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油气开采日益向深海发展,高端海工装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江苏省启东市,30多度的高温下,近千名工人们正在为一艘巨型的“大船”做最后的调试。预计今年年底之前,这艘重量达8万吨、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10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将从启东市移至非洲西海岸的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海域服役。
2017年,国际能源公司bp在这一海域发现了大型天然气田,这个被命名为大托尔特·艾哈迈因(Greater Tortue Ahmeyim,简称“GTA”)的天然气项目,计划2023年将启动一期项目,而上述海工平台正是为GTA项目的启动做准备。
这一海工平台叫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它是海洋油气田开发的最关键设施之一,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加工、储存和外送,因此这个巨无霸也有“海上油气加工厂”之称。
海上油气工厂
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运输船,它是兼具生产、储油、处理和卸油(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装置,一般与水下采油(气)装置和穿梭油船组成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其设计相当复杂,涵盖动力定位、油气处理、污水处理等20多项功能,是一个压缩版的海上油气工厂。但它本身并不具备动力系统,要靠拖拽船移至相关海域。
1977年,在地中海海域,一艘5.9万吨的旧油轮被改装成为世界第一条FPSO,由于其投资少、经济性好、抗强台风以及易转移等优点,之后FPSO便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海上油气田的不断增加和油气开发逐步走向深海,目前在全球各海洋中服役的FPSO已经超过了200条。
深海油气开采与陆上不同,由于离岸距离较远,一般从海上油气田用管道将油气接入至FPSO上,在FPSO这个巨大的海上化工厂内对油气进行净化、干燥等处理。处理流程包括流体接收、气液分离、气体调节、凝析油去除和稳定化等。
“稳定后的凝析油将存储于船体的舱室中,并通过串列式的卸载方式定期卸载至穿梭油轮,经过处理和脱水的天然气将会被计量,并通过海底管道输送至近岸枢纽,为浮式液化天然气设施FLNG和天然气市场连续供补。”bp公司FPSO项目总经理Alan Sedge介绍称。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非洲西海岸的GTA天然气田是一个世界级的气田项目,天然气储量预计超过4500亿立方米,一期项目年产LNG 250万吨。
为GTA天然气项目所建设的FPSO,是一个以处理天然气为主的FPSO。这座即将完工的巨无霸设施,由法国著名海工企业德希尼布能源(Technip Energies)公司与中国造船巨头中远海运共同完成,分别为项目总包商和分包商。
据德希尼布能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那丽介绍,德希尼布能源作为本项目主要承包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执行,本项目大部分的工程设计由位于法国巴黎和印度孟买的运营中心完成,主要设备的采购由位于巴黎的德希尼布巴黎运营中心完成。
“该项目功能强大,设计复杂程度高,具备8个油气处理生产模块和一个生活区,最大可供140人在此工作和生活,项目由来自18个国家的专家团队联合设计”,那丽称。
据了解,该FPSO拥有强大的天然气处理能力。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公司副总经理、bp Tortue FPSO项目总经理仇明介绍称,这一项目天然气日处理量高达5亿标准立方英尺(约合1420万立方米),相当于上海市、北京市和广州市一天的用气量总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建造的天然气处理能力全球最大的FPSO之一”,仇明表示。
国产化趋势加快
对于中方企业而言,如此规模且功能强大的深海重器,中远海运也是第一次承接。尽管该公司有相关建造业绩,并于今年7月为马来西亚YINSON公司改装交付了一艘大型FPSO,但仇明坦言,承建这一目前在中国建造的、天然气处理能力世界最大的FPSO还是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仇明看来,业主方bp的标准和规范细致而复杂,仅相关文件就有398个,近4万页。能够顺利完成这一巨型项目,对中远海运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15年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bp该项目的运营主管及项目经理赵玉洁看来,本项目难度相当大,全球能够承受这种规模和复杂程度的船厂屈指可数,如此规模的项目,对每个合作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一项目需要满足25-30年的工作设计年限,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了各种技术细节,为气田项目未来的扩产留出空间之外,还在选材和质量把关上做足了文章。“25年的服役期内,我们要做到FPSO不回坞,不仅选取最好的原材料,还要做到所有的文件控制和管理可追溯”,仇明表示。
作为运营主管,赵玉洁对项目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几个月之后她将跟随FPSO前往西非海域工作,这艘大船将是她未来的“家”。“我之所以关注于每一个细节,是因为不想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增加麻烦。”赵玉洁笑称。
最让仇明感到骄傲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零可记录事故的成就。此项目至今建设近40个月,最多的时候2200人同时在船上施工,在今年5月初就达到了1000万无可记录事故安全工时这一重要节点,意味着在这连续工作的1000万工时时间里没有出现一个可记录的安全事故,我们还保持着这一纪录并且每天都在突破。“这对于船厂而言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不仅在中远海运历史上创造了纪录,也标志着我们的安全管理能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仇明表示。
事实上,随着中国造船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和工程质量的不断完善,中国的海工装备正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公众印象中,新加坡、韩国为亚洲地区传统造船强国。但近年来,造船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快,尤其是FPSO的建造,中国公司拿到的订单越来越多。
据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健介绍,2017年,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交付了中国第一个小型的FPSO,印证了中国有此类复杂海工的制造和交付能力,随后FPSO的建设陆续向中国转移,目前建造中的FPSO,中国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新加坡和韩国。
据了解,近几年,国内其他海工企业也陆续承接了FPSO项目。2018年和2019年,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相继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交付了两艘35万吨级FPSO P67/P70项目,并掌握了超大型FPSO的自主建造和集成能力。2022年6月,该公司又承接了巴西石油公司的另一个巨型FPSO P79的建设任务——投产后生产能力为每天18万桶石油和720万立方米天然气,储油能力达200万桶原油——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的FPSO之一。
“即便新加坡和韩国近期拿到了FPSO订单,目前也往往拿到中国来建造。”俞健说。因为无论从成本控制,还是从项目执行方面看,中国都具有相当优势。“可以说中国FPSO建造能力已经向世界上证明,尤其向bp这种世界一流能源公司证明,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