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汽车销量的回暖,让汽车销售员米非(化名)感受到了希望。
2022年初,米非刚刚进入汽车销售这个行业。这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某日系品牌4S店做销售顾问。不幸的是,刚工作不久,米非就赶上了新冠疫情席卷北京。
“说不恐慌是不可能的,刚毕业手里也没有多余的存款,疫情来了店里基本上也没有客流量。”米非说,当时和她一样恐慌的销售还有很多,大家只能相互鼓励坚持下去。“好在疫情已经趋于稳定,现在看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日子总算是有所好转。”
米非只是疫情时期经销商的一个缩影,从受疫情影响使得销量直线下滑,到趋于稳定市场回暖,不少4S店的销售对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的变化都有着自己的感触。
市场快速回暖,部分品牌供不应求
若以3月份汽车销量下滑为节点来看,疫情对汽车行业所造成的影响还是相对有限的。春节后的一段时间原本就属于车市淡季,历年销量均处于低谷。而今年与往年不同的一点是,以往被称为淡季的7月反而呈现出一片火热。根据乘联会预计,今年7月份,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在177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7.8%。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预计达45万辆,同比增长102.5%。
“前几个月逛的人都不多,费尽口舌一天都卖不出去一辆。现在疫情好些了,再加上促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进门的客户也就多了。”谈到从业以来的变化,米非对记者说道:“现在来看车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已经有目的的,也不会聊太多,问了提车时间和优惠价格,就差不多了。”
北京一家广汽丰田的销售人员对记者说道,今年给他的感觉就是,从无人来买到无车可卖的转变。目前,店内销售的爆款车型汉兰达提车需2个月左右,且没有任何优惠,凯美瑞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提车时间。
得益于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推动,燃油车市场回暖速度喜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6月作为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的首个月份,全国共减征车购税71亿元,减征车辆109.7万辆。而除了广汽丰田外,记者在走访终端市场时发现,宝马、奔驰、奥迪等高端品牌4S店人流量较多,且车辆库存充足。在北京一家奥迪4S店,销售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店内大部分车型都有现货,并且优惠力度也很大,同时消费者的购买力比较强,中高配车型更加畅销。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豪华品牌零售31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74%。在京沪等豪华车主销区域防疫形势向好的态势下,高端品牌车型销量有明显改善。
除燃油车销量向好外,新能源车的销量也在飙升,热门车型均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店内的车型大部分都没有现货,提车都要等几个月才行。”记者来到比亚迪商超店时,销售人员说道。目前订购汉EV车型的消费者较多,需要等待3个月左右的时间,元PLUS时间更久一些,需要4个月左右。
为了验证比亚迪的火爆程度,记者随后拨打了山东、浙江、河南等地比亚迪4S店的销售热线,得到的答复均是现在店内只接受下订,没有现货。购车者的热捧,也让比亚迪销量一路走高。数据显示,6月份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134036辆,同比增长224.02%。而根据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6月初在股东大会上透露,目前比亚迪在手订单超过50万辆,且积压的订单数量正在逐月增加,交付周期需要5个月到6个月之久。
“比亚迪真的太厉害了,新闻说累计未交付订单都已经到70万辆了,按照月交付最高15万辆来计算也需要5个月才能完成。从这点来看,订车稍晚一点的话,前面可能就会多出几千个订单。”正在交付订金的孙先生对记者说道。
应对市场需求,车企保障生产
虽然汽车市场迅速回暖,但仍然不能忽视当前已经存在和可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稳定供应链方面。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20年下半年以来,车规级芯片开始供求紧张,采购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多方面寻找资源,但仍不能满足生产计划需求。目前企业正在加快汽车生产供给节奏,但部分芯片短缺和错配的风险依然存在。另外,自2022年2月以来,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产业链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被迫上调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车企和消费端都承受了很大消化成本的压力,也必然会导致产品结构的调整。”
为应对销量激增而导致产能不足的问题,目前比亚迪正在加速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据了解,比亚迪目前共有8家工厂(含在建),包括深圳、西安、长沙工厂,以及常州、合肥、郑州、抚州、济南五个全新的工厂,其中最晚投产时间在2023年三季度。此外,比亚迪还在今年与襄阳、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建设共计拥有60万辆产能的两个工厂。这意味着,在工厂全部投产后,比亚迪的产能将达到405万辆。
一汽丰田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为了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供应链方面的挑战,一汽丰田在采购层面以‘高质、优价、可靠、及时供给’为目标,全力消除风险,最大化确保资源供应;在生产层面,一汽丰田切实落实并持续强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环境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前谋划产能匹配,灵活调整生产安排,持续高效率生产运营,以实现生产最大化。”
可以看出,除了捐款、捐物,疫情期间,车企也在全面发力,助力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即便如此,市场压力依旧不小,消费者的收入还没有恢复,消费水平也没有达到疫情之前。
当然,疫情所带来的影响,终究只是相对短期的市场行为,不会影响或限制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势。而对于千千万万个像米非这样的基层汽车销售工作者来说,只要中国汽车行业在日渐壮大,她们的希望和未来就不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