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服女装的种类
曲裾
曲裾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流行于秦汉时期,到隋唐基本绝迹,到明朝已属于“古装”。
直裾
直裾下摆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流行于秦汉时期,后来衍生出多种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学习于此款。
襦裙
作为女子服装,它几乎在各个朝代都是基本款式。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时装,同期流行的贵族钗钿大礼衣,就是现在日本和服十二单的鼻祖。同时,高腰襦裙的款式,对韩国朝鲜服饰也有深远的影响。
褙子
作为女子服装,它几乎在各个朝代都是基本款式。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时装,同期流行的贵族钗钿大礼衣,就是现在日本和服十二单的鼻祖。同时,高腰襦裙的款式,对韩国朝鲜服饰也有深远的影响。
玄端
玄端为上衣下裳制,玄衣用布十五升,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称端。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因此称之为“玄端”。中国式燕尾服,传统大礼服。
圆领袍衫
自唐起,圆领袍衫基本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穿着的款式,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圆领的。并且明朝时期,韩国李氏王朝的朝服几乎就是照搬明朝。
朱子深衣
将传统的上衣下裳分开剪裁,但缝合成一个整体名为深衣。朱子深衣一般为学者所服。
二、男装汉服有哪些款式
说起汉服很多朋友想到都是女装汉服,但其实男装汉服也是比较流行的,汉服男装一般需袖长过指尖,身长过脚踝,以微露鞋面不拖地为宜。不宜袖长、衣长过短。尺寸以宽大合身为宜,不宜过于收束局促。汉服剪裁需有前后中缝,一般也要求有接袖。男装汉服的款式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衣裳类
又称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约出现于商朝,上衣交领右衽,下裳一片式围合,以带结系。秦汉之后,上衣下裳逐渐只作为礼服存在。衣裳类的汉服有:
(1)玄端: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一般是祭祀和朝会穿。上衣纯用黑色,不加缘边,用布十五升,每片布长二尺二寸,无章彩纹饰。
(2)短打:又称裋褐,即通裁的上衣,为上衣下裤的形制,上衣为交领衣,长度一般在臀部,裤为直筒裤,一般居家劳动穿。
(3)半臂:男装短半臂在现代一般作为汉元素穿着,长半臂形制暂无文物佐证,不确定是否存在。
2、深衣类
又称衣裳连属制、袍服,把衣、裳连在一起,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制有以下几种:
(1)曲裾袍: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一般有腰带围腰,细带结系。曲裾袍按绕襟的周数分为单绕、双绕、三绕,按衣长的长短分为长曲裾和短曲裾。曲裾袍流行于先秦至汉代,男女皆可穿着。
(2)直裾袍:直裾袍通常是一种常服,而非礼服,男女皆可穿着。有长直裾、短直裾、鱼尾直裾等款式。
(3)朱子深衣:是一种礼服,多用于祭祀等场合,是宋代朱熹记载考证的深衣,特点是直领而穿为交领,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深衣是历代文人所推崇的,最接近中国文明源头的服饰,必须配用最正宗的礼服腰带——大带。
(4)三重衣:三重衣就是多重衣,就是把衣服穿很多层,领口、袖口露出层层叠叠的效果,现代一般指中衣裙(裤)、襦裙、曲裾,或中衣裙(裤)、中单、直裾的穿法,要求外层衣袖短于内层,外层衣领浅于内层,显出重叠效果。
3、通裁类
指上下衣之间无接缝,通体直裁的一类形制,有以下几种:
(1)圆领袍:出现于汉朝初年,早期作为内衣存在,魏晋南北朝后,开始作为正装穿着于外,流行于隋唐至明末,到了宋明,则发展成为了礼服。
(2)直身、直裰、道袍:明代士人常服,各种日常场合穿着,区别是直裰两侧开衩无衣摆,行动时能露出里面的裤子;直身有衣摆遮挡,但衣摆缝在外,能看出衣摆;道袍衣摆缝在内,即暗摆。
(3)襕衫: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明,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一般常用细布,颜色用白,腰间束带。
(4)大氅:对襟大袖,不开衩,衣襟不合拢,系带或不系带,属于罩衫的一种,原则上只配衣裳穿着,现代常用来搭配直裾、道袍之类的服装。
(5)曳撒:源自蒙古礼服或古代戎装,常作为内廷侍卫服饰使用,形制为窄袖或琵琶袖,衣身长短皆有,前分裁后通裁,前面腰以下打马面褶。
(6)褡护:一种半袖有摆在外的服饰,前后皆通裁。
(7)贴里:上下分作两截,前后襟均分裁,腰部以下做褶,大褶之上有细密小褶,无马面,衣身两侧不开衩,无摆。
三、汉服形制是什么意思
形制是指物体的形状和构造,汉服的形制就是指传统裁剪的方法,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款式,谈汉服的时候之所以用形制而不用款式,是因为形制除了具备款式的意思外,还有典章制度的意思,古代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装,更是衣冠制度,不同朝代的汉服形制会有所不同,因为它代表了朝代的服饰体系,是礼制的一部分。
四、古装汉服有哪些形制
汉服形制有哪几种呢?汉服的形制众多,一般可划分为四大基础类别:
1、衣裳制
即上衣下裳制,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上身穿衣,下体穿裳,下裳中的“裳”也即裙子,上衣下裳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古老的形制。相传这种汉服形制为黄帝尧舜时所创,取之于天地的形与色,它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服饰形制,也是历代男子礼服的最高形制。上衣下裳是适应性最广的穿法,不限男女,既可以是华贵严肃的礼服,也可以是方便轻松的常服。
2、深衣制
即上下连缝制,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深衣有直裾和曲裾两大类。深衣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值得探讨、最值得研究的形制,它的裁剪形制有着十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可以说是汉服体系的核心精髓所在。
3、袍服制
即上下通裁制,用一块布裁出上衣和下衣,中间无接缝,自然一体,包括圆领袍、襕衫、直裰、直身、道袍、褙子、长衫、僧衣等都属于袍服。
4、襦裙制
其实襦裙制本质上也是衣裳制,是它的变种,襦即短上衣,上襦加下裙就是襦裙制,短衣长裙,腰间以绳带系扎,衣在内,裙在外,有高腰襦裙、半臂襦裙、对襟襦裙、齐胸襦裙等多种款式。
总的来说,汉服四大形制,衣裳制的古制是基础,深衣制是其发展,袍服制其实就是把上衣加长,而襦裙制则是把上衣缩短,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出“上衣下裳”的各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