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光伏概念股遭受重创。
以光伏龙头晶科能源为例,截至3月17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为13.24元,跌幅5.36%;前一个交易日,其股价跌幅更是高达6.8%。
这与欧盟委员会3月16日这天所召开的一次会议有关。当天,欧盟委员会对一份名为“欧洲清洁能源自供”的提案进行了审议。
该提案主要有两个相关内容,一是要求欧洲风电场85%的所用组件、60%的热泵、85%的光伏电池、85%的电解槽必须在欧洲大陆生产;二是通过降低公共合同的竞标者等级来限制中国绿色科技产品的进口。
当地时间下午15时,上述提案获得欧盟委员会审议通过。这项提案很快被解读为是针对中国风电光伏产业的“阻击战”。
由于中国光伏出口中,欧洲历来是最重要的市场。上述提案的通过引发市场对中国光伏公司的业绩担忧。因此,受上述消息影响,A股市场风光伏股票急速下挫。
不过,亦有欧洲专家分析认为,欧洲版的清洁能源补贴法案草案版本在欧洲政策圈已流传很久,主要对标美国的IRA,并非针对中国。上述专家同时还介绍说,提案虽然获得审议通过,但随后的立法及修改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据外媒报道,上述提案的背景是源于“全球补贴竞赛(global subsidy race)"。在2月1日的初稿中,明确提到美国IRA 3690亿美元的补贴,以及中国五年计划的补贴2800亿美元。
因此,提案认为,基于此,欧盟应推动本土清洁能源制造业的竞争力,提案提出的总补贴为3200亿欧元。
欧盟此举同时也折射出中国光伏在全球光伏版图中的绝对领先地位。
2月13日,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2022年,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
而在全球光伏制造业版图中,中国光伏产品占据了产业链各端的绝对统治地位。欧洲市场更是严重依赖来自于中国的光伏产品。
事实上,过去两年,受俄乌战争影响,来自欧洲的光伏组件采购订单激增。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
其中,组件的出口额约423.6亿美元,出口量约153.6GW,分别同比增长72.1%和55.8%。而出口至欧洲的量同比大增114.9%,约占出口总额的46%。
当前,中国风光制造的全球地位让欧美感到恐惧,阻击中国光伏制造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补贴培育本土制造商。
在2月16日的活动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就曾提出,“贸易壁垒会给我国光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带来困难”。
据统计,2022年以来,美国、欧盟、印度等国家纷纷发布贸易壁垒政策。丽日,2022年2月1日,印度发布政策,宣称当年4月起对外国制造的太阳能组件征收40%的基本关税。
该项政策虽然为“点名道姓”,但由于中国组件占全球70%以上份额,因此实际上也是针对中国光伏的政策。
去年全年,美国发起的针对光伏产品的贸易壁垒政策最多,多达7次。2022年6月18日,美国国土安全部下设的强迫劳动执行法办公室第一次发布了UFLPA实体清单,四家中国光伏材料企业及其相关子公司被列入清单中。
而美国海关依据“强迫劳动”法案更是一度扣押了3GW自我国出口的光伏组件,给光伏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2022年12月2日,美国再次出手,初步裁定比亚迪、阿特斯、天合光能和隆基绿能子公司等存在规避行为,违反了美国贸易法,以上企业将分别施加27%、16%、254%、254%的关税,终裁结果将在2023年5月公布。
欧美的一系列贸易壁垒举措,不由让人想起2012-2013年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彼时,中国光伏企业如临大敌,行业受到严重冲击。
不过,时移势易,中国光伏制造早已与十年前的“三头在外”不同,除了本国市场外,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国家市场多点开花,欧美市场不再是“单一市场”。
如今,碳中和的浪潮已成燎原之势,中国光伏产业历经几度沉浮所构建起来的“护城河”,欧美的贸易重拳再也难以重伤中国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