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于民”7天之后,四川电力紧缺的问题看起来并没有缓解。
8月21日,川观新闻报道,四川省能源供应保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知,于今日零时启动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
这是四川省8月14日宣布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企业在15日至20日停产之后,再度发文应对缺电问题。
今夏四川的缺电难题,还在持续。
越来越严重的限电
根据8月14日四川的“让电于民”方案,全省有序用电方案中工业企业在21日之前持续停产。这让渡出了多少用电负荷?我们暂时无法确定有序用电方案中工业企业负荷占全省工业负荷的比例,我们姑且先以100%来计算。
2021年,四川省全社会用电量3274.81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2079.51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的用电比例为63.5%。零碳知识局查阅到《四川电网2021年度今冬明春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其中最大可调控负荷1680万千瓦,占全网最大负荷的32%。
可以合理推断,过去7天,四川省至少砍掉了三分之一的用电负荷。
但从实际结果来看,民用电依然面临着十分紧张的局面。
从8月15日开始,路灯关闭、地铁关灯、各类场馆暂停开放、写字楼采光电梯部分关闭、广告彻底消失……
按照8月21日发布的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通知,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高温灾害与旱灾并行,电力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大规模、大范围的限电依然会持续。这个夏天的限电故事,还远未到结束之时。
供给与需求,谁的问题更大?
在互联网上海量分析四川限电的文章中,都不可避免的提到了今年中国,尤其是四川的极度异常高温天气。
就在8月21日的15时,成都最高气温达到了43.4℃,出现在简阳市,这也是成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
迎峰度夏是中国电力系统每年都要经历的一劫,高温带来的降温负荷(也即空调负荷)推高了电网用电负荷,使其达到尖峰。但这一切的基础是工业用电基本保持不变。在四川已经差不多降低了?的全网用电负荷的情况下,越来越严重的缺电问题,责任不应该主要由用电负荷来背。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8月14日时四川尚并未发布“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正式发布的时期是8月21日。在没有更多官方解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经历了7天的工业停产之后,缺电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不得不启动一级响应。
发电能力都去哪了?四川省1亿多千瓦的电力装机中,水电占到80%以上,火电装机不到2000万千瓦。
首先,从7月开始的干旱天气让金沙江、大渡河这些四川水电主要河流缺乏来水。水电没有足够的水,自然发不出足量的电。
其次,四川水电外送的问题已经被很多人提到。由于“照付不议”,四川水电的留川部分远少于送出部分。
最后还有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即便水电不外送,那成都用得上来自川南的水电么?很遗憾,答案是能用上,但用的不多。
目前四川省内的输配电网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了一边弃水、一边缺电的情况。四川电网是典型的“交强直弱”。水电大基地项目带来的特高压直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弃水的问题,但又带来了省内电网安全水平下降的问题。
在省内输配电网络进一步完善之前,四川省内缺电的时候还需要从西北电网购买火电和新能源来解决问题。连接了西南和西北电网的德宝直流是四川电网为数不多可双向输电的直流外联通道。这也是今夏支援四川用电的最主要通道。
规律不饶人,限电会高频来袭么?
目前来看,四川省今年夏天遭遇的缺电问题至少不是两三天内就能解决的。而距离2021年9月底国内多省遭遇了电力供给危机,还过去了不到1年。
虽然表面上,两次危机的主因有很大不同(去年主要受到煤炭供给不足的影响,今年气候因素更为直接)。但深层次来看,也有一定的共通性。
今夏的高温不只是四川,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了严酷的高温天气。而东部地区正是四川水电外送的受端。
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今年电厂存煤情况好于去年,但价格高、煤质差的问题依然存在。煤电出力好于去年,但还没到最佳状态。叠加上极度高温,东部地区就算想少要些四川水电也做不到。
也许有人会觉得是不是电力系统太过脆弱了?没错,事实就是如此。
近两年来,“低碳环保—安全稳定—成本低廉”能源不可能三角无法同时实现这个规律一再上演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但越来越频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事实。这让靠天吃饭的可再生能源变得更加不稳定、不可靠。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还不够彻底、电价根据供需灵活波动机制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势必要牺牲能源不可能三角中的“低碳环保”或者“安全稳定”。
在“双碳”时代,也许我们不得不面对高频限电的事实。如果不能及早建成一个成熟的电力市场,让市场规律(或者说价格)来调配电力供需,也许每年的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都会成为电力系统保供的重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