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微商怎么加好友  网易  凝胶  奢侈品  文案策划  微商快速成交  视频营销  微信小程序  阿里巴巴  微商 

光伏赛道集体“镀金”,16企业跻身百亿俱乐部

   2022-09-07 互联网货源代理网390
核心提示:“拥硅为王”正在光伏行业上演,而通威股份成了逆袭者。上半年,在我国双碳目标下,光伏等重要新能源布局加速。Choice数据显示,已披露中报的88家

“拥硅为王”正在光伏行业上演,而通威股份成了逆袭者。

上半年,在我国双碳目标下,光伏等重要新能源布局加速。Choice数据显示,已披露中报的88家光伏板块企业,77家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其中12家营收同比翻倍。通威股份则实现营收、净利均创下历史新高,并以603.39亿元总营收登顶,首次超越A股光伏板块“营收王”隆基绿能。

今年以来,受价格持续攀升影响,硅料企业成了最大赢家。记者不完全统计看到,16家企业上半年营收突破百亿大关,除了通威股份,还包括特变电工、大全能源、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合盛硅业五家以硅料为主营的企业。

此外,光伏产业维持较高增速,同样吸引外界资本涌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看来,跨界切入从未中断,2008-2011年曾是跨行进入光伏领域高峰,现在正在重演。

    

硅料企业逆袭,通威股份拿下“营收王”

受硅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带动,硅料企业交出了不俗的业绩答卷。

上半年,通威股份登上光伏板块营收、净利润榜首,实现营收603.39亿元,同比增长超127%。一直以来,隆基绿能是A股光伏板块的“营收王”。2021年上半年时,通威股份的营收规模与隆基绿能相差85亿元,进入2022年,其半年度营收规模高出隆基绿能近100亿元。

归母净利润方面,通威股份亦凭借122.24亿元的成绩位居榜首,也是唯一一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过百亿的光伏企业。另一硅料龙头企业大全能源则以95.25亿元位列其后。此外,15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超过了10亿元。

今年上半年硅料价格持续高企,为硅料企业带来直接利好。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与新特能源三家企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12.17%、340.81%、357.37%。同为硅料企业的协鑫科技与特变电工分别以69.09亿元、69.05亿元位列归母净利润榜单第三四位。组件龙头隆基绿能以64.81亿元排在第五位。

“10亿元俱乐部”还包括光伏辅材领域的头部企业——光伏胶膜龙头企业福斯特以及光伏玻璃领域的福莱特、南玻A。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的持续高位为光伏产业链带来挑战。截至8月末,硅料价格年内累计29次涨价,且没有明显回调迹象。根据硅业分会8月下旬发布的成交价,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300~312元/千克,成交均价为306元/千克,相比年初不足100元/千克涨幅超过两倍。

对于硅料的下游组件厂商来说,高价硅料直接导致了成本的上涨。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均在半年报中提及了成本压力。为缓解这一压力,企业采取了技术突破、降本以及加强与供应商协商沟通等手段。

“三季度供应链价格将迎来全年高峰。”第三方机构PVInfolink在8月下旬分析称,硅成本将仍旧持续上行,测算来看组件的利润恐将在三季度小幅下调,直至四季度供应链价格回稳后才能出现小幅度回升的迹象;展望三季度硅料价格持续攀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硅料产出的短缺。

PVInfolink日前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显示,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分列第一至第四位。据悉,四家企业提出今年出货目标大约落在40GW以上的水平。分析认为,供应链在第三季度迎来全年价格高峰的形势下,厂家为完成目标或将面临利润与出货的两难。

价格高企下求稳,光伏企业上下游“通吃”

记者注意到,硅料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推动行业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在此之前,为了保障硅料供应,企业间常见互相参股共建产能等合作行为。今年8月,作为硅料与电池片龙头企业,通威股份中标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大单,其首次进入下游组件领域的举动,或将为行业格局带来显著变化。

在外界看来,通威股份的成本优势将成为其利器。对此,在8月下旬的业绩发布会上,通威股份称,公司基于目前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和行业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也会顺势而为,考虑在组件业务上做进一步论证规划。

实际上,多家光伏企业近期谈及一体化趋势。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回复投资者表示,市场广阔,总会有企业做组件业务,未来是否能将业务做好依然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能力。隆基绿能不追求短期内一城一地的得失,但从长期角度持续将30%市占率作为公司目标。

晶澳科技亦称,光伏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新组件厂商进入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过去近20年这个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很多资本要进入到组件环节或者是上下游恰恰说明这个行业是好的,而且发展快。

隆众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于多向记者表示,光伏的一体化加强趋势难挡,行业内大部分企业都在布局除自己本身优势外的其他领域,并进行上下游产业链统一规划以保障生产的安全稳定。目前较为常见的是生产电池片企业同时布局组件或硅片,但能够进入硅料领域的企业尚有限,这主要是因为硅料环节本身是重资产、大化工的运营模式,投资成本极高。

目前,光伏产业链的价格波动已经受到监管关注。记者注意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8月下旬联合通知称,近期,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等情况,个别环节出现囤积居奇等苗头,有的地方出现割裂市场、区域封闭等问题,亟需深化行业管理,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

通知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规范和标准引领,根据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特点合理引导上下游建设扩张节奏,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

于多告诉记者,政策层面的通知能够对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引导,不过产业链上下游产能的配置与动态平衡,依然取决于产业链自身的发展及规律。

跨界投资频现,谁在跑马圈地?

今年以来,外行跨界光伏的现象仍在延续。

去年6月,从事玻璃深加工的金刚玻璃宣布拟投资8.32亿元,建设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随后耗资4.8亿元向迈为股份购买了异质结光伏项目生产设备。

一年后,金刚玻璃再度宣布拟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预估总投资额为41.91亿元。

根据金刚玻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1.2GW异质结光伏及组件项目陆续进行投产、调试及量产爬坡生产工作,光伏业务实现收入1.47亿元,占金刚玻璃当期营业收入的77.08%。

考虑到预计公司未来收入主要来源于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金刚玻璃控股股东于8月31日向董事会提出临时议案,拟将上市公司证券简称更改为“金刚光伏”。

同样在今年6月,农牧企业正邦科技宣布与国家电投签订协议,双方力争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主营毛纺业务的江苏阳光亦开始试水。今年3月,江苏阳光宣布拟设立一家主营硅片、硅棒等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4月,公司官宣拟在包头建设多晶硅、电池片及组件等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江苏阳光货币资金仅7.72亿元。

江苏阳光背靠企业家陆克平创立的民企江苏阳光集团。2012年,阳光旗下全资子公司紫金电子为第一大股东的海润光伏借壳ST申龙完成重组上市,但最终因业绩不佳退市、破产。

虽然陆克平曾押注海润光伏,但江苏阳光并未涉及光伏业务,其大手笔跨界同样引来监管关注。在半年报中,江苏阳光称公司有意向投资光伏产业,并开展了一系列初步准备工作,不过尚未正式开始业务。

此外,乳企皇氏集团、房企蓝光发展等企业近期也迈出投资光伏的步子。

“新入局者加剧行业竞争,对传统光伏企业带来巨大挑战,未来产业格局也可能发生根本性变革。”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5月提出,双碳战略引导下,越来越多新入局者投资光伏制造领域,而企业多数选择了多晶硅产业和新型电池产业。

刘译阳表示,从历史上看,跨界切入从未中断,2008-2011年曾是跨行进入光伏领域的高峰,现在正在重演。从现状来看,不少企业是从其他领域切入,并取得成功;从过程看,光伏行业一直呈波浪式上升,新进入者有其后发优势,且逆周期投资一直有效。

“虽由于各环节发展速度不匹配,阶段性供需错配现象明显,但长线来看,光伏领域发展潜力巨大,故光伏投资热情高涨。”卓创资讯分析师王帅亦向记者表示。

“不像一些传统能源企业,竞争格局与利益分配已较为固定,光伏目前还不是一个已形成垄断、稳定程度特别高的产业,因此业内依然有许多新的机会以及新技术带来的增长点。”于多告诉记者,光伏产业维持着较高增速,这也是吸引外界资本入场的原因之一。而来自其他行业的跨界投资,虽然从中短期来看会加剧行业竞争以至带来产能过剩,但也有利于新技术在资本支持下不断发展进步,进而利好整个行业发展。

不过,光伏行业频现跨界的热闹局面,同样引发行业整体发展的隐忧。“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不断释放‘过热’信号。”在外界看来,无论是蹭概念还是战略转型,热闹背后足以引起对产业过热的警惕,有关部门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潜在过热苗头,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行业大起大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互联网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互联网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