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口服液,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这是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口号,三株口服液也被宣传为治百病之神。一九九二年是中国保健事业的元年,有一位叫吴炳新的人拿三十万元建了一座小型药厂,三株制药。
没人会想到,吴炳新的制药厂仅仅在一年之内实现了营业收入突破亿元,三年营业收入达23亿元。而到1996年更是将营业额达到80亿,1996年却有80亿可真正让中国经济动荡不安,那吴炳新又怎么能用三十万赚到80亿?
这是因为他推出的三种口服液保健品,现在大家都会记得送礼物送脑白金,但是三种口服液的营销方式是保健品行业的祖先,脑白金是他们的代名词。看看配料表中的三株口服液,主要成分水,豆胚,白砂糖,简直就像糖水一样。
但就是这样一瓶糖水,在90年代竟然能卖到60多块到几百块不等,为什么三个品种都可以实现这种“商业奇迹”?实际上很简单,包装,欺骗,羊群效应。
那一年,吴炳新为了卖出这瓶“糖水”,在网上和线下铺天盖地进行宣传,电视、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只有三家公司可以接触到消息来源的渠道,那一年的时间或许会让人印象深刻,电视上有不少“专家”大肆宣传三种药丸,把三种药丸与三种口服液作比较。
报章也有类似的宣传,到了那一年,还没有完善的广告法律。三种植物花钱请了几位专家和教授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夸大了三种植物的药用价值。事实上,口服液只能被视为医疗保健产品。将软广告植入报纸也是一种宣传手段。
而在网下,三个营销团队则更加平易近人。即使在四五线城市,农村也有三个挂墙广告,当时他们还组织卫生队下乡宣传医生免费就医,实际推广口服液。那时候信息量还不太发达,很多人都有医生推荐,买准没错。但从来没有想过医生为什么要推这个“糖水”。
在三十万到八十亿之间,吴炳新只花了四年时间,本来自己的商业帝国就可以如火如荼地发展,但他却低估了一般人对三株的“迷信”。一九九八年发生的”常德事件”,经历过的人更应还有印象,八瓶三杯喝死一条老汉,如此一则新闻轰动全国。
一位老人因服用多瓶三株口服液而死亡,家人因此起诉三株公司。三株公司,销售锐减,三家报纸、电视台开始曝光三家公司的虚假宣传,三株口服液瞬间由数十亿降至一千万。
尽管最后三家公司胜诉,但舆论已不在三株这一方,数月来,三株16万名员工中有15万人被解雇,吴炳新也因此跌入神坛。然而,中国保健品的混乱一直存在。三起事件发生后不久,脑白金再次出现。可见,保健品行业几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但他们仍在收获普通人的钱。
三株口服液是保健史上的奇迹。它花了六年时间建造了高层建筑,但仅仅两年后,建筑就倒塌了。当时只有三个通知挂在一些村庄的墙上。今天主题:您有没有购买过三种口服液?价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