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互联网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为帮助实体经济更稳定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全面降准

2021-12-09 09:514530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其关于在2021年12月15日将各金融机构(已实行5%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的决定。此次全面降准是今年的第二次,长期释放1.2万亿元左右。


中央银行相关人士说,降准是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不变。就资金面而言,12月15日将有9500亿MLF(中期借贷工具)到期,通过降准对冲,可以维持流动性平衡;还有部分资金被用来补充长期资金,以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之根是实体经济,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其天职,也是金融立业之本。在这一年里,我国坚持执行正常的货币政策,综合研判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及主要经济体可能的货币政策调整,并积极作出前瞻性安排。增加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救助和救助,将两个直通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到年底,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奋发作为……政策正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领域。

实体经济

我们的货币政策以服务国内经济为主,对国内经济状况进行预调整。这时降准,既注意力度又抓住节奏,既有空间又有必要。近几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虽然有所调整,但仍然处于国际高位,有一定的降准空间。在此次降息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准备金率达到了8.4%。11月,中国制造业PMI重新回到扩张区间,表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复苏基础仍不牢固,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为加强跨周期调整,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本次下调。第一,RRR降息能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能力;RRR降息实施后,金融机构每年可减少150亿元,并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利,不断减少社会融资成本。继中央银行宣布全面降息后,12月7日,央行下调了农业支持小额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指导中小银行降低了农业、农村、农民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并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滴灌效应和直接效应。


国民经济兴旺,财政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学是肌体,财政是血脉,二者共存。怎样使金融服务于经济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考验着各国治理智慧。


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坚持自我主导,寻求改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实施洪水灌溉,考虑内外平衡,在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准确的滴灌,引导资金增加中小企业,增加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为优质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直播行业变天?淘呗直播领航微信直播带活实体经济
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横空出世,继而成为千万商家线上运营的“利器”。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更迭发展和人们购物渠道的多元转变,以淘

0评论2020-06-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