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光伏装机将继续高增,推动石英坩埚的需求“水涨船高”。目前全球能够批量供应高纯石英砂的企业较少,受制于高纯石英砂的有限供给和价格一路“狂飙”,目前行业高品质石英坩埚仍十分紧缺,今年预期仍有较大提价空间。
财联社记者与多家主要相关厂商内部人士沟通获悉,石英坩埚需求端增长较快,目前产品处于满产满销状态,今年行业扩产成为主旋律。受制于原材料供给缺口且短期难以缓解,加之下游需求旺盛,供需平衡点今年或难出现。有券商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头部坩埚厂商产品稳定性好、寿命长,具备做大尺寸的能力,和下游大客户绑定较深。石英坩埚供不应求背景下,头部石英坩埚厂的产品今年将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最早要到2024年,石英砂、石英坩埚供需才有望迎来再度平衡。
原料端紧张成瓶颈 厂商:产品现满产满销
硅片价格逆势上涨,隆基绿能(SH:601012)称石英坩埚紧缺是主因。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6日收盘,石英股份(SH:603688)涨9.09%,生产石英坩埚的欧晶科技(SZ:001269)涨停、天宜上佳(SH:688033)、晶盛机电(SZ:300316)分别涨5.54%、5.11%。
石英坩埚主要使用电弧法生产,核心原材料为高纯石英砂。上游高纯石英砂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公司包括美国尤尼明、挪威TQC公司和石英股份。据欧晶科技招股说明书测算,高纯石英砂占石英坩埚成本的62%,是最重要的成本组成部分。
坩埚具备较强的消耗品属性特征,一个36寸坩埚重约80公斤,消耗石英砂100公斤,使用寿命约400小时,一个炉子每个月用2个坩埚。近两年,硅片生产厂商大幅扩建了产能,这带动石英坩埚需求消耗量的提升,但头部公司的石英坩埚扩产速度有限,因产能受到高纯石英砂产能的限制。
“估计今年石英砂紧缺现象会延续。在光伏的拉晶环节,按照现有技术水平,石英坩埚几乎不可替代。”欧晶科技证券部人士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去年底公司曾透露,其石英坩埚处于满产满销状态,对于今年Q1是否依然延续这种情况,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差不多是这个情况。”
晶盛机电自2017年就开始布局石英坩埚,公司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产品整体供不应求,公司也在加速相应的产能扩建。”
另有行业研究员对记者分析称,光伏石英坩埚是硅片生产中的重要耗材,目前行业高品质石英坩埚仍十分紧缺。原材料(石英砂)是问题核心,杂质会导致坩埚变形、析晶影响生产,对硅片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预计海外石英砂的扩产最快也要到24年Q1才能释放,随着今年需求放量,石英砂和坩埚的紧缺必将持续,拥有优质坩埚的企业具备差异化的石英砂采购模式,同时也能有力保证出货。今年与头部硅片公司绑定的坩埚公司最为受益。
扩产成主旋律,供需平衡点或要到2024年
据估算,行业头部几家石英坩埚的原有产能大约在40-50万只,基本满足2021年需求,而在2022年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伴随下游需求不断扩大,主要坩埚厂商今年也在加速扩产。
“公司目前的出货量大概是1.6-1.7万只/月,根据此前的扩产计划,要扩大至2万只/月,今年肯定是要扩完的。” 晶盛机电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短期内公司的原材料是供应充足的,公司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与供应商协同进行战略储备,满足公司持续扩产的需求。
天宜上佳有两家子公司在从事石英坩埚业务,分别为江苏新熠阳及江油新熠阳。公司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江苏新熠阳在收购时有四条产线,计划再扩产两条,目前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预计2023年一季度内投产。江油产业园区也会再建几条石英坩埚的生产线,预计今年下半年会陆续完成建设与投产。
石英砂的价格上涨将会向上传寻至石英坩埚的成本及销售价格。从售价看,欧晶科技2019年-2021年石英坩埚均价分别为2088元/只、2542元/只、3584元/只。据券商机构测算 ,2022/2023年石英坩埚市场空间将达到47/113 亿元,同比+157%/138%。其中石英砂的综合价格同比+60%/49%,同时由于坩埚结构改发大尺寸的比例提升,坩埚的平均单价上涨至 6984/13389 元,同比+95%/92%。
上述天宜上佳人士认为,从目前情况,石英坩埚的价格还是处于上行的趋势中。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高纯石英砂现货均价报7.5万元/吨,环比上周同期上涨2.5万元/吨,涨幅为50%。有产业链人士甚至推测,如果后期石英砂涨到15万元/吨,坩埚的价格会突破2万元/支。
各大厂商都在忙扩产,未来何时会达到一个供需平衡点?上述主要厂商相关人士认为,如果下游没新增量,持续扩产下去,肯定会有过剩的一天,但下游的需求也在持续放量,这个是动态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
记者注意到,有券商机构分析称,头部坩埚公司2023年将受益于坩埚单价提升(大尺寸化+行业涨价)。2024年后随着石英砂、石英坩埚供需的再度平衡,石英坩埚也会如历史周期,重新经历一波下行行情,此时行业话语权转移至硅片公司,可能会经历价格+毛利率双降。大浪退潮后中小公司更难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