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要补上了。新能源公司有望获得久被拖欠的补贴款。
南方电网8月11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成立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的通知》的文件。其中提到,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授权设立北京、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统筹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问题的复函》要求,研究成立广州可再生能源发展结算服务有限公司。
流传的这份文件显示,广州可再生能源公司由政府授权,南方电网牵头设立,承担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管理业务,并按市场化运作的特殊目的公司。在财政拨款基础上,补贴资金缺口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专项融资解决,并与电网输配电业务隔离。
这意味着基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和专项融资,与电网既有业务隔离。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不强行由电网企业承担,而是由财政买单。
广州可再生能源公司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月度需求汇总统计,编制月度资金需求计划,并对补贴资金缺口开展专项融资。
新组建公司负责补贴资金缺口专项融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与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合同谈判和起草、债券发行、到期兑付、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以及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清单审核、年度需求汇总统计、编制年度资金需求预算,协助向财政部申请补贴资金、落实补贴的监督核查等等。
可再生能源补贴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初期的激励政策,各国都通过补贴扶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也因此造成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我国通过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方式筹集资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给予电价补贴。
2011年11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二是依法向电力用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进入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目录的新能源项目,有资格申请补贴,按时全容量并网后,补贴由电网企业进行转付。
随着补贴政策实行,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显得捉襟见肘,屡次调整。
从2011年到2016年的五年间,可再生能源电价征收标准6次提价,从最初的的0.8分/千瓦时,到2016年已提高至1.9分/千瓦时。但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增长实在太快,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用难以覆盖补贴费用。
根据统计,2017年-2019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缺口分别达1500亿元、2331亿元、3000亿元以上。2020年经历“抢装潮”之后,补贴金额更是水涨船高,资金筹集压力愈益增加。
根据相关测算,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950亿元左右,而风光可再生能源补贴需要2000亿元/年。截至2021年底,可再生能源累计补贴缺口或将到达4000亿元。
之间,有专家建议继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全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另一方面,政策走了另一条路径。从2018年开始,逐渐降低直至取消补贴,转而迫使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平价上网。
到2021年底,所有风电、光伏项目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补贴。但是中间的缺口始终没有补上。
国家也出台各种政策,探索解决补贴缺口的难题。2017年,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推出,但市场规模有限。
2020年《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依法依规纳入补贴目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按国家发改委制定电价政策时依据的“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中央财政补贴额度。
成立专门公司,将避免增加电网公司的负债率。
本次方案成立的结算公司“保持独立核算、独立运营,与输配电业务有效隔离,不影响电网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
这笔资金将减轻可再生能源相关公司的资金压力,重新激发投资积极性。受此影响,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涨,但也应看到,任何方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补贴政策的制定,从开始就要谨慎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