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渗透率不断提升 汽车智能化速度超出预期

2022-11-26 03:02600

在愈演愈烈的智能化趋势下,我国智能汽车渗透率正在不断提升。相关数据显示,10月份智能汽车渗透率达23.78%,同比增长68.10%。其中,新能源智能汽车渗透率高达46.02%。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有望达到2800万辆,渗透率达82%,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新能源汽车是智能化的最佳载体,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渐火爆,智能化配置也逐渐普及开来。”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邵元骏称,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智能化普及,智能化配置已成车企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其中,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成为主要焦点。

智能驾驶日渐普及

在汽车智能化道路上,能够满足消费者关于智能汽车想象的智能驾驶系统,自然不能缺席。目前,L2及以上智能驾驶在乘用车领域正在快速普及。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L2级辅助智能驾驶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30%。10月,L2级辅助智能驾驶渗透率已突破40%,呈不断向上态势。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有望达到60%。

近几年,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开始纷纷加码智能驾驶,试图在这一领域打造差异化优势。目前,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传统车企以及“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车企均已落地L2及以上辅助驾驶系统。其中,小鹏汽车于今年9月正式在广州试点城市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成为国内首个打通城市场景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长城旗下毫末智行于今年四季度量产上市城市NOH导航辅助驾驶。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目前,低阶辅助驾驶配置功能,如360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车道保持功能等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标配率较高,分别达到39.8%、44.4%、58.4%和47.1%,相较于2021年1月均有大幅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辅助驾驶功能并非仅是中高端车型的标配。据了解,今年三季度,L2及以上智能驾驶在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渗透率在75%左右,在15万~25万元价格区间内有所波动,但长期趋势仍呈上涨态势。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更是表示,乘用车应当标配AEB(紧急制动)功能。

对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智能驾驶系统的不断增配,彰显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越来越多的辅助驾驶功能普及,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10年前,车联网可能只是奔驰、宝马等中高端品牌的配置,但是如今10万元左右的车也会配置车联网,这就是技术升级带来的变革,智能驾驶领域也是如此。”张翔道。

此外,高阶智能驾驶也在快速发展中。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搭载L3、L4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进行准入管理和城市限定公共道路上路试点工作,推动高阶自动驾驶政策、技术双飞。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以及自主品牌高端化趋势的推动下,L3及以上高阶智能驾驶也将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达10%,2030年有望提升至40%。

    

智能座舱潜力大

中信证券指出,随着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各品牌智能汽车产品在智能驾驶领域中的差异将逐渐缩小,而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诉求的智能座舱将成为未来汽车产品差异的主要体现点。同时,邵元骏认为,随着年轻购车群体的增加,汽车的智能化、娱乐性、个性化愈发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关键因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座舱的发展。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智能座舱系统将先于智能驾驶实现大规模商业落地。目前,我国智能座舱产品渗透率已超50%,领先于全球市场。

当前智能座舱呈现多屏化趋势,车载交互及信息娱乐系统渗透正在持续提升。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液晶中控屏渗透率维持在90%以上,副驾娱乐屏逐步渗透。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市面上已有30余款车型推出了副驾屏,其核心功能便是供副驾驶的乘客娱乐使用。此外,还有部分车型的屏幕开始往后座延伸。今年上市的理想L9以“五屏交互”功能吸引了众人目光,搭配了HUD抬头显示、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后舱娱乐屏以及安全驾驶交互屏。此外,不久前在2022上海进博会展出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和Model X Plaid均增设了后排电子屏,兼具影音和空调控制等功能。

同时,中信证券指出,作为驾驶员感知智能汽车最重要的HMI接口,HUD正伴随着显示效果完善而不断渗透。9月国内乘用车标配HUD搭载量为14.8万辆,渗透率达8.2%。据介绍,当前HUD主要有C-HUD、W-HUD和AR-HUD三种产品形态。其中,W-HUD技术相对成熟、成本较低,正在逐渐下探到低价格区间车型。长期来看,利用AR成像技术的AR-HUD发展前景广阔,其投影面积更大,投影距离更远,对比度/亮度更高,同时可以融合ADAS信息,投影显示的信息更加丰富,能有效提升驾驶体验。相关报告指出,到2025年,车载HUD渗透率有望达到45%,2019~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1%。

     

智能化技术仍需磨练

尽管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包括智能底盘、智能化内外饰等汽车智能化配置出现显著的增配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汽车从“功能机”走向“智能机”的过程中,行业仍存在不少桎梏。

针对智能驾驶,张翔直言,智能驾驶的未来是解放双手,实现自动驾驶,但目前逐渐普及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并不突出。与此同时,L3级智能驾驶技术难点也难以突破。在技术限制下,自动驾驶领域很难实现商业化的突破。近来,Argo关闭、图森未来罢免CEO、Mobileye IPO估值缩水超一半等负面消息持续登场,给智能驾驶行业吹起一阵寒风,不确定性也愈发明显。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称,自动驾驶道阻且长,技术提升还需要努力。

此外,在智能座舱方面,邵元骏表示,目前智能汽车上层的应用服务软件生态还相对匮乏,与越来越大的屏幕相比,屈指可数的App稍显单薄。张翔也指出,智能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终端,必须具有丰富的软件生态,才能满足消费者诉求。对此,他认为,车企要与软件企业加大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开放的软件生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能开发出更多的盈利模式。

“语音交互系统是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之一,但是现在的语音交互还不是很准确。”张翔指出,目前多数语音识别功能还不尽如人意,识别语句有限、方言不能识别等问题仍十分显著。即便是在智能座舱领域颇有建树的华为,其搭载在问界M7上的自研语音交互系统也被消费者反映,存在整体交互体验不够自然、答复语机械生硬、对语速有较高要求等问题。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发布乘用车中,语音交互功能在座舱内的渗透率高达86%。随着语音交互应用场景不断从基础的车辆控制向信息娱乐、车内外场景联动、社交生态等方向延伸,对语音交互的准确率要求将越来越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0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1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7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39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5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0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4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