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要涨价?NO,这是谣传。
近日,一则比亚迪内部价格上调通知传遍整个网络,称比亚迪旗下部分车型价格将上调。但旋即被辟谣。比亚迪官方发布消息称不实,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要对造谣源头追究法律责任,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垂直整合消化盈利压力
事实上,涨价已经成为今年汽车行业一种普遍现象。进入2022年以来,由于受疫情、供应链、电池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因素影响,多家汽车企业都宣布了旗下车型价格上涨的消息。
近日smart中国、上汽大众、哪吒汽车、零跑汽车等车企宣布上调旗下部分在售车型的指导价,上涨幅度在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原因基本上都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所致”。
比亚迪今年也宣布了两次涨价消息。一次是在2月1日,比亚迪曾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另一次是在3月16日,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又进行了调整,上调幅度从3000元至6000元不等。
不过,上涨并没有对于比亚迪市场表现有太大影响。其半年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营收1506.07亿元,同比增长65.71%;归母净利润35.95亿,同比增长206.35%。其单车毛利近3.15万元。除比亚迪之外,上市车企中单车毛利超过2万元的也只有2家。
如此优秀业绩来自于抢眼的市场表现。比亚迪连续6个月销量过10万,8月销量173977辆,同比增长187.53%,再创纪录。其中,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销量分别为82678辆、91299辆,分别同比增长172.13%、203.06%。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974348辆,同比增长273.63%。
当然,比亚迪不是在真空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材料短缺等行业普遍问题影响,生产成本持续增长。其汽车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全年的17.39%下跌到2022年年中的16.3%,达到近九年最低位。
涨价不是唯一手段
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当中,比亚迪、特斯拉是少有的可以实现盈利的企业。因此,也有媒体认为,如果把握好尺度,适度涨价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可以的,能在一定上提升品牌价值。从更实际的意义上来说,也有利于增加利润,减轻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
当然,终究是真金白银,对于消费者来说难免心痛。因此,比亚迪对于涨价也保持了谨慎态度。在比亚迪8月30日举行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比亚迪曾表示,“应对市场火爆的需求,公司积极提升产能,单月销量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凸显,发挥应用垂直整合优势同时进行合理的价格调整,一定程度上消化盈利压力。”
事实上,比亚迪也的确在近期加紧上游布局。其在今年7月参与了锂电材料供应商安达科技定增。此外,比亚迪还在今年3月宣布,计划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盛新锂能。
同时,规模优势也成为比亚迪化解涨价压力的一大利器,今年8月30日年中投资人电话会上,比亚迪方面曾经表示,因为销售规模的增长,每年原材料采购成本会降低3-5%,明年预估降低百分之五,可抵消掉明年的补贴退坡。利润方面产能释放后单车折旧摊销成本降低。
DM-i超级混动扭转市场
长期以来,比亚迪聚焦新能源汽车发展,以高度的战略定力专注于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因此,在风口到来之际,比亚迪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实现了销量起飞与品牌上行。
这当中,DM-i超级混动功不可没。自从其发布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比亚迪销量的增长。它改变了PHEV原本以油为主、电为辅的特点,实现了电为主、油为辅,有了不小变化。
在其加持之下,比亚迪车价达到同级燃油车价位,并且大大降低了油耗水平,缓解了里程焦虑,特别是在当下油价高企的大背景之下,更具价值。其对于销量的巨大带动作用也刺激了众多车企加入到插电混动技术的研发应用之中,进而促进了整个新能源车A级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等这样的核心技术,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市场规模与红火业绩,比亚迪在涨价与否的选择上才有了更多回旋的空间,而不至于把提价作为唯一的应对成本压力的手段,这是值得不少企业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