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追赶时代的上汽,正在洞察未来

2022-12-20 03:25690

2022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全面腾飞的一年。新兴市场的争夺、极速转向电动化的消费趋势,令中国汽车人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之余,发生在技术端的产业革命,更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适用于时代变迁却又充满血性的力量,将旧格局打碎。

不出意外,在历经这场全民皆兵的产业升级之战,中国新能源车市的累计销量将在今年迎来又一个高峰。不管其原因是否落在弱势车企将市场空白腾出,或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利好政策给了多少助力,超过600万辆的年销成绩,总是中国车企当下所给出的最优答卷。

   

短短数年,“蔚小理”和一众新势力们,将“电动化”这个稚嫩名词,推上了新时代的扉页。但与此同时,我们更愿意相信,与之一同前行的上汽、长安、比亚迪、吉利等主流中国车企,将愈发成长为技术与销量齐头并进的核心阵列。

若此,面朝2023年,按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能源车市所展露的最新期待和重视程度,从技术端到市场端,从消费洞察到各个产业升维层面,今年已将销量与创新力全权掌握的上汽集团,势必会首当其冲,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进程再添燎原之火。

全员发力,销量再创新高

在市场快速向上提升之际,很多人总以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发展的大王旗已被异军突起的新兴车企所把持的。用技术换市场,用品牌拉拢用户,造车新势力们早就将潜在的消费生力军拿捏得死死的。

殊不知,终端市场上的显露的销量数据,实则在告诉我们一个被舆论有所遮蔽的事实。相比众多后起之秀,中国车企中的老牌劲旅们,2022年所创下的产销新高,所积攒下的技术底牌,仍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以上汽集团为例,今年11月份,上汽旗下的新能源车创下单月销售13万辆的历史新高;1-11月份,上汽新能源车销量已同比增长45.8%,达93万辆,直接占到了集团整体销量的近20%。而旗下各个子版块在终端市场上所赢得的基盘用户量,在这期间同样更显突出。

其中,上汽乘用车销售新能源车21.1万辆,同比增长43.3%;上汽大通销售新能源车3万辆,同比增长68.6%;上汽大众销售新能源车9万辆,同比增长84%;上汽通用销售新能源车4.4万辆,同比增长110.4%;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新能源车53.5万辆,同比增长34.8%。

当汽车消费承担起拉动内需的支柱时,上汽借新能源产业的前行巨浪能在销量上体现出这股趋势,的确有着“时势造俊杰”的意思。但是,当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这五个分属不同细分市场的子品牌,能如此一致地共迎高光,谁能说,原因岂在于此。

何况,隐藏在2022年新能源车市得以爆发式增长背后的,除了不断被激发的市场潜力外,还有异常激烈的市场纷争。那么,在众多竞争对手的合围下,上汽集团要想快速脱颖而出,需要的必定是全方位的企业战略突进,从发展主干道向每个细分板块渗透。

    

在出口业务和品牌高端化上,上汽乘用车仍在持续加码;面对新能源技术逐渐实行商乘并行的势头,上汽大通在纯电MPV领域做大做强;在自主车企全力输出电动化产品之际,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借ID.系列和微蓝系列进行了有效防守;当A00级纯电车市场开始迎来更多实力玩家,上汽通用五菱背身单打的气魄,丝毫未减……

很明显,2022年前11月很清晰地向外界证明了,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市场上所迎来的销量增势并非某一家子公司的独自表达,而且受益于整个集团在新能源产业上的强力投入,全员追赶新时代步伐所得到的结果。

而整个“十三五”期间,当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0%,从2021年,上汽销售新能源汽车73.3万辆,全球前三的地位,到如今向着新能源车年销百万辆的目标而掘进,更是在向我们诉说着,上汽这家与中国车市同频数十载的资深车企,如何在这个新旧交割的时期完成自我蜕变和产业帮扶。

是的,地处华东这个新能源发展最为火热的区域,上汽集团的确有着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政策倾斜。在旗下各个板块于各自的领域取得骄人成绩时,上汽集团没有理由不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递更迭带去唤醒之力。

只是,回顾上汽过去紧跟时代脉动孵化出的技术路线,产品铺陈,乃至战略规划,我们也该发现,当下的成绩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到了新能源车市边界不断对外拓宽的的未来,不断涌现的内生力,亦会愈渐为上汽集团在现有的销量基础上,将新能源的技术标签擦拭锃亮,为实现“三年内实现销量占比将翻一番”的新能源业务目标,蓄力再蓄力。

技术堆叠才是销量的硬核支撑

讲真的,在经历了2022年的一番市场寻迹,我们是无法弱化中国车企在新能源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

那对于上汽,在新能源车销量创下新高的同时,一边选择继续全面推进“纯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新能源技术路线,强化自主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另一边则提出“预计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40%”的销量期待。

能给予我们最深刻的感觉中,藏着上汽集团奋力的野心,但更多还在于上汽要落实这一切而沉淀的底气和技术实力。

     

众所周知,自2001年,上汽集团启动“凤凰一号”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研发项目至今,对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心态就甚是积极。

无论是在2009年,上汽集团召开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建设誓师大会,明确了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插电式强混轿车和纯电动轿车的产业化时间节点后,加紧对荣威和MG品牌在新能源产品开发上的全面推进,还是到了2020年前后,决心以“飞凡”与“智己”之名,加速对高端电动化品牌的诠释,都能给出明示。

也正由此,随着全行业在技术端的内卷程度达到空前状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在进一步挑明接下来的市场潜力将会无限放大,上汽唯有选择乘胜追击。

今年3月,作为整车产品“集成地”、前瞻技术“策源地”和技术底座“研发地”,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正式成立了;到了6月,上汽正式发布“星云”这个能够灵活兼容未来科技、不断完成自我进化的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紧接着,上汽集团于9月联合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宁德时代等共同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旨在加大对换电业务的投入……

     

兴许和许多中国车企一样,上汽在此所做的和即将落实的,都是基于对新能源产业的无边前景而敲定的。其核心要义也会不约而同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而构建。

但行至于此,看着上汽集团总能先人一步在销量上做出突破,在研发端形成分外严谨的技术闭环,我们势必能预见一个更为具象且极具技术前瞻性的产业未来。

展望2023年,在消费者日趋对电动车示好,国家持续对这个产业加以扶持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车市会再次迎来一次爆发,从年销600万辆直接飞升至年销850万辆,甚至更高。身在其中的每一家中国车企,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自己的方式,将过往所积累的庞大资源与新时期的发展节奏进行适配。

见证过中国汽车产业从懵懂中走出的上汽,既然能用即将过去的2022年,完成了“七大技术底座”的搭建,即“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上汽珠峰”油电一体化整车架构、“上汽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的三大整车技术底座,配合上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化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等四大系统。

     

我想,在接下来的多维竞争中,上汽无论如何都将利用全新的技术优势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积极整合创新研发资源,完成一系列的技术跃迁,在“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行业变革趋势中再树旗帜。旗下各个整车品牌将借由这股势能以中国为阵地,向全球的产业同盟施压。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0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2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7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39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5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0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5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