有好办法,现阶段恐怕只能依靠激光雷达的规模化量产,才能摊薄部分成本。至于所谓的技术创新,那首先需要资金投入,当激光雷达厂商还不能形成稳定的资金循环,仅依靠“烧”融资来的钱,又能支撑多久呢?
其实,禾赛科技的上市,并一跃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激光雷达企业,足够称得上是一个好消息。而这也同时意味着,整个激光雷达市场,正逐渐走向分化。
国外激光雷达企业,无论是激光雷达鼻祖德国Ibeo的破产,还是不可一世的Velodyne被迫与Ouster合并,都显现着行业的困难。
所以,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大洋彼岸的激光雷达公司股价一落千丈,我们这边的厂商却能鞭炮齐鸣?
大部分原因,恐怕还是要归结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有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依托,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激光雷达厂商,无疑是站在了风口上。
但是,说到底,激光雷达只是一种“高端”的汽车零部件,只有大规模前装量产,成本降低之后,才能被车企们用得起。而这也就导致了,激光雷达厂商必须依靠车企“赏口饭吃”,才能有资格,去进行所谓的市场争霸。
可是,现在的市场变了。
2023年开年,特斯拉早早的打响了价格战,新的市场竞争模式,一触即发。不要说什么高端车型不会受到影响,都在一锅汤里,被“牵连”只是早晚的事情。当成本削减成为主旋律,激光雷达又不是动力电池、电机这样的核心零部件,被车企重新考量重要性,无可厚非。
也正如前面提到的问题,消费者是否真的需要激光雷达,又或者是真的需要更高阶的自动驾驶?不否认激光雷达对于智能驾驶的作用,但需求什么的,不也是决定市场发展的关键?
期待激光雷达行业更成熟的那天,但也期待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理智。毕竟,好好造车,造出消费者想要的车,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