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工业是中国台湾地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从业人员达70万人以上,平均年产值占整体制造业之比重维持在7%左右水准,且产业关联效果相当大,为中国台湾地区重要关键性产业之一。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数据中心(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监测:2020年,台湾省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855.8亿美元,同比下降21.7%。其中,进口贸易额达到489.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16位;出口贸易额达到366.3亿美元,排名世界第22位;进出口贸易逆差达到123.1亿美元,同比下降22.6%。
1949年,中油公司(即后来的台湾中油)从上海迁往台湾地区建设高雄炼油厂,台湾地区石化工业自此揭开序幕,之后由台塑公司于1953年设立台湾第一家PVC厂,开启了民营企业投资石化工业的开端。
在此后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石化下游加工业逆向整合中、上游石化原料行业,中国台湾地区建立了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石化工业不仅是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同时还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台湾地区石化工业上游包括油气勘探与生产、炼油和基本原料生产。其中,从事勘探与生产的企业仅台湾中油一家,主要在海外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业务涉及美洲、亚太、非洲地区8个国家的22个区块。从事原油炼制的企业共有两家,台湾中油和台塑,共有4家炼油厂,总原油加工能力为6100万吨/年,加工原油的来源主要依赖进口。
从事基本原料生产的也主要是台湾中油和台塑,两家公司掌控了台湾岛内全部轻油裂解厂,分别位于高雄和云林麦寮地区。
中油系统的生产企业包括:台聚、亚聚、台氯、东联、中纤、国乔、台苯、台湾中石化等30余家公司,主要产品包括ABS、TPE、PTA、LDPE、HDPE、VCM、EG、SM、EVA、PP、PS、AN、SBR、NBR、CPL等。台塑系统主要生产企业除台塑、南亚塑胶、台化、台塑石化(合称“台塑四宝”)外,还包括台朔重工、台湾小松电子、南亚科技等40余家公司,集中分布在台塑石油化学中心(六烃),分别从事炼油、石化、塑料原料、塑料二次加工、纤维及纺织、电子材料、机械产品之生产以及运输业务。
中国台湾地区石化工业下游是指对石化产业中游原料产品进行加工,得到塑料制品、纺织制品、橡胶制品以及其他化学制品等的企业,目前已达到万余家。
台湾省作为我国化工产品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在丙烯、聚丙烯、PVC、乙二醇、PX、PTA、苯乙烯等多个产品的进口占比中排名靠前。尤其在乙二醇和PX领域,台湾进口数量占国内总供应量比例分别5.15%、3.63%。在PTA和PVC领域,我国产能充足,对外依赖度较低、仅0.15%和1.84%,但每年仍有台湾地区的货源持续进口至大陆,分别可占到进口总量的71.16%和50.8%。
2021年我国丙烯国产量4297万吨,进口249万吨,其中台湾进口量50万吨、占比达20%,占国内总供应比例1.1%。
2021年我国聚丙烯国产量2822万吨,进口318万吨,其中台湾进口量26万吨、占比达8%,占国内总供应比例0.82%。
2021年我国PVC国产量2130万吨,进口40万吨,其中台湾进口量20万吨、占比达50.8%,占国内总供应比例0.93%。
2021年我国乙二醇国产量1220万吨,进口843万吨,其中台湾进口量106万吨、占比达12.6%,占国内总供应比例5.15%。
2021年我国PX国产量2132万吨,进口1365万吨,其中台湾进口量127万吨、占比达9.3%,占国内总供应比例3.63%。
2021年我国PTA国产量5268万吨,进口7.9万吨,其中台湾进口量5.6万吨、占比达71%,占国内总供应比例0.11%。
2021年我国苯乙烯国产量1254万吨,进口169万吨,其中台湾进口量27万吨、占比达15.7%,占国内总供应比例1.86%。
随着台湾问题的升级,化工产品贸易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