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特斯拉搅起“降价潮”,多车企“无奈”加入,比亚迪部分门店优惠近万元

2023-03-02 02:43270

进入2023年,以价换量成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日前,有消息称,比亚迪开始启动价格调整,部分王朝网的老款车型优惠幅度在1万元以上,热门现款产品也有上千元的优惠。同时,比亚迪的交付周期也较去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短。对此,比亚迪方面表示,公司经营情况稳定,部分地区降价为经销商促销活动,公司目前并没有降价考虑。

经销商处优惠万元

近年来,比亚迪的销量一直处于飙升态势。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更是超过了186万辆,登顶国产品牌销量冠军。不过,由于国补的退出,比亚迪在2023年1月1日起,对王朝网、海洋网以及腾势等旗下新能源品牌车型的指导价进行了上调,幅度在2000—6000元不等。并且,在国内多个新能源品牌都宣布降价销售时,比亚迪依旧没有对价格放宽。那么,此次价格调整是否属实?《华夏时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多地比亚迪的经销商。

“2021款汉EV和秦EV都有一万多的优惠,其余车型也有5000元左右的优惠幅度。”北京一家王朝网销售人员表示,此次降价幅度较大的都是老款车型,新车虽然也有优惠,但幅度不大,主要是为了降低库存量。

记者了解到,除北京外,上海、深圳等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甚至三线城市也有一定的优惠。山东潍坊的比亚迪销售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1月份的时候,整体售价有所上调。但目前我们店内是有优惠的,根据车型的不同,优惠也不同,幅度大概在4000—10000元。”

由此来看,虽然比亚迪官方并没有宣布价格调整,但部分地区的经销商已经开始行动。“即便没有进行官降,但特斯拉的降价行为,也确实会给比亚迪造成一定压力。”汽车分析师林述成表示。

正如林述成所言,特斯拉的不断降价确实给国内的新能源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压力。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新能源车型销量为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其中,比亚迪1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15.13万辆,同比增长62.44%,环比却下降35.67%,未能保持此前连续4个月单月销量超过20万辆的势头。

汽车行业分析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新能源汽车国补于去年年底到期,当时很多车企通过促销政策大幅提高销量,消费需求得到了提前释放,导致今年1月份销量比较惨淡。”

而与比亚迪等车企不同的是,今年1月份,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超6.6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18%,刷新了特斯拉销量增速历史最高成绩。

在张翔看来,特斯拉的降价给比亚迪汉EV等主销车型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如果比亚迪不降价,那很可能会失去部分消费者。

林述成也有同样看法,他指出,比亚迪的产品开始优惠也是一种信号。2023年,比亚迪或许会将稳定市场放在首位。

价格战或加速企业淘汰

除了比亚迪,还有多家车企用降价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压力。包括小鹏、埃安、零跑、哪吒、问界等。有的企业选择直接降低产品售价,有的选择给予消费者金融补贴、保险补贴等暗降措施。

那么,这股降价风会持续下去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以来这波降价潮,主要还是受到特斯拉降价的影响,特斯拉降价后,不少车企为保持产品竞争力、提升销量,不得不随之降价。”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降价潮主要是由特斯拉带起的,而特斯拉之所以能够随意调整售价与其成本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据了解,自2017年起,特斯拉就开始不断降价,然而其营业利润却在持续走高,在2022年达到了16.8%。与此同时,特斯拉还将单车平均售价目标调整到了4.7万美元,约为32.3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特斯拉的单车平均售价为35.6万元。这意味着,特斯拉还有降价的空间。

再来看比亚迪,虽然比亚迪并没有承认外界流传的2023年全年400万辆的销量目标。但根据整体产能来看,2023年,随着比亚迪郑州基地、合肥长丰二期、深汕项目、襄阳项目等陆续投产,比亚迪将拥有10个生产基地,整体规划产能超过400万辆。这意味着,比亚迪很可能会以降价博取销量,实现产能最大化。

张翔表示,价格涨跌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不管是头部品牌,还是北汽、东风岚图这种二三线品牌的产能利用率都不高,降价可能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由此来看,特斯拉和比亚迪在今年的策略大概率会是持续降价。而其他的新能源车企为了获取市场,很有可能会选择跟进。但这样也会付出很大代价,毕竟国内除了比亚迪其他车企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有5.7%,且很多车企都处于“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

林述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补的退出,导致新能源车企的制造成本上涨。在此情况下,一些产品质量较弱的企业如果加入到‘价格战’中,将会加速淘汰。而如果不以价换量,同样也会陷入低销量的泥沼。毫无疑问,会有不少企业在这轮‘价格战’中被淘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0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2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7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39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5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0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5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