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出,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23.99亿元,为预算的97.8%,增长3%。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330.48亿元,完成预算的78.4%,主要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低于预期。
报告提到,2023年要完善绿色低碳财税支持政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支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加大相关产品采购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增加20亿元,主要支持实施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安排172亿元,推动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继续支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为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我国多部门曾经多方统筹解决。
202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同意设立北京、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问题。
北京、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将由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分别牵头负责成立,并分别隶属于两家央企。
两家新公司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独立市场主体,与输配电业务有效隔离,不影响电网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其定位是,承担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管理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在财政拨款基础上,补贴资金缺口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专项融资解决,专项融资本息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预算中列支。
而早在2022年3月24日,财政部网站也曾发布《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其中2022年本级支出7183亿元,较2021年增加4048亿元。
彼时,有研究机构测算,仅靠可再生能源电费附加收入,到2022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历史欠账将达到3800多亿元。这个数字可能无法解决所有的历史欠补,同时未来几年依然会存在补贴缺口。
为从根本上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补贴的问题,当时相关部门给的一个方案是,将由国家财政一次性支出3500亿元,这部分就是新增的2022年财政预算资金,同时由电网企业举债1500亿元,合计5000亿元,专门用于解决可再生能源历史欠补和未来几年补贴缺口问题。
然而,另一个事实是,我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增速似乎有所下调。
2022年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9部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并未提出具体装机目标,但是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并提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仍然有接近50%比重来自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电和核电)。这低于外界对于“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展占比的预期。
下图中,「能见」梳理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
中国风电过去十年间累计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3107万千瓦,增长到2020年的28153万千瓦,平均年度增速为80.61%。
中国光伏过去十年间累计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86万千瓦,增长到2020年的25343万千瓦,平均年度增速为2937%。
中国水电过去十年间累计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21340万千瓦,增长到2020年的37016万千瓦,平均年度增速为7.35%。
中国生物质发电2012年-2020年累计并网装机容量从2012年的415万千瓦,增长到2020年的2797万千瓦。平均年度增速为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