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8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公共论坛演讲中宣布了北约首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北约计划到2030年实现减少40%的碳排放量的目标,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6月28日报道,斯托尔滕贝格当日承认制裁俄罗斯无疑对能源价格存在影响,各国为此付出了代价,欧盟各国正设法摆脱对俄罗斯进口能源的依赖。他坦言达成碳中和目标并不简单,但仍然“可以实现”。
虽然军事排碳“大户”北约公布其首个减排目标,承诺将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视为“时代的决定性挑战”,但在俄乌冲突后多国军费开支上升、军事排放数据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北约的减排目标被指只是“空洞的承诺”。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当下“决定性”挑战
北约领导人本周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提出新的“战略概念”,其中气候变化被列为“我们时代的决定性挑战”。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对北约来说,这意味着三件事——增进理解、调整联盟、减少排放。”
斯托尔滕贝格另外补充道:“我们不能损害北约的军事效能,北约需要通过可靠的威慑和防御来维护和平,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维护和平,也就无法应对气候变化。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减少排放。”
斯托尔滕贝格称,气候危机已深刻影响北约部队的行动环境,如在伊拉克执行训练任务时的极端高温、威胁到海军基地的海平面上升以及使机场瘫痪的飓风等,而“这一清单还有很长”。为此,北约必须进行调整,以确保盟国成员“在日益恶劣的环境中保持有生力量”。
同时,为实现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摆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及“气候友好型合成燃料和更高能效的解决方案”倾斜将成为北约的关键任务。
“俄罗斯利用能源作为威胁的方式突出表明,我们需要迅速摆脱对其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与此同时,我们决不能以一种依赖替代另一种依赖。因此,我们必须使能源来源和供应商多样化。”斯托尔滕贝格补充说。
北约还制定了首个衡量该联盟民用及军用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斯托尔滕贝格介绍说:“这一方法规定了要计算什么以及如何计算,并将提供给所有盟国以帮助其减少自身军事排放。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能被测量的东西才能被削减。”
北约承诺被指“空洞”“虚伪”
据CNBC报道,英国“全球责任科学家”组织(Scientists for Global Responsibility)的研究显示,军队和提供相关设备的行业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6%之多。然而,环境议题中一直以来存在“军事活动例外论”的影子。军事活动通常被排除在碳排放清单及目标之外,各国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排放数据往往不是没有就是不完整。
在此次公布减排目标前,北约早在2021年6月便同意“大幅减少”军事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并“评估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性”。而在今年6月,受俄乌冲突影响,北约宣布将其快速反应部队增加至30万以上,作为该联盟“自冷战以来集体防御及威慑最大规模全面改革”的一部分。据预测,为应对俄乌冲突而进行的大规模军事建设将需要北约成员国进一步投入资金。
“全球责任科学家”组织执行董事帕金森(Stuart Parkinso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升级后,所有现有计划均被“抛在脑后”。“我们已经看到多国宣布增加军事开支,而此前已在不断走高的军事排放也将随之进一步增加。从根本上说,他们已经走向了错误的方向,且仍将走向更加错误的方向。”
帕金森同时指出,军队可以通过提高军事基地能源效率、安装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置、将部分军用车辆转向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取得应对气候问题上的一些“简单胜利”,但更为重要的是减少军事对抗,并称当前亟须通过军备控制协议对核武器、自主武器等破坏性强的装备进行限制。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高级讲师奈马克(Ben Neimark)则直言称北约此次承诺“空洞”且“虚伪”。他说:“这是一个空洞的承诺。尽管北约谈论这个问题令人鼓舞,但实际上却略显虚伪。这就好比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污染制造者表示要依规实现碳中和,却不提供其承诺所依据的数据以及基于数据所制定的有意义的削减量。”
事实上,由于当前普遍缺乏军事活动碳排放量的可靠数据,在北约马德里峰会前就有专家指出,北约如希望提升其气候计划可信度,一个全面的、可公开的排放数据计算方法必不可少。
英国“冲突与环境观察站”(Conflict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研究及政策主任威尔(Doug Weir)认为,如希望确定有意义的减排量,北约碳排放量计算的全面性及透明度是关键。而当前“讨论军事部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还为时过早”,仍需要军队付出长期努力。
全球气候变化军事顾问委员会(Global Military Advisory Council on Climate Change)秘书长谢伊(Jamie Shea)也表示:“非政府组织希望这将是一个公开的方案。如此一来,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以及排放量是否向好发展就不仅由北约自身评价,也可由气候科学界进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