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4时,国家发改委将开启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在此前的“五连跌”之后,国内油价或将难以保持继续下降的态势。
据卓创资讯测算,截至9月2日第八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89.48美元/桶,当前原油变率为5.76%。
如果随后两个工作日国际油价不发生暴跌,预计国内油价将上涨约230元/吨,折算为上涨约0.18-0.20元/升。以当前涨幅计算,加满一箱95号汽油(50L油箱)预计要多花费约9-10元。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计价周期内,国内油价受到前期国际油价冲高反弹的影响,在前几日积累了较大的上调幅度,原油变化率一度冲高至7.1%。因此即便是本轮后期国际油价出现了显著的下跌,也难以对冲前期的涨幅。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今日油价网披露的数据发现,如果9月6日国内油价按0.18-0.20元/升的幅度上涨,山西、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多地的95号汽油将从“8元时代”重回“9元时代”。
本轮成品油价调整是今年第十七次调价,今年以来,成品油调价呈现“十涨六跌”格局。其中自6月28日起实现了“五连跌”。
涨跌相抵后,汽油、柴油累计分别上涨1405元/吨、1350元/吨,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上涨1.10元、1.18元、1.15元。对比年初,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5号汽油,要多付59元。
原油需求或将持续走弱
由于存在对需求不振的担忧,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呈先涨后跌走势。
8月24日-29日,WTI原油从93.77美元/桶上探到9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从99.1美元/桶上探至105.48美元/桶;8月30日-9月2日,WTI原油从97.63美元/桶下跌至86.0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从103.48美元/桶下跌至92.65美元/桶。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本轮周期内,原油价格走势波动性较大,波动幅度高达10美元/桶,对此,隆众资讯原油行业分析师李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原油价格波动最核心的一个因素在于对全球的经济前景的忧虑。
李彦认为,欧美多国经济数据下滑、美联储持续加息、股债市疲弱等因素,加重了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能源需求削减的担忧情绪。这些宏观因素导致原油价格连续三日下滑、回吐且超过此前涨幅,WTI油价重回90美元/桶下方。
除此之外,李彦认为,近期伊核谈判释放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引发对石油供应增加的预期,对原油价格连续三日下滑、出现波动起到辅助效果。因为,如果伊朗核协议达成,全球原油将会出现新的供应增量。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国际油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为两年多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度连跌,市场担心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放缓将影响原油需求。在此背景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盟友决定将根据需求进行石油产量的调整。
8月22日,沙特能源大臣表示,极端波动和流动性缺乏意味着期货市场与基本面越来越脱节,这可能要求欧佩克在9月5日开会时收紧生产,短期内石油供给收紧给油价带来了上行动力。
但从中长期来看,原油供应或呈现收紧态势。由于油田投资不足,许多产油国缺乏提高产量的能力。根欧佩克+预测,2022年石油需求将落后供应40万桶/日;但根据基准情境,预计2023年市场供应将呈现缺口30万桶/日。
受多重因素影响,李彦预测,短期内原油需求面或将继续走弱,布伦特原油价格的波动区间上限在106美元/桶左右,下限将会在90美元/桶。
而对于国内成品油价格来说,9月6日24时开启的新一轮油价调整,油价上涨的概率很大,除非是国际油价出现单日10美元左右的暴跌,才有可能会出现翻转。
燃油车不香了?
国内油价涨跌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是乘用车。今年以来,每次油价上调,加满一箱油往往需要多掏十几元。
在油价上涨的大环境下,“买得起,用不起”成了不少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这也使得让原本处于摇摆状态的消费者选择购买电动汽车,拉动了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7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19.2万辆,同比增长116%,累计渗透率为22.4%。这意味着,每5台新车中就有一台是新能源汽车。
除此之外,根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220.9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0.26%,创历史新高。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产能提升,新能源代替传统燃油车的共识也逐渐强烈。在8月27日举办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建议将中国停售燃油车提上议事日程。
朱华荣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停售燃油车的基本条件,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和产业、行业明确研究传统燃油车的期限,引导企业和全社会有序向新能源转型。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世界主要的石油生产地区集中在中东和俄罗斯,其他地区都依赖大量进口石油,造成各国对于传统能源缺乏控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趋势。
张翔表示,而且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现在正处于“领头羊”的位置。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各省市也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比如,2022年5月,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显示,在“十四五”时期办理货车通行证,4.5吨以下物流配送(不含危化品运输车辆、冷链运输车辆)100%为新能源汽车。
除此之外,为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8月22日,海南省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海南的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2%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
按照当前的技术和政策支持,张翔预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会是以后发展的趋势,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新能源给中国的汽车工业带来了新的机会,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涌现出了像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一批全球知名的品牌和企业,这些企业发展的很成功,因此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趋势和主流奠定了基础。”张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