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研发团队超1800人,造车拖累小米集团陷入亏损

2022-11-24 15:55650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陷入亏损,原因是在智能手机销量下降之际,开发电动汽车的投资增加拖累了盈利能力。

今天在小米集团发布的2022三季报显示,三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14.7亿元,而上年同期的利润为人民币7.886亿元。

   

其总营收下降了9.7%,至人民币704.7亿元,这主要是因智能手机业务销售下降11%的拖累,该业务占小米收入的50%以上。

小米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宏观经济波动持续扰动整体智能手机市场需求。”

而导致小米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小米的研发费用提升了26%,因为该公司加大了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支出。

今年前9个月,小米集团收入2140亿元,同比减少11.8%;期内亏损6.39亿元,去年同期为168亿元;经调整利润为70.57亿元,去年同期为175.66亿元,同比减少59.8%。

智能手机分部收入由2021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478亿元减少11.1%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425亿元,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及ASP(单机售价)均有所下降。其他收入由2021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20亿元减少6.6%至2022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18亿元。

那么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上的投入到底有多大呢?

    

其财报显示,小米第三季度研发支出达41亿元,同比增长25.7%。在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的费用为人民币8.29亿元。

在随后的小米财报电话会议中,小米总裁王翔表示,对于小米汽车实现2024年正式量产的目标,公司进展非常顺利。

他同时表示目前小米在造车上投资的效率和规模对于集团不会构成重大影响,小米汽车研发团队已经超过1800人。

在今年8月11日,雷军首度公布小米自动驾驶的研发进展时表示,小米已组建了超过500人的专属团队。

从小米创始人雷军近半年来阅读汽车人物传记,可以说,小米的资源在持续向汽车项目转移。

     

那么整个集团陷入亏损会拖累造车项目的进展吗?

在雷军2021年3月30日对外正式宣布造车时,曾表示2020年底小米账上现金流有1080亿元,足以帮小米汽车度过早期研发阶段,未来10年预计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而据今天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別为人民币281亿元,集团现金资源总额为人民币943亿元。

可以说目前二季度这点亏损并不会对小米集团的正常运营和造车投入有实质影响。

不过在手机行业,亏损、销量下滑并不止于小米一家。

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整个手机行业的大盘收缩是当前经济形势所趋,在前五厂商中,位列前二的vivo和OPPO出货量均同比下滑24.1%,仅有荣耀和苹果分别逆势上涨2.5%和6.8%。

而小米的行业的市占比也在下降,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国内市场销量排名第五,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14%略跌为13%,出货量同比下滑18.6%。

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再来看,小米四个版块业务的财务指标,也是寒意满满。

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25亿元,同比下滑11.1%;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191亿元,同比下滑9%;互联网服务收入71亿元,同比下滑3.7%;其他收入18亿元,同比减少6.6%。

一个可能的预测是,小米集团的主营业务手机业务已有可能到了历史高点,向上突破,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

而智能电动汽车、人形机器人等业务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为纯投入期。

一落一起来得有些早。

▲小米近年股价走势
    

但从资本市场上来看,智能电动汽车带来了持续想像力。从今年中国市场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来看,在汽车行业整体平缓发展的大盘中,电动汽车呈现出指数级的变化。

这对于小米集团有两个方面的刺激,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才可能保证产品在投放市场时,产品不落后,其二,必须提速产品上市的时间,防止在产品上市时,市场的高速增长趋势已经结束,而产品已经饱合。

今年雷军在电动汽车行业贩卖了不少焦虑,像“当电动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全球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小米汽车成功的惟一途径是成为行业前五,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

在产品尚未上市之前,想着进入全球前五,并且产量要破1000万辆,虽然可以看出雷军的决心,但对于未来成功接受欢呼的画面也想的太早。

当前已经透露出的小米造车信息其首款车型激光雷达将采用禾赛科技的产品,电池采用宁德时代麒麟和比亚迪刀片电池。

市场上有关造车资质和工厂进度不如预期的传言,事实上对小米造车都不是大问题。

节奏,同时不焦虑对于雷布斯变为雷斯克更为重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0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1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7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39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5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0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4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