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李冯将准时出现在中国西部的一个通航机场,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狂风暴雨。“基本上没有休息日”。
李冯大学学的是飞机设计,有十几年的军用和民用飞机研发经验,现在是一家大型无人机公司的副总裁。2018年底,他和他的团队前往四川、陕西等西部省份,筹备通航机场无人机物流适航工作。
自从投身物流行业,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通航机场,和起飞重量近4吨的飞机打交道。尤其是在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山路崎岖,沟壑纵横,高速公路网不发达,无人机物流被寄予厚望。
随着电商下沉,农产品上行,为了打通物流的毛细血管,一场“扩张备战”正在升级加码。除了多年来不断扩张的“地面部队”,巨头们的野心正悄然转向“空天部队”,尤其是无人机等“特种部队”的部署。
据亿邦动力调查,无人机已进入核酸检测样本、血浆、药品、松茸、海鲜等品类的物流运输,试运营和常态化飞行正在开花结果。随着对细分市场的探索,无人机物流势必会迎来一场激战,刺刀迟早会大行其道。
01
巨人的进攻与区域物流无人机元年
2017年10月30日,顺丰货运无人机AT200在陕西渭南蒲城付娜机场进行了首次公开飞行。
在浦城机场,在一片远离人群的平地上,AT200被智能操控,快速启动,滑行,冲刺,然后进入云海,只能听到回声。AT200的原型是新西兰的“Air Lux”P750。无人化改造后,性能相当稳定。
首飞当天,顺丰董事长王卫出现在现场。标志性的大背头,配上黄色的裤子和浅色的上衣,看起来很精神。近年来,大量无人机公司相继成立,应用场景从航拍扩展到物流。王伟显然已经闻到了苗头。
SF AT200首飞,在无人机圈爆炸。此后,大量无人机公司进入这一领域,甚至一些专注于植保的无人机公司也涉足物流。
拓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张宇,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工程系,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后来在软银赛峰做了五年的投资人。
2015年,张宇参与成立了拓攻机器人。他认为,物流是中国最大的行业之一,如果有更好的工具,就会有更好的物流产品,可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16.7万亿元,占GDP的14.6%,约为发达国家的两倍。
2019年初,拓跋旗下支线物流无人机星星650完成首飞,有效载荷0.25吨。支线物流无人机,航程1000公里以内,载货量1-5吨,是目前我国航空物流的短板。支线物流无人机也可以算是航空物流运输中的“大飞机”。除了星星650,还包括顺丰的洪飞98和AT200,以及JD.COM的景洪。
去年,拓工陈星650已飞行数百架次,并在内蒙古、陕西等地投入商业试运营。"可以肯定的是,它比可航行的飞机便宜一半以上."告诉张宇亿邦动力,无人机物流是三大业务线之一。
一个月前,拓工刚刚完成B+轮1亿元融资。同时,拓工还与顺丰旗下的蜂鸟航空达成合作,共同拓展区域物流。根据合作协议,拓工将向对方提供20架大型货运无人机,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
这几年顺丰在无人机物流的地盘越来越大,主要包括支线无人机和末端配送无人机。配送无人机也叫“小飞机”,主要是多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载重5到10公斤不等。
目前顺丰的支线无人机有AT200、拓工之星650、最大载重1.5吨的洪飞-98;以及终端配送无人机,包括方舟、魔鬼鱼等。
1月25日,蜂鸟科技获得区域物流无人机试运行许可和营业执照,成为国内首家开展特定场景下吨位载荷、长航时区域物流无人机商业试运行的企业。据此,不少观察人士认为,2022年是中国区域物流无人机的商业运营元年。
相比支线物流的“慢节奏”,末端物流配送的进步相对较快。物流因为直接接触消费者,可以积累数据,建立用户服务的入口,这通常是电商相互竞争的关键。
2017年,美团启动了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号称要打造3公里15分钟的标准配送服务。最新报告显示,美团已在深圳8个小区、1个商圈进行无人机配送,完成近3.5万单的配送。
此外,去年夏天,美团在上海金山落地了国内首个低空物流运营中心。无人机业务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先在咖啡店、生鲜店等场景应用,平均提升一倍配送时间。
在巨头的竞争中,无人机物流似乎越来越热,替代运输能力开始多元化。除了平台和大厂,一些零售企业和无人机公司也在探索。
2018年6月8日,广州,亿航智能在永辉旗下超级物种漫广场店试点。据媒体报道,用户搜索超级物种漫广场店,用小程序下单,15分钟内就有保障。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告诉亿邦动力,最早能进入无人机物流领域的是平台和物流企业,如顺丰、JD.COM、美团、中通、菜鸟等,其次是无人机运输服务企业。随着这些企业的进入,无人物流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02
核酸样本、血液、松茸、海鲜......
无人机物流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新昌,浙江绍兴的一个县,距离杭州约110公里,也是中国轴承之乡。新昌也是典型的山区县,这里有“八山半水半田”的说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国各地核酸检测需求激增。2月,一架负责医疗配送的无人机落户浙江新昌县人民医院。在新昌,无人机配送可以快速将核酸检测样本送到实验室。
为新昌县人民医院提供无人机的讯飞,2015年在杭州成立。它的创始团队很多都毕业于北航。在疫情爆发前两个多月,2019年10月,这家公司获得了全球首张城市物流运营牌照“牌照”。目前主要业务是to B和to G项目,运输应急物资、药品和常规电商中小件。
当初,迅易的商业化方向是多样的,主要做各种即时配送,比如给星巴克、肯德基送餐,给中国邮政做终端配送,用无人机给偏远山村送报刊,还有一些医疗急救。现在,快蚁主要应用于医疗场景。
新昌的配送让讯飞意识到了无人机配送在医疗领域的潜在市场。此后,这家公司深入其中,拓展了第三方检测机构与医学界的合作。
疫情期间,人们可以在社区诊所做核酸检测,检测样本可以用无人机运送,可以缩短运送时间,便于下一步尽快判断。
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一部分人留在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不去大医院完成核酸检测。物流可以7*24小时服务,最多一天可以运送2000多个核酸样本。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迅易的业务已经覆盖浙江、江苏、陕西、广东等地。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更多的业务包括医疗机构的常规检查和血液运输。随着订单的增加,讯飞更加坚定了对医疗场景的信心。
除了医疗场景,讯飞还在浙江湖州和四川达州探索使用无人机送餐。目前,快蚁在这两个城市设立了四个站点,每个站点半径10公里。比如在湖州,无人机送餐服务主要面向学校,一天30单左右。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快蚁的商业化目前还在相对较小的规模上,但公司整体是盈利的。目前,迅易接的大部分订单来自医院、学校和血液中心。
目前除了讯飞,更多的公司在探索无人机在特定场景的应用,试运营和常态化飞行正在遍地开花。
例如,据《四川农村日报》报道,顺丰在四川雅江县投入100多套松茸,时效提高了4倍,市场价提高了10%。
去年夏天,在浙江舟山,一架无人机,如一只大白鸟,满载着梭子蟹、大黄鱼等舟山海鲜,一个小时就能从舟山飞到上海。这些海鲜2小时就能送到上海人的餐桌上。这次试飞背后的无人机公司是凤飞航空,已经在云南和西藏试飞成功。
据媒体报道,如果按照20公斤的载重计算,运输成本在60-80元之间。如果使用另一架无人机V400信天翁,单次载重可以达到100kg,飞行成本会更低。
如果用车辆运输,可以一次多运,成本较低,但如果交通不便,可能会耽误一个小时,甚至一天。“这一天的时间,或者说几个小时的价值,在医学领域有多珍贵,不言而喻,很可能起到救命的作用。”丰航高级副总裁告诉亿邦动力,“这不是几百、几千块钱的运费可以衡量和比较的。”
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普及和覆盖。只要有好的场景,慢的使用,真正的价值,相应的应用自然会发展起来。“电动汽车首先必须是概念验证,然后是小规模试点、小规模示范,然后是大规模商用。”谢佳说,“每个阶段都需要时间。”
03
经过停业、转制、破产,
物流是否成为巨头游戏?
2018年11月,广东珠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随处可见物流无人机的身影,肥瘦相间,一排接一排,占据C位。
多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直升机、有人机改装无人机、重载预研模型...此外,动力系统也非常齐全,包括电动、油动、油电混合和氢能.........................................................................................
然而这些年来,很多无人机公司越来越“低调”。近日,亿邦动力联系了多家之前对物流“热情”的企业,但被告知虽然物流仍是一个可能的选项,但公司目前的重点并不在物流上。
从高光时刻到从神坛跌落的时刻,无人机行业经历了大刀阔斧的停摆、转型、破产。
东北一家大型油动无人机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告诉亿邦动力,之前和一家头部电商合作,已经交付了几架无人机,每架都有价值百万元的配套设备。但在具体合作中,载重50kg的油动无人机来回起降40km,对方要求成本控制在200元以下。
“对我们大机器来说太难了。”副总经理说合作搁浅了,他们得另谋出路。
某行业头部级企业和某无人机巨头曾表示要联合研发物流无人机。几年前,日本一家科技公司与深圳两家公司达成无人机物流合作意向。亿邦动力联系了上述两家公司,均表示项目未开展,合作无进展。
物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行业。很多上市物流公司营收数十亿,但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净利润水平普遍较低。近两年,电商快递价格战不断,快递单价甚至突破1元。
亿航智能首席战略官许表示,物流行业也是一个利润非常薄的行业,需要一定规模的生产。如果没有大的成交量支撑,很难坚持住。
很多业内人士都认可,目前无人机物流还没有成功的先例。除了一些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场景,无人机物流很难在边际上取代有人物流。
许表示,无人机公司不适合做直接参与者,不适合与物流公司争夺客户,也不适合实际操作物流。相反,他们应该是一个推动者,为物流和平台公司提供设备和解决方案,帮助他们降低成本。
许认为,无人机行业的两大壁垒是技术和规模。就技术而言,谁能掌握低空物流的痛点,比如长途运输、载重问题、起降问题,谁就能赢。至于尺度,他认为谁有尺度,谁就能碾压对手。
如果所有的快递公司都有无人机技术,这个行业的前景就没有当初想的那么诱人了。考虑到目前物流快递公司的状态,尤其是利润低,受平台制约,恐怕很难有人腾出手来探索无人机技术。
相反,平台企业有订单、有资本实力、有动力推进无人机物流是有可能的。2015年,毛从辞职,回到中国开始无人机生意。2018年,毛一年带着团队加入了清华同学王兴创办的美团。现在是美团副总裁,无人机业务负责人。
去年,毛一年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5-10年,无人机配送可以规模化。如果这真的是一个潜在的趋势,那么未来5-10年,平台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届时,现在集结的“空天部队”必将迎来一场恶战,刺刀迟早会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