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新能源下一个风口:氢燃料电池汽车去年卖了3000多辆,今年能成黑马?

2023-03-01 02:54250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政策利好不断。2019年,氢能及燃料电池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氢能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2023年,氢能依然是能源界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近期,多地陆续召开2023年地方两会,氢能成为各地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焦点。

上海市人大代表陈俊杰认为,上海加氢站建设速度过慢,以嘉定为例,目前规划15+3座加氢站,投入使用的仅有5座,而国际汽车城加氢站则刚于2022年11月10日启动建设。与此相对应的是,示范运营的氢能源车辆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待,有的车辆甚至需要排队3小时以上。

浙江省政协委员宋怡玲提出“中国氢湾”建设目标,以需求侧引导供给端,统筹布局产业链、新基建、应用场景、未来社区、政策设计等,致力于形成应用与生产、经济与社会协同推进的生态圈。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迎来高速发展,有望成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黑马”。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3626辆和3367辆,同比分别增长105.4%和112.8%。

企业也在加快布局氢能源。时代周报记者统计,近两年,约20家A股上市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不乏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金风科技等行业龙头。中国氢能产业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6年-203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5万亿元。

政策密集发布

氢燃料汽车的快速发展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2022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规划》为氢能产业拟定了三个五年发展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较完整供应链、产业体系,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约5万辆;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为贯彻落实发改委规划目标,全国各地也竞相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布局推动力度,政策明显加码,重点项目接连落地,产业发展日渐活跃的信号清晰释放。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等都在近期发布氢能产业规划文件。

2022年6月20日,上海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

2022年8月11日,北京印发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多项政策文件。加上此前印发的《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北京市对氢能产业的支持政策愈加完善。

政策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或已在眼前。

“氢能有绿色属性、使用便利等方面优势,国家层面将发展氢能技术作为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明确支持氢能源发展。”招银国际证券研究部副总裁白毅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各省市在此大背景下也根据自身产业发展需求,推出相关配套政策,培育本地产业。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时代周报记者强调,氢能是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风电、光伏需求量增大,沙漠、戈壁、荒漠等光照资源较好的地区便逐渐受到风电、光伏基地“青睐”,但另一面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不具备优势,运输问题亟待解决。

与此同时,无论是光伏发电还是风力发电,都难以避免“靠天吃饭”。以光伏发电来说,若遇到阴雨天,发电效果就会相对减弱。解决方式是光伏制氢,其可以用来消化光伏发电的多余电力,将电力转化成氢能源。因此光伏制氢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弃光”题。

“所以,当风电、光伏做得体量很大的时候,氢能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载体。”林伯强说。

车企争相布局

氢能产业迎来发展良机,各车企频频发力氢燃料电池汽车。

白毅阳指出,头部车企为避免产业变革期出现掉队情况,纷纷将强布局氢燃料电池。目前来看,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不仅需要车企,更需要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从2022年开始,比亚迪、特斯拉等汽车巨头相继切入氢能领域。

2022年4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2024年特斯拉将从纯电动切换至氢能领域。4月12日,天眼查App显示,比亚迪申请并获得了一项“储气罐安装座、储氢装置及汽车”专利授权,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

不过,与三大汽车巨头相比,部分国内车企对待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加积极,已有相关产品和技术落地。

工信部366批新车目录显示,吉利商用车集团旗下的远程氢燃料电池牵引卡车上榜。这款远程牌氢燃料电池牵引卡车搭载深圳市氢牛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上汽大通MAXUS研发制造的MIFA 氢已实现100余台的用户交付,成为全球首批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氢能源MPV。

在技术方面,2019年,长城氢能板块以“未势能源”身份开启独立运营。2021年3月,长城汽车举行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称其拥有了国内唯一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并推出“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然而,制氢等行业痛点仍需解决。林伯强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要在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下足功夫。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体量想要大幅增加,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业链下游,还要解决氢从何处来的问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0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2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7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39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5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0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5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