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或借壳Apollo上市,持续亏损的威马汽车能否迎来曙光?

2022-12-09 02:51680

在经历科创板IPO折戟、港交所招股书失效后,威马汽车仍在上市的道路上奔走。

据Apollo出行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集团正在计划收购一家从事智能电动车的公司。目标公司的业务涵盖一系列配备先进技术的智能电动车,目标客户为中国年轻且精通技术的用户(特别是家庭)。不过,截至公告日,潜在收购仍在磋商中,未就潜在收购订立最终协议。

虽然Apollo出行并未在公告中明确收购公司的具体名称,但此前有消息称威马将借Apollo智慧出行集团(即Apollo出行)的壳登陆港交所,以解决当下遇到的资金问题。

截至发稿前,威马方面对外表示,不予置评,还请关注公司官方回应。

虽然威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但在业内看来,威马现在急需资金来维持企业生产运作,IPO是其获取资金最快的方式。

威马已是Apollo出行的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Apollo出行的前身是德国的小众跑车制造商Gumpert。2007年,Gumpert推出了首款车型Apollo,不过该车型并没有得到大卖。2012年,Gumpert的资金链断裂,宣布破产,后被香港投资公司收购,并更名为Apollo。

2020年3月,香港珠宝及钟表贸易投资公司力世纪,宣布收购了Apollo 86.06%的股份。之后,力世纪将Apollo更名为AFMG,并在同年举办的第三届进博会上发布了首款电动超跑Apollo IE。

2021年第四季度,威马通过一系列换股方式获得了力世纪28.51%的股权,成为后者最大单一股东。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被任命为力世纪非执行董事兼联席主席;同时,作为曾经威马汽车创始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戚正刚也在今年2月被任命为AFMG总经理。

随着威马的进入,AFMG也开始正式对外公布其后续的发展战略。今年8月份,AFMG在上海举办全球战略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布全球布局、智慧出行生态、豪华纯电业务等,计划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时制定了车型长期规划,每年推出至少一款产品,产品涵盖Roadster、Sedan、Crossover、Mobility car等。

与此同时,为彰显发展智慧出行的决心及信心,AFMG在2022年8月26日,将中文名称更改为Apollo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9月29日,上市公司简称变更为Apollo出行。

Apollo智慧出行集团董事长何敬丰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提到,展望未来,集团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并凭借Apollo品牌独有之基因,配合其内部技术能力,以及与威马汽车在汽车制造方面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发展其豪华电动车业务,从而构建专注未来的豪华出行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何敬丰在财务报告中提到的豪华电动车业务,指的是力世纪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Apollo智慧出行集团100%控股的电动超跑制造商。而此前,威马汽车董事会上讨论的,就是将威马与力世纪进行整合,然后借壳Apollo实现上市。

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Apollo出行收购的是威马汽车,那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好。威马汽车可以借Apollo出行完成上市,缓解资金压力。Apollo出行则可以利用威马汽车在产业链方面的布局,向智能汽车领域发展。”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也有同样看法,他表示,威马借壳Apollo出行上市的举动是合理的,从战略层面来讲也是正确的。若威马能通过借壳Apollo出行完成曲线上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身的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的资金,进一步缓解压力。而双方关系变得更“亲密”后,也将进一步加强威马汽车的科技属性。

急需资金度过“寒冬”

实际上,谋求上市,是威马当前最紧要的事。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曾与蔚来、理想、小鹏并称为新能源造车“四小龙”。彼时,威马在产品出新、交付等方面都处于第一梯队。2019年,威马达成了16876辆的年度销量,排在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二名。

出色的销量也使威马吸引了不少资本的入驻。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威马汽车一共经历了11轮融资,在一级市场的融资金额超35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蔚来、小鹏、理想上市前的融资。

不过,威马汽车并没有持续发光。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销量屡创新高,在这个时候,威马却消声觅迹。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今年前10个月,威马汽车的累计销量仅为29284辆。同期“蔚小理”的累计销量分别为92493辆、103654辆、96979辆。由此来看,威马汽车已与曾经齐名的伙伴渐行渐远。

除了逐渐下滑的销量,更让为威马着急的便是巨额亏损。根据财报显示,2019—2021年,威马汽车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6亿元,三年亏损约174亿元。目前,威马手里的现金流仅有41.56亿元,根本无法和“蔚小理”这种动辄四五百亿的现金储备相比。也因此,威马急需上市融资来减轻现金压力。

除了上市融资,威马也在通过“瘦身”来减轻压力。

2022年11月21日,一份威马的内部信流出,沈晖在信中表示,2022年,威马汽车面临着供应链的巨大挑战,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供货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威马汽车的生产经营。为此,今年10月以来,公司实施了一系列降本措施和应对资本压力,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对公司整体运营经费进行了精简,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

具体细节方面,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仅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发薪日从次月8日调整至次月25日;取消发放额外奖金、留任奖金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等。

在内部信发出后,威马的资金问题成了业内讨论的重点。并且,12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威马因为拖欠供应商账款导致核心零部件断供,威马的工厂已经基本停产;第一款轿车M7的项目也已经停滞;成都产研部门很多员工的合同到期后威马也不再续签,研发体系受到影响。

而对于外界传出的一系列公司经营出现的问题,沈晖表态称,“怎么可能是真的”。

尽管沈晖极力否认,但威马资金吃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毕竟自10月以来,威马各种负面新闻频出,大多都是“缺钱”。例如,威马上海总部启动裁员、经销商关门闭店无车可售、新车M7研发项目停滞等等。

种种迹象表明,威马目前的处境较为被动,倘若无法实现上市融资威马可能无法度过“寒冬”。王坤坦言,在威马汽车众多问题当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毕竟只有先活下去,才能考虑如何活的更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0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2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7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39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5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0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5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