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澳大利亚的巴罗岛自然保护区里,有着全球最大的天然气项目之一的Gorgon液化天然气。这个价值550亿美元,设计年产能高达1560万吨LNG的天然气项目不仅是澳大利亚天然气产业的支柱,也寄托着雪佛龙公司完成能源转型的梦想。
2019年12月以来,欧美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发布了碳减排和转型承诺,多数公司计划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排放。壳牌、BP、道达尔能源等欧洲国际石油公司正在从油气公司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相比较之下,美国的石油公司则“倔强”的多。直到2022年1月,在投资者的持续“围攻”之下,美国石油公司的代表埃克森美孚才宣布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作为标准石油公司1911年被拆分的结果,雪佛龙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石油公司之一。尽管总部位于加州而非德克萨斯,雪佛龙依然可以被视为美式石油公司的老旧派代表。
在全球能源危机的时代,石油天然气资源逐渐变得紧俏,但“碳中和”的舆论声浪也开始影响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公众,要求“Big Oil”们绿色转型的声音和压力也越来越多。
一面是高涨的油价,各界对油公司超额利润的不断声讨;一面是越发强烈的转型约束,雪佛龙自然不能独善其身。
表面看起来,雪佛龙只是做了每一个老派石油公司都会做的事情——对转型拖拖拉拉、对新能源投资兴趣不高。实际上,雪佛龙已经布下了若干“闲棋冷子”。不去大转身投资新能源可以说是不被舆论所绑架,避免由此而来的业绩大幅波动。
如此行为堪称“狡猾”,但也更加实用主义。
“精明”的雪佛龙
2019年、2020年,两起与雪佛龙相关的并购案充分显现出了雪佛龙“精明”的一面。
2019年4月,雪佛龙宣布计划以330亿美元收购油气生产商阿纳达科石油公司。但不到1个月之后,西方石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报价,顺利击败雪佛龙,成功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
2020年7月20日,在全球疫情肆虐导致油价暴跌的时刻,雪佛龙宣布将以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总部位于美国休斯敦的独立油气生产商诺布尔能源公司(Noble Energy),这是自疫情暴发冲击油价之后,能源产业内的首个重要合并交易。这一次雪佛龙没有对手,顺利拿下Noble。
阿纳达科与Noble的核心资产都是美国的二叠纪盆地油气资源,符合雪佛龙的资产扩张目标。有分析认为,竞购阿纳达科失败让雪佛龙避免过早背上巨额债务、剩下了现金流。而疫情期间资产价值缩水,Noble的并购属于超值。
表面看起来,竞购阿纳达科失败属于侥幸逃过一劫。但实际上,当西方石油公司出现的那一刻,雪佛龙很可能已经决定放弃,而并非因为看到高价而退缩。
对于和西方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雪佛龙CEO迈克·沃斯说:“在任何环境下取得胜利并不意味着要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不会为了达成交易而稀释我们的回报或损害股东的利益。”
雪佛龙与西方石油公司是二叠纪盆地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阿纳达科的并购可以说十分重要。但是西方石油公司的出价380亿美元,比雪佛龙高出50亿美元。站在2019年的视角来看,这个差距并不高。但雪佛龙显然不愿意为“二叠纪盆地最大生产商”这个虚无缥缈的名号多付出50亿美元。
那么看起来保守的雪佛龙又怎么会在疫情导致油价暴跌的当口大举并购呢?
疫情和油价暴跌的双重作用之下,Noble的资产贬值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其次,Noble在二叠纪的储量及土地资源可以大大增加雪佛龙原本就很雄厚的油气实力。
根据Noble Energy 2019年年底的探明油气储量报告,本次收购的平均成本小于5美元/桶油当量,按照大约70亿桶风险资源计算,资源收购成本小于1.5美元/桶油当量。再加上Noble在以色列和西非的资产,雪佛龙这次并购绝对算得上是花小钱办大事。
这样的雪佛龙,当然不会像欧洲的石油公司那样转型。
激进VS保守
2021年9月,雪佛龙宣布计划到2028年,将低碳业务投资大幅提升至100亿美元以上,是此前30亿美元投资的3倍多。投资将针对关键领域,包括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氢气、可再生燃料和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到2028年,雪佛龙计划实现每年3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减排,包括上游碳强度降低35%。
雪佛龙2030年新能源业务的目标包括:实现日产4万桶可再生天然气,达到每天10万桶的可再生燃料生产能力,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可再生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以及将氢气产量提高到每年15万吨,为工业、电力和重型运输客户提供燃料。此外,该公司的目标是将碳捕获量和抵消量提高到每年2500万吨。
很显然,这样一份目标远远低于雪佛龙的欧洲同行们,激进投资者们由此对雪佛龙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早在2021年5月,来自荷兰的投资者权益组织Follow This就组织投资者绕过了雪佛龙董事会,投票决定减少范围3(涉及使用生产的产品、员工通勤、差旅等等所产生的排放)的碳排放。
眼见无法平息激进投资者,雪佛龙迅速又做出了让步。
2021年10月,距离上次提出低碳目标仅仅1个月的时间,雪佛龙发布了《气候变化弹性:推进低碳未来》的报告。针对范围1和范围2的碳排放,雪佛龙提出了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此外还设定了到2028年将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强度(包括范围3和客户的碳排放量)从2016年的水平降低5%的目标。
尽管和欧洲的同行们相比,这个目标依然逊色。但雪佛龙第一次提出了2050年的碳排放目标,甚至早于董事会被激进投资者“掀翻”的埃克森美孚。
但这依然无法让激进投资者们满足。Follow This表示,雪佛龙的新目标是“令人失望的象征主义。到2030年,绝对排放量需要减少40%,而不是范围3强度降低5%,才有可能实现2016年《巴黎协定》。”
保守与激进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现在是否有足以支撑目标的基础?
雪佛龙负责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的副总裁布鲁斯·尼迈耶在接受采访时说:“在转型期间,以更高效的碳强度提供能源对我们的整体进步是有益的。这是最重要的。”
运营企业的管理者们无疑更加关注盈利、负债率、投资回报周期这些写在财报中的内容。零碳当然重要,但如果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数据,自然不被重视。
管理层是对董事会负责的,董事会是对投资者负责的。在被极端投资者占据话语权之前,华尔街显然更看重收入与回报。但是气候变化相关议题占据了舆论场上上风时,激进投资者逐渐说服养老基金等更具话语权的投资者以实现自身的目的。
迈克·沃斯说的更加直接:“如何转型的战略都在可靠的能源需求和降低碳排放之间寻找到平衡。(2021年第四季度)过去几周内全球石油和煤炭价格的上涨说明世界对化石能源还有更多的需求。”
雪佛龙想在保守和激进之间当一个端水大师,但现实留给它的机会不多了。
不成功的减碳战略
2022年3月,一个股东权益倡导组织提交文件,要求能源巨头雪佛龙的投资者罢免该公司未能减少碳排放的董事长和另一名董事会成员,从而引发了一场大幅改变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战略的运动。
从过往的历史来看,这种少数股东发起的驱除董事会成员的努力很少成功。但是2021年5月,新成立的激进型投资者公司Engine No.1成功说服了大型投资公司和养老基金,在埃克森美孚发动“气候政变”,拿下了埃克森美孚三个董事会席位,以推动该公司走向更绿色的未来。
“越来越多的股东一直在呼吁公司进行转型变革。”正在组织这场运动的雪佛龙股东权益组织Majority Action(多数行动)的负责人Eli Kasargod-Staub说。“如果董事会成员不采取行动,我们相信负责任的股东会追究他们的责任。”
本次行动的目标是自2018年起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61岁的迈克·沃斯和自2005年起担任董事会成员的72岁的罗纳德·苏格。不过这些股东也表示不寻求罢免迈克·沃斯的首席执行官职务,只要求其从董事会中除名。
Follow This的创始人Mark van Baal认为雪佛龙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无视股东意愿,所有的行为都是“冷落”。
那么雪佛龙为此做了什么呢?
符合雪佛龙低碳战略的最重要一步棋,莫过于30亿美元并购可再生能源集团(Renewable Energy Group)。
2022年2月28日,雪佛龙宣布,公司将以31.5亿美元收购可再生能源集团,这是雪佛龙在替代能源领域最大规模的收购。
总部位于爱荷华州艾姆斯市的可再生能原集团同时生产生物柴油和可再生柴油。雪佛龙在公告中称,此次收购把可再生能源集团的可再生燃料的生产和原料的领先能力与雪佛龙庞大的生产、分销和商业营销地位结合起来。显然,这次并购是为了实现雪佛龙2028年10万桶/天可再生燃料产能的目标。
根据雪佛龙100亿美元的低碳投资计划,可再生能源气体和燃料方面的投资为正好是30亿美元。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气体方面的投资就到此为止了。不过大手笔投资可再生燃料企业,是因为这是一个成熟、能够实现商业化盈利的市场。即便是没有零碳的压力,作为全美最大的炼化企业之一和主要的燃料供应商,雪佛龙都有可能会寻求扩大可再生燃料业务的扩张。
雪佛龙当然不可能只靠小聪明来和投资者周旋。在碳捕捉和存储(30亿美元)、氢气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亿美元)等领域的投资自然要见真章。
这就回到了开头Gorgon液化天然气项目。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业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CS)项目。在Gorgon的CCS项目中,雪佛龙预计从2014年到2015年开始,向临近西澳大利亚海岸的巴罗岛地下咸水层注入增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在三条Gorgon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全部投产时,该项目设计每年捕集和封存400万吨二氧化碳,预计总注入量将达到1.2亿吨二氧化碳左右。
遗憾的是,这其实不能算是雪佛龙的主动行为,更多是西澳大利亚州政府的强制要求。Gorgon油田中含有近14%左右的二氧化碳组分,在该油田开发的过程中,若该部分伴生二氧化碳未得到有效地消除或抵消,将为澳大利亚带来一定的控排压力。
为此雪佛龙承诺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将天然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并且5年内对气藏开采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80%进行封存。
遗憾的是,目前该项目不仅项目延期,而且二氧化碳的捕获封存一直不顺利。这也直接导致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逼得雪佛龙投资4000万澳元用于低碳项目,并将购买和交出523万吨温室气体抵消额。
在氢能方面,作为炼化大户的雪佛龙2005年以来一直是零售氢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每年生产约100万吨的灰氢。在零碳战略下,雪佛龙希望将其低碳氢产量提高到每年15万吨。
雪佛龙正和几个合作伙伴致力于探索氢的商业机会。与丰田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研究氢在运输领域的商业化,与重型设备制造商卡特彼勒签署的一份协议将研究氢作为铁路和海运船舶的替代燃料。
雪佛龙同时表示可能会购买三菱公司在犹他州计划中的绿色氢项目,扩大其里士满炼油厂,从废物中生产绿氢,并与康明斯合作,在雪佛龙的炼油厂使用电解器制备氢气。
但雪佛龙为此花费的真金白银却可以用吝啬来形容,所有的合作至今没有明确落地。用迈克·沃斯的话来说就是“与可再生天然气和燃料相比,氢能行业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可观的现金流。”
实用主义败退?
如果在2020年之前,雪佛龙的减碳战略甚至可以称为楷模。基于自身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了低碳能源市场份额,没有减少盈利能力,同时避免了大量的亏损。
但是时代变了。即便是雪佛龙在二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3%,利润暴增277%,创下新的纪录,依然无法让投资者满意到可以忽略反对者的声音。
过去1年多的时间里,雪佛龙出售了加拿大的油砂矿权益和美国的页岩油气资产。甚至连核心的二叠纪盆地油田气,雪佛龙都要出售。
这不是因为雪佛龙要放弃高碳的油气,而是因为其战略投资重点转向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风险更低、回收周期更短、成本更低、潜力更大的区域。由于深水、非常规资源开发成本下降,各公司将上游业务重心转向这些低成本、高潜力的区块。在抛售其它资产的同时,雪佛龙却在不断竞标这类资源。
实际上不只是雪佛龙,所有的IOC都在这么做,包括了壳牌、BP、道达尔这些欧洲同行。但是它们对新能源的投资也毫不吝啬,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投资化石能源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CEO沃斯则认为“风电、太阳能不是雪佛龙的未来,除非与绿氢等业务直接相关。我们不认为自己在这个领域能与强大的开发商竞争。”
事实上,雪佛龙对未来技术的投资并没有落后太多。2018年,雪佛龙首个未来能源基金推出,已经投资了20多家公司和150多个其他投资者,投资领域包含了碳捕捉、新兴交通和能源储存。2021年新推出的能源基金则专注于工业脱碳、分布式能源和循环经济等。
在雪佛龙的一众投资里,不乏明星公司。2018年,雪佛龙就参与投资了著名的ChargePoint(北美一家充电桩巨头公司)。无论是从时间还是投资标的,都不难看出雪佛龙对未来能源市场的判断。
但雪佛龙只把这些投资当做未来战略的储备,并没有视为中短期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原因也很简单,“不能形成有效的现金流”。
实用主义可以为雪佛龙赢得更好的业绩、更低投资回报与负债率,却无法赢得投资者的支持。
“多数行动”要罢免迈克·沃斯在董事会的职位,却还要让其担任CEO,显然就是看中了他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能力。换句话说,投资者希望雪佛龙能够有更激进的转型动作,却不希望看到财务报表因此受到损失。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实用主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