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在二十大之前,两大电力央企完成高层人事调整。
(公众号hxny3060)获悉,9月27日,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同日换帅。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江毅调往华电集团,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华电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则调往华能集团,接替舒印彪任董事长、党组书记。
舒印彪到龄退休,离开了工作4年的华能集团。根据央企负责人任职的相关惯例,央企高层退休年龄是60周岁,特大型央企的负责人退休年龄一般是63岁。生于1958年7月的舒印彪,现年已超64岁。
2018年11月15日,时年60岁的舒印彪,从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位置上转战华能,成为多年来第一个从国网“一把手”转任五大发电集团的央企领导人。
意识到这将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舒印彪彼时曾坦言:“所有人都知道我快到退休年龄了,还有最后三年时间。是顺利混过这三年,还是把这三年当成五年、十年来干?我选择后者。”
言犹在耳,四年时间转瞬而去。曾经的“华能改造者”舒印彪,以其规划的高达45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雄心勃勃的“两线”“两化”战略,让外界对华能的转型侧目而视。
如今交棒之际,舒印彪给华能集团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这份“遗产”又将如何影响华能的未来走向?随着新旧掌门交替,华能转型的未来走向,再度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华能转型的“舒氏药方”
2002年电改之初,华能集团是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资产总额过万亿的超大发电集团,妥妥的“电力一哥”。而到了2018年,华能集团在总资产方面已经被后起之秀中国能源集团和国家电投超越,新能源开发方面也被国家电投甩出不知几条街。
(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2014年和2018年,国资委先后公布了三批共21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中,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三峡集团、中广核、国电投等电力央企榜上有名,而华能并未入选。
面对这样的华能集团,决心“把这三年当成五年、十年来干”的舒印彪,在担任董事长之后的两个半月,就展开了密集的调研。最后,舒印彪把脉华能指出症结:华能的新能源装机落后了。
这与华能的“路径依赖”有关系。华能过往在火电技术和管理上有深厚积累,煤耗水平世界领先,但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过往的优势反而形成拖累,从而错失了新能源发展的机遇。在风光电资源的争夺中,国电投、三峡集团、中广核等后起之秀都快了华能一大步。
为了重振华能,在2019年华能工作会议上,舒印彪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发展水电,突破核电发展,优化发展煤电,择优发展天然气发电”的方针。发展新能源的具体路径,舒印彪提出了“两线”、“两化”战略。
“重点围绕‘两线’‘两化’谋篇布局。在‘三北’地区(北线),以特高压送出通道起点为依托,着力布局有较强竞争力的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在东部沿海省份(东线),着力打造有质量有效益、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
舒印彪定下了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基调,并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要达到总装机50%以上,力争每年核准、开工、投产各10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项目。其中,“北线”风光煤电输用一体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规划新能源资源约2500万千瓦;“东线”沿海省份海上风电,规划海上风电资源2000万千瓦。
随着华能转型的步子迈开,舒印彪又提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在2021年3月召开的华能工作会议上,舒印彪向华能高管提出了“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发展愿景。
舒印彪提出,到2025年,华能发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左右,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0%以上;到203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5%以上。
有了“大手笔”的谋篇布局,华能的转型局面立刻不一样,接下来就看能否大刀阔斧执行落地了。
风光核“开枝散叶”
2019年3月,受舒印彪之邀,时任甘肃省委书记林铎、省长唐仁健率领的甘肃党政“天团”来到北京华能总部。华能与甘肃省政府签署了《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华能“两线”、“两化”战略就此开局。
华能“北线”首步落子甘肃:华能规划在甘新增新能源电力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新增煤炭外运超过1000万吨,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如此规模的布局,在华能发展历史上堪称“空前”。
2019年7月,华能又与内蒙古签署合作协议,先后拿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科左中旗、科右中旗、通辽市等地区规模不等的风电、光伏及储能项目。此外,华能还与吉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吉林通榆200万千瓦平价大基地项目。
“东线”方面,2019年5月,华能集团与江苏省政府在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在江苏投资1600亿元,建设基地规模1000万千瓦级大型海上风电基地,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海上风电工程建设、运维基地和全产业链布局的技术服务基地”。
除江苏之外,华能在辽宁丹东 200万千瓦和大连庄河30万千瓦等海上风电亦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作为其东线战略最北端的大连庄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30万千瓦,安装60台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如今,该项目电气施工已经完成。
按照华能的预算,海上风电条件较好的江苏,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就将耗资1600亿元,那么光是2000万千瓦的华能“东线”,投资规模将远超3000亿元。整个华能“两线”战略总计45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总投资保守估计亦将突破6000亿元。
风光之外,华能过去十余年孜孜以求的核电,也在舒印彪手里“开花结果”。
2021年3月,华能如愿以偿拿下中国第四张核电牌照,舒印彪随即公布“十四五”华能核电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海南昌江二期3号机组;山东石岛湾、海南昌江、福建霞浦三大基地核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3000亿元砸向核电,规划总装机量超1600万千瓦。
至此,舒印彪为华能擘画的大手笔新能源转型,初见成效。
2022年4月,据华能集团统计数据,2019年至2022年4月,公司已用三年时间实现了新能源装机容量翻番,新能源累计并网超过4640万千瓦,新能源日益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
新掌门面临的新挑战
尽管舒印彪为华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转型战略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华能的新能源装机进展并没有如当初规划的那么快。
截至2021年底,华能集团总装机20592万千瓦,其中,火电14006万千瓦,水电2756万千瓦,风电2917万千瓦,光伏912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32%。2021年全年,新增风光装机仅为654万千瓦,不及“十四五”新能源装机目标8000万千瓦的十分之一。
此外,从去年以来,华能一直在承受巨大的业绩压力。2021年,因为煤价暴涨,旗下上市公司华能国际(SH:600011)全年巨亏102.6亿元,净利润同比暴跌325%;今年上半年,华能国际续亏30.1亿元,同比下降167.6%。
未来8000万千瓦的风光新能源装机、16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投资保守估计也在15000亿元之上,这一大笔资金从何而来呢?如果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加杠杆做大盘子铺摊子,后期背上的债务压力会非常沉重。
如今,随着舒印彪退休,温枢刚接棒,这些挑战也压到了温枢刚的肩上。
可以确定的是,舒去温继,华能集团的新能源转型肯定还会持续走向深入。出身华电集团的温枢刚,此前一直在引领华电的“双碳”进程,是新能源的超级“拥泵”。继续坚持华能的低碳转型,温枢刚将带来若干新的发展思路。
(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今年4月,温枢刚在接受《国资报告》专访时,向外界透露了其新能源转型的“温氏思路”。温枢刚强调实现“双碳”目标、力争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需要“五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制定碳达峰行动重点任务清单,明确碳达峰的“施工图”和“路线图”。
二是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风光电作为中长期增量主体,积极发展水电,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持续推动煤电功能调节型电源定位。
三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谋划和稳妥拓展储能、氢能等新兴业务发展,抓好与新能源发展的统筹布局,培育新的发展业态,布局低碳减碳零碳技术。
四是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实施创新驱动,科学有序推广数字电厂试点成熟技术,打造“传统产业+互联网”竞争新优势。
五是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为重点,稳妥推动发电央企海外项目拓展。
应对新的挑战,将上述“五个进一步”新能源转型战略注入华能,温枢刚或许将根据最新情况,重新调整华能碳达峰的“施工图”和“路线图”,原来的“两线”“两化”战略可能会出现微调。
更为外界所期待的是,在数字化转型,储能、氢能新业务,以及“一带一路”新发展方向等方面,温枢刚或将带领华能集团迈出新的步伐。这对于万亿华能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