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宝或者地图 APP,你每天骑单车/乘地铁换来的“绿色能量”,未来将可能成为货真价实的财产和货币——当你拥有“个人碳账户”之后。
7月1日起,上海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正式施行。法规里提到:上海将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鼓励碳普惠减排量进入上海碳交易市场。
“碳普惠”是一种减碳权益,简单来说,是来自个人的减排量,市场会为个人少开车、少用电节能等减碳行为给予激励。
不只是上海,如今“个人碳账户”正在全国遍地开花。
6月,深圳供电局和深圳排放交易所联合推出了名为“碳普惠”的小程序。以后,市民们每个月交电费时,就可以自己家减碳了多少,以减碳量换取积分。
更重要的是这一条:预计到明年,“碳普惠”小程序积分可以接入深圳碳交易市场中,供高耗能社会团体或企业购买,居民可自由兑换礼品卡、地铁出行卡等权益。这意味着个人减排量正在走向资产属性。
国内双碳战略颁布不过一年多时间,开始减碳也是先抓电力、石油这类高耗能企业,对个人减排还没有明确要求。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市场里,也是先让较高排放的企业进行碳交易,还没允许大众买卖个人减排量。
但这无损各地对“个人碳账户”的热情,新交易品类的探索已经开始。很多省市都出台政策文件,鼓励“碳普惠”这类创新金融形式。不过,要让个人碳账户能真正赚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从公益到交易,不再是游戏
“个人碳账户”的概念很早就在环保公益活动中出现,发起者通常是公益组织和大企业。
2010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就掀起了一股民间环保热潮,不少环保网站推出“碳排放计算器”,用户输入日常衣食住行的数据,大概计算出自己的碳足迹。但这些活动只能靠环保观念吸引用户,没有激励,很难让用户持续使用。
这个概念的大范围普及绕不开蚂蚁森林——每天通过出行、绿色消费等支付行为,用户可以获取绿色能量,用来种树或是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用户也能在自己账户里看到减碳量。
但“个人碳账户”的名称看起来很有金融属性,也曾招致过争议。2021年,蚂蚁森林专门澄清自己是公益游戏,“绿色能量”是根据低碳行为设计出来的虚拟积分,不能参与碳交易。
而让“个人减排”从公益走向交易,很大程度受去年碳市场启动的影响。
中国的“双碳”战略,是指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做到碳中和。比起欧美国家有50-60年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我国时间非常紧张。现在,国内能源结构里煤炭还是占大头,一下扭转能源结构并不可能。碳市场就是重要的市场机制,承载着加速减碳进程的希望。
这样的背景下,碳市场很快启动。大众注意到“碳”作为资产的交易价值,是因为市场开始有层出不穷的“卖碳致富”新闻——比如2020年,特斯拉靠卖碳积分就收入了15.8亿美元。
作为虚拟资产,真正要让个人减排量成为可交易资产,核心是要通过碳市场认证。
全国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九个地区建立了碳交易试点交易所,市场中交易的对象分为两种。一是碳排放配额,这部分只有纳入控排体系的高耗能企业才有,由政府分配给企业;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任何企业都可以自愿参与。只要有符合规定的项目,如光伏、林业碳汇等,企业通过进行认证,就可以让项目里产生的减碳量成为CCER,然后参与交易。
如今所说的“个人碳账户”里的减排量,以后只能指望通过CCER参与交易。但CCER机制从2017年暂停后,到如今还没有恢复运行,重启时间也不确定。
所以,现在国内各地做碳普惠,都是以区域开始试点。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套碳积分机制,就像一个个泡泡,个人减排量只在泡泡内流动。
企业减碳很大程度来自政策监管压力,以后要调度起个体的减碳动力,主要还是看激励多少。
在碳普惠上做得最早的是广东。广东早在2019年就上线了首个城市碳普惠平台,如今有20多种生活场景减碳量得到认证。市民经计算获得的碳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礼品。而上海7月1日要施行的绿色金融法规,就提到有碳积分的企业或个人,能获得更优惠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离赚钱差很远,但要抢占先机
个人碳账点探索刚刚开始,离真正能“卖碳赚钱”还差很远。但这件事的战略意义更为重要,各地的积极性不是空穴来风。
国内的减排计划里,个人减排肯定不是第一位。据BCG测算,国内能源和工业的碳排放就占全部碳排放的80%,在我国,这两大行业都被归在生产端排放里。减碳也是先从这里开始——也就是让这些企业承担硬性减碳指标。
但这本质上是个供需问题,单让生产端减碳并不现实。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还会继续增加。中国科学院报告显示,国内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往往到60%-70%。
终端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上游的生产端自然生产就少了,减碳才可能持续。各地政府背上减碳指标后,也需要以这种方式倒逼生产端减碳。在这个维度上,鼓励建立个人碳账户是必要的。
在做个人碳账户这件事上,中国比起国外会更有优势,也不难理解为何各地如此有动力。
互联网业态成熟是重要原因——类似蚂蚁森林这样的游戏,很好地让用户接受用互联网产品来统计自己的减排量。但国外,几乎没有平台型公司做类似的事情,受限于更为严格的隐私要求,他们未来也很难做这样的尝试。
而一旦个人碳账户能够从换权益到卖碳赚钱,无疑会催生巨大的市场。在尚未有全国统一的个人碳账户政策前,各地抓紧开展试点,也是在抢占未来市场的话语权。
地方已经出现了创新实践。以往,一家企业可以为自己多出来的减排量申请认证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然后作为一种资产,在碳市场里进行交易,卖给需要的企业。但现在,有地方已经尝试在让个人减排量成为资产。
一位碳排放专家对36碳表示:“地方创新远快于政策制定速度。广东就在CCER基础上,推出针对个人减排的‘PHCER’(省级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这是非常中国特色的产品。”
个人碳账户会作为企业加强用户粘性的工具,企业也乐于投入,以后若真能接入碳市场交易,企业相当于多一块新业务。腾讯去年年底就推出了“低碳星球”,用户通过出行减碳能够获得能量,建造自己的星球。而今年开始,包括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许多金融机构也推出了个人碳账户,和消费者的银行账户会有权益上的联动。
不过,各地个人碳账户看似繁荣,但现在的尝试还是比较稚嫩,未来面对的难题有很多。
基准线设定就是很大的挑战——也就是各个场景到底按照什么基准来进行对比,才能得出减排量。
一位参与过各地基准线制定的专家对36碳表示,最近深圳推出的居民用电方法学还是有待改进的,方法学设定的基准线是每人日均排放量。“那么不用电就可以拿到最大减排量了,但这并不符合碳市场中的通行做法。”她表示。
而个人碳排放来源繁多,比如消费就涉及商家、物流等,碳足迹很长,精确测量几乎不可能。现在各地一般都会简化场景数量,比如只核算出行、用电等相对标准化的场景。
市场也在等待碳价上涨。一个人每年能够减下来一吨碳,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但如今2022年全国碳市场平均碳价为每吨49元,和欧盟高达100欧元的碳价有很大差距。如果碳价能够上涨到一定程度,个人减排量受到的关注也会更多。
最终,要想将各地的“碳孤岛”打通成全国统一市场,除了基准线外,还要考虑到个人隐私、各地标准互认、高昂监管成本等问题,过程是漫长的。
小小的个人碳账户背后,参与者都各怀心思,但大家都在往相同的方向走去:对政府而言,他们要完成即将到来的地方减碳目标,调动公众减碳,也是从消费端倒逼生产端减碳;对企业,先机要占住——这是建立良好社会印象,甚至成为未来业务的重要入口;对个人,这是对碳市场最直观的感知,若卖碳真能赚钱,改变生活方式也有更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