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抢滩陆上新能源布局再进一步。
(公众号hxny3060)获悉,9月29日晚间,三峡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三峡能源(SH:600905)、长江电力(SH:600900)同时发布公告,拟与三峡资本、三峡投资共同出资设立内蒙古三峡陆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三峡陆上新能源”),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个月前,三峡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峡集团将在内蒙古大力推进新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建设,助力内蒙古风光氢储全产业链发展。
而此次成立的三峡陆上新能源,就是为了落实这一协议成立的公司,其总部将落户内蒙古。借此,三峡集团得以进驻中国目前最热门的新能源发展区域之一;而内蒙古也将借助万亿电力巨头的力量,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转型。
万亿巨头落子百亿项目
此次合作,三峡集团旗下诸多主体均参与其中。
对于新公司的组建,三峡能源表示,为全面提升公司新能源项目资源获取实力,拓展在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业务,进一步增强资源优势和规模突破,是落实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公司在内蒙古区域大力开发新能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根据公告,三峡能源、长江电力、三峡资本、三峡投资以货币出资分别认缴34亿元、33亿元、16.5亿元、16.5亿元,占三峡陆上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分别为34%、33%、16.5%、16.5%,具体出资时间为2024年6月30日。
由于三峡集团为三峡能源控股股东,长江电力、三峡资本为三峡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三峡投资为三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本次动作是妥妥的“组团”。
三峡集团成立于1993年,前身是为建设三峡工程特批成立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2017年末完成了公司制改制。截至2021年年底,三峡集团可控装机1.09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资产规模1.15万亿元,资产负债率51.7%。
三峡集团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长江电力、湖北能源和三峡能源。其中,长江电力是其水电资产的上市主体,最新市值高达5126亿元,是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根据2022年半年报,水电总装机容量4559.5万千瓦,其中,国内水电装机4549.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的11.37%。
而三峡能源是三峡集团的新能源业务战略实施主体,最新市值为1614亿元,是A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发电企业。
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该公司新增装机容量210.46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2510.09万千瓦。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506.98万千瓦,占全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4.40%;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971.59万千瓦,占全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2.89%。
这样几家颇具实力的公司落地内蒙古,对于当地的新能源开发和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内蒙古已成新能源热土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最大、最具潜力的新能源生产基地之一,风能资源量全国第一、太阳能资源量全国第二,新能源装机总量全国第一。也是因为这样的资源禀赋,吸引了不少企业进入。
8月24日,华能集团与内蒙古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后,新成立的内蒙古华能库布齐能源有限公司揭牌。根据协议,华能集团将在新能源外送基地建设、风光氢储和综合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内蒙古开展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更早的2019年8月,另一大发电集团中国华电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加强新能源的规划研究和开发建设,共同推动内蒙古能源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精准脱贫。
除此之外,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和国电投集团等,均在内蒙古有不同层次的合作协议落地,并在内蒙布局了大量清洁能源大基地项目。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1/6,外输能源占全国跨区能源输送总量的1/3,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可以说,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内蒙古最重要的产业支柱之一,也是因此,内蒙古也对清洁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除了央企,(公众号hxny3060)不完全统计发现,仅东方日升(SZ:300118)、隆基绿能(SH:601012)、协鑫科技、通威股份(SH:600438)这四家民营光伏公司,在内蒙古的投资金额就超过1000亿元。
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规划》,将重点发展光伏、风电、氢能和储能,全区设置了2025年达到四个“千亿”目标:
风电领域,风机整机制造能力达到5500台套,可以满足80%以上本地建设需求,风机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光伏领域,晶硅材料生产规模占全国的40%以上,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达到300万千瓦,可以满足80%以上本地建设需求,光伏制造整体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氢能领域,氢能关键核心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氢能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储能领域,装备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时,储能核心部件完全实现就地生产,形成1000亿元产值的储能制造产业集群。
在这踌躇满志的四个“千亿目标”下,内蒙古的新能源发展空间巨大,也将迎来更多超大型企业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