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绿氨:绿氢2.0,能源巨头新宠

2023-03-24 06:03450

3月14-20日,六天内有三个氢能大项目接连敲定,投资累计超222亿元。分别是国富氢能参投的36亿绿氢项目落地内蒙古;亿华通81.46亿制氢项目开建;中能建氢能源签署105亿绿氢项目。

氢能产业加速发展,带动另一处于种子阶段的产业——绿氨(由绿氢+氮气制得)产业蓬勃兴起。

在氢能爆发式增长之前,氨的身影总与化肥重合在一起。但现在,氨的更多功能被开发出来:氨是无碳燃料;氨与氢可以互相转化;而绿氨×绿氢,还可大幅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真正实现绿色低碳。绿氨联动绿氢,可使每公斤氢气利润率接近50%,经济效益很明显。

▲当采用可再生能源制绿氨+氨运输体系+分布式氨裂解制氢时,终端用氢成本优势巨大,按绿电价格0.1元/kWh计算,合成氨、运输、再还原成氢气供应给氢燃料汽车等用户侧,每公斤氢气成本为18.13元,有16元利润空间
  

氨×氢:能源巨头投资新宠

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推动了国际能源产业进一步重视绿氨的潜力。

2021年,全球最大氨生产商挪威Yara国际公司与挪威可再生能源巨头Statkraft以及可再生能源投资公司AkerHorizons宣布要在挪威建立欧洲第一个大规模的绿色氨项目;

2022年,埃克森美孚与3家绿色能源科技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其位于挪威斯拉根的港口设施启动绿氨和绿氢生产项目研究,将斯拉根港打造为绿氨和绿氢生产销售枢纽;

2022年,日本三菱公司正考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氨气生产设施之一,还考虑与壳牌在加拿大合作一个氨生产项目;

2022年,德国能源巨头尤尼珀公司和意昂集团宣布,均与加拿大恒风公司合作,确定未来将每年从加拿大进口100万吨绿氨,加拿大恒风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的绿氨绿氢项目预计2025年初投产。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开始大举流入绿色氨氢项目。氨氢互相依托,正吸引能源巨头们涌入一股绿电、绿氢、绿氨浪潮,全球或将迈入"绿氨=绿氢2.0" 时代。

氨×氢:中国寻技术突破

中国对氨能源研究起步较晚,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氨燃烧慢、合成氨耗能巨大等问题。但中国作为氨最大生产消费国,在氢氨联动方面正在积极发力,力争在国际产业创新前沿占据一席之地。

2021年,福州大学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了新型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探索了以氨为氢能载体的颠覆传统高压储氢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由宁夏区内外氨氢产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宁夏氨氢产业联盟;

2022年,国家能源局提出,积极探索绿氢、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径

企业还密集投身于氨氢联动的项目建设,在实践中谋求技术突破,截至今年2月,中国规划的绿氨项目已接近50个,其中有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国能建等国家队的身影,也有中国天楹、远景科技集团等民企加入。

氨×氢:成国家战略

而中国的邻国日本和韩国在氨与氢的应用方面,则已发布重磅计划。

例如,2021年,日本发布了其第六版能源战略计划,提出到2030年利用氢和氨所生产出的电能将占日本能源消耗的1%;同年,韩国宣布成立氢氨发电示范促进领导小组,将2022年作为氢氨发电元年,力求打造氢气和氨气发电全球第一大国。

日韩通过氨氢联动扩大利用清洁能源的野心,侧面反映出该产业备受追捧的现状。

氨:氢的最强辅助

氢能发展如火如荼,而对于氢气的运输环节,不同国家有不同设想或规划。例如,近期欧盟沙特均拟投巨资发展氢能。南欧和北欧之间第一条绿色氢走廊已开建,探索通过管道线和主要海底电缆运输氢能;沙特谋求向世界出口氢能,对运输氢气尚未有明确规划。

对此,中国则制定出氨氢体系来进行氢气运输。即以液氨的形式运输氢,再采用分布式氨裂解制氢,还原出氢气,最终将氢气按点供应给用户端。如此一来,液氨较低的运输费用+较低的终端用氢成本+逐渐降低是氨制氢成本,能让更便宜的氢气流入市场,加快氢能商业化进程。

鉴于经济性明显,不少企业在发展氢能的同时选择以氨做辅助。例如,吉电股份大手笔投资60亿,建设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绿氨消纳绿氢”模式,应对氢能产业输运瓶颈,且规划了合成氨负荷与新能源发电智慧协同,实现能源灵活消纳。

除了作为运输氢气的载体,氨也可直接作为燃料,具备易于储运、零碳排放、热效率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氢能利用的一种重要氢基燃料。

从去年年底以来,中国将氨作为燃料的项目明显增多,用作发电、供热的项目较多且规模相对较大。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中国首款氨燃料动力运输船获国际认证;

由皖能集团和合肥能源研究院合作研制的纯氨燃烧器已达到了8.3MW,为300MW火电机组一次性点火成功并稳定运行2个多小时;

福大紫金氢能的3kW氨制氢燃料电池,氨制氢加氢站目前在推进过程中。

同时,宁夏、佛山和福州等地区集中成立了相关的工作专班、联盟等专业机构。在中国,目前主要以煤制氨,所得为灰氨。绿氨正持续增长,价格则有望随绿氢价格下降而下降。

在国际上,由于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导致化石燃料价格飙升,国外暂时出现绿氢的价格比灰氢价格低现象。

▲自2021年11月1日以来,美国每生产1公吨的绿色氨,比生产等量灰氨节省超过0.5万美元
 

氨氢联动可打破化工与电力行业的壁垒,实现电-氢-氨化产业有效联通。绿氢×绿氨的组合模式正蓬勃兴起,同时也被机构看好,世界顶级的会计专业服务机构毕马威在去年12月发布《绿氨行业概览与展望》称,2021年全球绿氨市场规模约为3600万美元,2030年预计将达到54.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4.8%。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0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1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7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39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5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0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4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