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电动车发生的火灾事故大概有3000余起,根据我们接近800万辆的新能源保有量,它的着火概率大概在万分之三左右,从这方面来讲是要比燃油车略高一些。”
7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的一段演讲,引起了广泛关注。
正逢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大规模替代的关键节点。这一数据无疑搅动了诸多敏感的神经。
那么,新能源汽车起火是不是多了?
我历年来一直关注新能源汽车火灾统计,比较权威且节点性的数据就这两个年份:
和之前年份比,新能源汽车火灾绝对数量增多了,但火灾概率是否增加,有待商榷。
和燃油车比,在中国,在目前阶段,恐怕要承认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更高的事实。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十余年,安全警钟也数次敲响,补贴政策也不再强调能量密度,主管部门更加关注安全和品质,技术成熟度也大幅提升,参与企业也更有实力,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新能源汽车起火为什么还是在增长?
如果回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程,对比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发展阶段,起火多,可能是正常的。当然,也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不能以节能减排和国家战略方向为借口,就放松安全标准。
火灾概率提升了?!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来,起火事件就最为引人关注。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权威部门持续发布完整的起火数据。
如果简单对比2019年和2021年,新能源汽车起火不仅次数增加了5倍多,而且起火概率也增加了1.6倍。
新能源汽车火灾增多,就绝对数量而言,是正常的。
从2019年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400万辆,基本翻了一倍。基数大幅增加,发生火灾的数量肯定会增加。
但令人担忧的是比例。
两年间,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概率不降反升,而且增幅很高。这是怎么回事?
我个人认为,2019年及之前的起火概率是被低估的。依据是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曹奇的措辞——“不完全统计”。
在2019年之前,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比例还不是很高,一些火灾发生在园区、停车场、充电场站,涉事方和车企、车辆运营商、充电运营商有关联,担心负面舆论,有时选择不报消防处理。
最近一两年,新能源汽车迅速进入百姓家庭,一旦发生火灾,都会报消防处理。因此,2021年第一次按消防接报的数量,呈现大幅提升。
都进入消防统计口径之后,如果有连续几年的数据,我们就能更好判断起火概率的走势。
因此初步判断是,或许不是起火概率增加,而是前期统计数据不全。
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查看一些新能源汽车火灾案例,可以看到,既有前几年上市车辆发生火灾的,也有新近上市车型在其中,新旧车辆比例都不小。
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早期,三种因素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火灾隐患:
一是技术刚刚应用,技术不完善,安全设计、验证不足,属于客观水平问题。比如,此前有的油改电车辆,电池布置位置考虑不充分,或者容易发生碰撞,或者不方便散热,导致碰撞或者高温失火。甚至很多电动车型早期根本没有热管理系统,基本呈裸奔态势。
二是补贴长时间鼓励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为了追求更高的补贴,一些车企超出安全边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导致起火隐患,属于主观上过于激进。
三是很多投机分子,看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机会,采取拼凑资源方式迅速造车、卖车,不乏骗补或者恶意套补,车辆品质不佳,一手买家使用中问题多多,最终流散到二手车市场,形成隐患。
这些车辆之前是新能源汽车起火的“主力军”。它们往往是或者曾经是运营车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也逐渐从应用中清退。
最近两三年上市的车型,往往是真实的私人购买,但是起火现象也不少。其原因是车企、电池厂仍然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既要应对消费者的续航需求、快充需求,也要应对近几年出现的成本控制需求。
另外,由于需求大爆发,车企、电池厂急于兑现订单,不免急于求成。开发周期过短,试验、验证并不充分,就将新产品推向量产。
而事实表明,无论是材料创新还是结构创新,应用于量产车型之前,都需要充分测试验证,才能有比较好的安全表现。
这一点,在电驱性能上表现较差的合资品牌,反而做得更好一点。
正视问题,提升标准
按应急管理部的统计,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确实高于燃油车。
而且,现存燃油车中,很多都是运行了多年,而新能源汽车运行年头不算长,相当于中年人和青年人比健康状态。因此,更应该承认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有待提升。
有的人认为不对,并且引用了别的数据,证明电动汽车起火概率低。
比如,有人引用美国AutoinsuranceEZ机构的统计,2021年美国只有52起和电动汽车有关的火灾,起火概率每10万辆销量中,仅25.1起,远低于混合动力车型的3474起和燃油车的1530起。
这里稍有区别的是,美国的统计中,电动汽车不包括插混。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插混。
不过,我认为,更大区别是中美市场的不同。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领先全球,节奏最快,在安全性上,和欧美比,恐怕还是差一些。
美国的电动汽车近7成就是特斯拉,其他3成为传统势力——福特、通用、日产、大众等瓜分。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众多,市场份额也分散。光是新势力,现在都还有十几个品牌。总体而言,产品技术水平、品质参差不齐。而即便是领先品牌,起火的也不少。
另外,也要看到,电动汽车和燃油车几乎同时发明出来,但随后,燃油车经历100多年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应用,稳定性、可靠性、耐久性可以说久经考验,总体水平很高。
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对还是年轻,刚刚跨入规模生产的门槛。在这一阶段比燃油车稳定性差、可靠性差、耐久性差,以及安全性差,我认为实属正常。
但事实摆在眼前,业界需要正视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高的问题。在标准、设计、验证、测试,以及监管追责层面,都要提升要求,追平燃油车的安全性,才能打消消费者的疑虑。比如,一位动力电池企业总工程师就提议,按照25℃工作温度设计并不合适,今年夏天,各地气温超过42℃的地区很多,且持续时间长,应当提升设计标准。
很多企业其实有能力将安全系数提升一个级别,但是为了控制成本而不去做。当前很多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车企以赔新车+一定赔偿了事,消费者也不追究。可以说,牺牲安全性的“机会成本”太低了。这一点,恐怕需要监管部门介入,建立惩罚机制。
从车企设计和补能的角度,也可以降低续航里程,同时配以更加方便的补能方式,缓解里程焦虑。比如更多的充电桩或者换电。只有这样,电池系统才能做足冗余。
另外,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消防救援已经成为常态。但是,目前一旦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消防救援部门能做的,只能是控制火势,车辆基本都会被完全烧毁。
2020年5月26日,深圳一辆电动货车追尾后着火。事故发生后驾驶人仍有意识,但火势太大,无法施救。驾驶人最后死亡。
从消防救援的角度,电动车企或者电池企业,能否也给出一些解决方案?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但不能就此掩耳盗铃。无论是产业、学界、研究机构,还是官方,都应当正视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