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下午,丹麦国防部在官网发布消息,北溪一线和二线天然气管道发生了三起爆炸,在当地海域引发了直径接近一公里的天然气泄漏事件。
消息一出,即刻震撼全球!
此前俄罗斯和欧盟多轮拉扯但尚在供气的北溪管道,经此爆炸几乎彻底失去了输气功能,目前俄欧之间仅能通过途经乌克兰的管道输气,欧洲本就紧张的天然气供应“雪上加霜”。
由于爆炸位于海底,且三次爆炸几乎是同时发生,(公众号hxny3060)梳理多方表态发现,目前各国表态均指向这次事故是由“国家力量”发动的蓄意破坏,初步排除了技术问题的可能。
另据挪威方面的最新消息,该国能源监管机构在事故前一天发出警告:根据多家海上平台运营商的报告,在海上设施附近发现不明身份的无人机和飞机。
一位管网行业人士告诉(公众号hxny3060)说:海底天然气管道的保护是相当严密的,除了管道本身的技术标准更高之外,有时还会加盖一层混凝土盖,如果是管道出现技术问题,不可能同时在两条管道同时造成泄漏和爆炸。
作为欧洲能源大动脉,北溪管道对俄欧均意义重大。爆炸发生后,相关各方都在密集表态,俄欧之间的关系也骤然紧张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能源基础设施是一国的“生命线”,任何对其的蓄意破坏行为,都很有可能让受攻击一方上升至“宣战”级别。俄乌战争引发的大国政治危机,正在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各方急忙撇清关系
北溪管道对于欧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安全战略通道。也是因此,爆炸事故将地缘政治紧张程度直接拉升了一个级别。
北溪一线是由两条平行的管线组成,每条管线每年额定输气量为275亿立方米,该管道2011年开始直接向德国供气。由于俄乌冲突之后,俄欧之间的拉扯摩擦,该线路在7月之后的日输气量只有之前的20%;9月初俄罗斯更是以故障为名,停止了供气。
北溪二线是一条平行于北溪一线的天然气管道,于2021年9月建成,单俄罗斯方面对这条管道的投资就高达80亿欧元。在德国和俄罗斯最初达成协议的时候,北溪二线被视为欧洲最重要的能源安全工程之一,但在俄乌冲突之后,该线路的启用被无限延期。
“两条没在输气的管道还会发生天然气泄漏,是因为在管道停运期间也需要往里面注气,以维持管道安全。”上述管网人士告诉(公众号hxny3060)说。
根据公开资料,此前北溪一线停止运营时,有约三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注入管道内,保持管道压力以防出现安全事故。也是因此,此次管道事故之后的天然气泄漏量较大,其中一个点泄漏直径超过一公里。
据了解,泄漏地点位于瑞典东南部、由丹麦管辖的博恩霍姆岛的东北海域,坐标为北纬54°52'6'',东经15°24'6''。也是因此,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晚,该国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丹麦相关机构的综合评估,“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并非意外而是“蓄意破坏”。
弗雷泽里克森表示:“我们会以最严重的态度看待这件事,情况已经严重到了极点,但我不会猜测这件事的幕后黑手是谁。”
不猜幕后黑手是谁,但这“黑锅”是谁也不愿意背的,事故发生之后各方均紧急表态,撇清干系。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她表示任何对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都是不可接受的,并将导致最强烈的反应。
北京时间28日凌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此表达了谴责,他认为在欧洲和俄罗斯在天然气供应问题陷入能源僵局之际,如果袭击或破坏行为导致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而美国白宫方面,对外宣称将在北溪管道爆炸后“支持欧洲”,但却并未提及目前欧洲目前最要紧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实际上,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的天然气液化厂和码头一直保持极限运转,目前已无余力再支援欧洲。
针对美国公开表态,俄罗斯安全局将军贾巴罗夫称,若查实美国蓄意炸毁北溪管道,从美国向欧洲供应液化天然气或成为美国人永远的噩梦。
从目前各方表态来看,几乎看不出是谁主导了针对北溪的袭击。然而拨开重重迷雾,从能力、动机和获利三个角度看,悬案答案或许不言自明。
谁在“贼喊捉贼”?
穿越海底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并不脆弱,要实现对管道的爆破,需要过硬的军事能力,又必须有动机将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逼入绝境。从目前来看,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国家并不多。
上图为铺设在海底的北溪二线管道,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这类长输海底天然气管道本身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超大管径、超厚管壁以及多层保护措施。这样的管道即便放在陆地上,普通的破坏也难以对其造成致命影响。
当这些管道铺设到海底时,还需要增加额外的防护措施,或许还有混凝土上盖。针对这类管道的攻击,大当量的精准制导鱼雷最管用,能够有这种攻击能力的不是一般小毛贼。
首先看美国。目前无论是从能力、嫌疑还是动机,美国无疑是此次袭击的最大嫌疑国。9月2日——9月13日,美海军MH-60S围绕北溪泄漏点附近进行了一系列开启ADS-B信号的飞行,其航迹与北溪泄漏点完全重合。
不仅如此,美国也是北溪二线坚定且最大的反对国,自北溪二线还在谈判和前期研究期间,就数次公开反对这一管道的建设。今年2月份,美国总统拜登就表示称,如果俄乌冲突升级,北溪二线管道将不复存在,“我们将终结它”。
其次看欧盟。对于深陷能源危机的欧盟来说,来自内部的通胀压力极大,一条保有输气能力的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不得已情况下的来气选择。现在管道被炸,不仅化解能源危机的后路彻底断绝,欧盟在政治上将进一步倒向美国,将进一步跟乌克兰绑定,与俄罗斯的缓冲地带进一步压缩。
再看俄罗斯。目前看,俄罗斯自己摧毁北溪管线的动机是所有国家中最小的。对俄罗斯而言,能够随启随停的北溪天然气管线,才是对欧洲进行政治胁迫的最佳武器。一个摆在海里、完全没有输气能力、还需要自己出钱出力维修的天然气管道,对俄罗斯而言会成为累赘。
另外,由于事发海域属于丹麦的专属经济区,丹麦又是欧盟成员国,在目前俄欧关系的状态下,俄方如果有军舰或无人机前往该区域,将极容易引起俄欧之间的军事误判。即便是真要破坏管道,也可以在东欧国家附近进行,完全没必要冒如此巨大的风险。
欧洲危机已成死结
在北溪管道爆炸的消息传出后不久,欧洲大陆天然气价格旋即暴涨13%,至230欧元/兆瓦时。
欧洲目前仅有一条管线联络着俄罗斯——这个曾经欧洲最大的气源国,目前占欧洲天然气供应量的比重不到9%。
这条管线的位置相当敏感,横穿整个乌克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条管线已经有部分因战争而中断,随着冲突形势不断变化和升级,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随时有能力切断这条通道。
8月9日,俄罗斯途经乌克兰送往欧洲的原油管道,就出现过中断的情况。起因是俄罗斯的管输公司向乌克兰支付过境费被退回,乌克兰方面直接掐断这条管道。在多方斡旋之下,这条管道在中断一天后才得以恢复。
很明显,横穿乌克兰的天然气管道并不安全。特别是在双方冲突过程中,一旦乌克兰丧失了对管道的控制权,乌克兰将大概率切断这条管道的供应。
除了北溪和乌克兰通道之外,另一条连通欧洲的天然气线是穿过波兰的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不过,5月份之后,由于波兰拒绝用卢布支付费用,这条管线就已经中断。目前,波兰的天然气供应还要依靠本就不富裕的德国,通过这条管道向东输送。
面对“泰山压顶”一般的能源紧缺压力,欧洲方面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冯德莱恩本月中旬在欧洲议会的年度国情咨文演讲中表示,提议创建新的天然气市场基准。
同时,冯德莱恩宣布对“以低成本生产电力的公司收入”(通常是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实施价格上限,为180欧元兆瓦时,超出定价的利润部分需缴纳暴利税。
目前看来,除了筹措资金之外,欧洲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退路和选择。面对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和愈演愈烈的供应短缺,欧洲的能源危机已是“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