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车市,卷到窒息

2023-03-23 06:32530

“价格战,价格战,还是价格战。”

最近一段时间,这可能是弥漫在整个中国车市最震耳欲聋的关键词。至于起因,还要从年初特斯拉那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突然官降聊起。

   

即便这家美国车企深知会遭到老车主大面积的维权,深知会让品牌信任度降至冰点,深知会催生出更多的“等等党”,却依旧把Model 3与Model Y分别拉到了22.99万元与25.99万元的在华历史最低价。

参考2月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成绩单,其还是取得了其想要的结果。尤其是考虑到新能源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以及疫情过后终端消费活力仍处在冗长恢复期,多种因素堆积催生出了愈发繁多“等等党”的存在,特斯拉仍展现出了很强的韧性。

由此转换视角,对于这家美国车企来说,主动掀起“价格战”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割肉让利冲量。但对于更多被迫加入的自主与合资品牌来说,影响却在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毕竟,当中的很多弱势者,并没有足够雄厚的资本去疯狂内卷,相反能做的只剩不断的透支硬抗。也恰恰因为这样,中国车市的惨烈程度正在渐渐变得超乎想象,进而衍生出的淘汰潮,可能比大多人预计的还要来势汹汹。

迫于无奈的“保价战”

“我们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权限收缩和关闭,放弃部分国家市场,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十分微妙的是,上述一段稍显突兀的观点,来自于去年9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发布的一封内部信。其中,重点提到全球经济将面临衰退、消费能力下降,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保证度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而现在,引用到中国车市,无疑显得莫名恰当。“价格战”之下,即便时节上已经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分,但每一位相关从业者感受到的仍是凛冽刺骨的寒冬。

殊不知,就在近日,本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的新势力造车们,再次发起的一场“保价战”,同样引人深思。

    

首当其冲的便是理想,其宣布通过官方渠道定购理想L系列车型(理想L7、理想L8、理想L9),自定购日(含)起90天内,如果所购车型的官方售价发生降价情形,承诺将主动返还差价。

对于此用户价格保护权益,理想也做了情形说明,包含官方售价变化以及理想提供的购车现金减免权益(不含地方政府购车补贴及特殊限牌城市燃油车指标购车政策)。

很快,零跑选择了跟随,官宣3月14日起至3月31日24时止,凡在此期间下定并锁单零跑23款全系车型(23款T03、23款C11、23款C01)及C11增程的用户,自订购日(含)起90天内,如所购车型的官方售价发生降价或加大现金优惠政策,承诺将主动返还差价。

   

而作为旁观者,从中读出更深层次的含义则集中在:面对当下的大环境,不可避免的出现部分消费者担心在入手后,主机厂突然宣布降价,所以“等等党”的群体还在继续扩大。

换言之,购车信心的减弱,才是当下中国车市最大的“顽疾”所在。就某种意义来说,“价格战”打得越凶,持币观望的潜在用户反而越多,车企的新增订单并没有显著提升。

另外,随着恶性循环的愈演愈烈,对应的定价体系也在崩塌。因此,迫于种种无奈,才会出现所谓的“保价战”。

卷到飞起,卷到窒息

“现在就是你降价,不一定卖的出去;但你坚持不降价,就一定卖不出去。”这样一段抱怨,真真切切的来自某品牌员工。言语间,能够听出他的迷惘与不知所措。

    

以点辐射到面,或许这也能够反映出目前大多中国车市参与者的真实心境:卷,卷到飞起。

由此再度转化视角,就在上周,比亚迪正式发布了冠军版汉EV、唐DM-i。而在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售价方面,前者建议零售价为20.98-29.98万元,后者建议零售价为20.98-23.38万元,并且4月30日前下定还能叠加1万元优惠。

毫无疑问,上述操作又是一次“掀桌子”的决定,彻底将B级轿车与中型SUV的格局重塑,即便冒着“背刺”诸多老车主的风险。

再上一次,则是比亚迪把冠军版秦PLUS DM-i的售价拉低到了9.98万元。至于目的非常直接明了,一方面利用插混技术路线弯道超车,彻底改写被丰田拉罗拉、日产轩逸、大众朗逸等“守擂者”所长期霸占A级家轿市场的格局,另一方面为自己冲击年销400万辆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可以说,今年比亚迪的打法,完全可以视为“舍弃一定利润,全力收割订单”。而这样的方式无疑杀了所有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一个措手不及。

更直白来讲,就像本段标题所言,除特斯拉之外,中国车市恰恰因为有了它的存在,同样正在卷到窒息。

写到这里,文章临近尾声,最后想要讨论的一个问题:究竟怎样评价即将过去的一季度?“价格战”导致生存环境的恶化与终端竞争的加剧,究竟对于是好是坏?

平心而论,站在不同的角度,答案必然存在巨大差异。相比之下,就我个人更想说:“有些东西既然已经无法逆转,那么身处其中能做的只剩拼命挣扎,不过千万不要让劣币逐良币的事情发生太多。”

总之,2023年的中国车市,注定血雨腥风,有些人注定将要告别……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0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1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7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39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5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0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4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