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作为双碳事业的数字基础设施,碳管理行业的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当前碳管理行业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2022年9月23日,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预计现状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未来碳管理行业的增长空间,需要越来越多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参与。
根据碳阻迹和灼识咨询共同发布的《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预测》,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099亿元,2030年将达到4504亿元,2060年将达到43286亿元。碳阻迹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碳排放管理的软件及咨询服务提供商,之前刚刚完成B轮融资。
要实现碳管理市场规模增长,碳管理行业面临众多挑战。其中一项挑战是,由于目前国内碳核算标准缺失,国内碳核算多数借鉴一些国际通用标准,但各地的实际条件不同,一方面可能造成精确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各标准核算规则不同,带来核算边界不一致、数据来源不统一等问题。
另一项挑战是范围三排放量核算。国际通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学将温室气体排放范围分为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范围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三的排放主要指企业生产相关的上下游(价值链)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购买商品和服务、资本货物、上下游运输和配送、售出产品使用等15个排放类别。
晏路辉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由于范围三排放核算难度大、成本高,一些企业在披露自身碳排放数据时,范围三排放量核算公开度往往不够透明。
晏路辉认为,范围三核算必须更加透明,企业不仅需要披露有无核算范围三排放量,还需要详细披露范围三排放量具体指标核算的程度。“我们希望看到企业从当前最合适的角度出发,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路径,去自信地(将范围三排放量)披露给公众,给利益相关方更多信心。”
多数企业披露范围三并非依赖一手数据
理论上,企业在编制范围三清单时,15个类别的排放都应被纳入核算,但是实际操作中,鉴于相关性、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许多企业最终只会披露特定环节的范围三排放。
阿里巴巴罗汉堂可持续发展科学家刘伟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鉴于范围三排放的复杂性,尤其对于阿里巴巴多样化的商业业务结构,一些相关数据短期内不可获取,2020年碳排放总量的盘查中,只能覆盖到范围三15个种类中的8个。”
根据汇丰银行的研究,相较于下游,企业更倾向于披露价值链上游的范围三排放。一方面因为相关活动来自企业内部(商务旅行)或供应商(外购商品和服务),这些都是企业可以直接影响甚至管理的排放源;另一方面,范围三排放具有时间性,以商品完成交易的年份为核算时间点,上游活动基本都属于已经发生的范畴,而下游产品使用阶段的排放实际尚未产生。因此相对于“预测”未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已经产生的排放更容易。
“从组织层面碳核算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披露范围三排放,碳排放计算的活动数据主要依赖于行业平均数据而非企业自身运营的一手数据,这不利于企业作出正确决策。”碳阻迹国际资深碳管理顾问Gregor Pecnik表示,企业应联动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去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并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的内部数据收集流程,共同克服碳核算困难。
碳足迹合规性挑战
为何核算范围三碳排放量如此重要?
一大原因是出口产品将面临碳足迹合规性挑战。产品碳足迹指产品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或二氧化碳排放,这些排放很大一部分来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若不将它们的排放量核算清楚,便难以形成准确的产品碳足迹报告。
对于许多行业,范围三排放量占比最大。根据国际组织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统计,农产品、建筑、化工产品、食品饮料烟草、金融及房地产等,价值链的排放远超企业自身排放,平均占总排放的比例为75%。根据苹果公司披露的2021财年报告,范围三包括商务差旅、员工通勤,以及供应商参与的产品制造、使用、运输、报废处理等,占所有净碳排放量的九成以上。
2022年全国两会上,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关于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碳足迹核算的两份建议、提案,将碳足迹合规的风险普及给公众。欧盟新电池法规定,从2024年7月起,只有已建立碳足迹声明的可充电工业和电动汽车电池才能进入欧盟市场。而我国尚未形成覆盖全业务链条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碳足迹核算依赖全面、科学、准确的排放因子数据库。“当前计算产品碳足迹,如果没有排放因子数据库,所有企业都要重复计算一些基础碳排放数据,比如一瓶矿泉水,如果没有大家都能用的数据库,企业就要去重复计算塑料、石油等原材料的碳排放数据,这样一来不一定每家企业都能算出来,二来就算能算出来,每家算出来的结果很有可能也不一致,同时这样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有数据库,企业在当前阶段也能够算出产品的碳足迹。”晏路辉称。
8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碳阻迹也拥有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在晏路辉看来,国家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与碳管理企业的数据库互补,前者更多提供基础数据,而后者会利用前者的基础数据进行额外加工,好比国家数据库仅搭建起一个底层架构,而盖多高的大楼则取决于碳管理企业自身的能力。
在构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同时,我国也已经开始推动碳足迹认证。以光伏产品为例,目前法国、韩国等国家都对进入本国市场的光伏项目产品提出碳足迹要求。8月25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