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光伏供应链价格仍保持上涨的势头。高价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供求关系失衡,虚高的价格也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在7月21日召开的“光伏行业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如是说,“应群策群力,探索建立供应链协调保障的长效机制。不光是解决目前行业内在供应链协调发展问题,还要防止未来因为不合理的产能扩张造成的产能供需的反转、产能过剩等问题。”
多晶硅价格创十年以来新高
太阳能级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核心原料,具有投资大、技术工艺复杂、投产周期长等特点。自2021年以来,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涨势凶猛。从2021年初的8.76万元/吨一路攀升至目前的近30万元/吨,涨幅超242%。
“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的持续上涨,主要还是供需关系的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江华指出,2022年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硅料产能快速扩张。据统计,2022年1~5月,全行业多晶硅产量30万吨左右。随着多晶硅企业技改及新建产能的释放,预计年底,我国多晶硅总产能或将达到99.2万吨。受硅料扩产周期及市场应用端“刚需”的影响,硅料供给呈现阶段性不足,硅料企业扩产持续推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最新价格显示,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已连续上涨23周,达到2011年以来的新高。当前单晶复投料价格在28.8万元~30.5万元/吨,平均29.49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主流成交价在28.6万元~30.3万元/吨,平均29.28万元/吨;单晶菜花料主流成交价在28.3万元~30.1万元/吨,平均29.01万元/吨。
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丽介绍,受海外疫情、海运运力紧张、物流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硅料进口受阻、船期延误,补量不及预期,导致下游抢签、超签情况增多,加剧硅料供不应求态势。
晶澳科技在其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从硅片、电池、组件三个环节来看,二季度硅片、电池盈利,组件环节亏损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大涨,给成本带来较大压力;二是组件交付价格与当前市场订单的价格有时间差,交付价格滞后于订单价格;三是晶澳科技存在一定比例外采电池,随着电池价格快速上涨,外采电池做成组件给销售利润带来较大影响;四是运费及汇率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下半年,随着硅料新产能释放,预计硅料价格会有一定回落,不论是对全球市场需求,还是对组件成本的下降都是有利的。晶澳科技会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供应。
价格有望四季度迎来下降拐点
光伏制造产业链主要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环节。光伏组件的上游包括电池片、EVA树脂等都存在供给端放量较慢、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特别是电池片,由于硅料价格高企叠加产能供应紧张,价格水涨船高让组件厂商苦不堪言。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产能和装机来看,多晶硅目前的供应完全可以满足下游装机的需求,并未达到供不应求局面。涨价最主要的原因是,作为多晶硅直接下游的硅片环节,大规模扩产引发抢料现象。硅片制造设备单晶炉扩张迅速,需要持续运行,对硅料需求大幅增加,引发供需失衡,推高市场价格。本轮涨价主要由硅片厂扩产引发的供需失衡导致,硅料价格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下调。随着国内新扩产硅料项目产能的释放,2023年供应短缺问题有望缓解,多晶硅价格有望大幅回落。
根据目前披露的中报预告,硅料企业上半年业绩大幅提升。通威股份、新疆大全能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04.62%至321.48%和335.03%至344.28%。
新疆大全能源称,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高纯多晶硅料仍为整个产业链供应最紧缺的环节之一,因此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此外,该公司三期B阶段项目于年初达产,新产能释放带动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80%。
“两种情况可以引发多晶硅价格下降。一是多晶硅新产能继续释放,增加零售市场的供应量。二是等组件库存积压,需要降价清库存时,零售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松动。”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分析认为,到今年第四季度,多晶硅供应增量较大,价格有望下调,但调整幅度不会太大。2023年扩建产能增量将明显大于需求增量,硅料环节将出现产能过剩,价格将大幅下降。
杨旭东指出,“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成为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要持续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光伏产业上下游衔接,促进光伏产业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加快推动光伏产业智能升级,重点推动智能光伏在工业园区、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强化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新一代低成本高效电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和应用实施,支持光伏组件回收、碳足迹核查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