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知家消息,10月4日,比亚迪官方微博公布与全球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表示SIXT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台新能源车。比亚迪方面多款新能源车将服务SIXT客户,其中包括近期在欧洲最新推出的元PLUS。合作车辆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第一阶段合作市场包括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然而,就是这样一起正常的商业合作却遭到了来自欧洲一些媒体以及一些政界人士的“恶毒攻击”。
首先是德国传统媒体《图片报》,该报社迅速发表了一篇名为《这笔中国生意损害德国利益》的社论。这篇社论言辞非常激烈,称SIXT公司的决定"反德国、反西方、反对我们的价值观"、“中国也在针对我们(德国),针对德国、针对所有德国人的利益。中国人一点又一点地收购我们企业,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未来指手画脚。他们曾经连续多年照搬我们的技术,掠夺我们的知识产权……中国的占领运动早已开始。目前为止,这一切还只是经济战,Sixt则成为了中国的代理人。”
随后《南德意志报》也发表文章,表达了对“中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担忧。认为德国的经济根基在于工业,但同时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中国的市场需求,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相比之下,《柏林之声》阴阳怪气的批评就显得温和多了。这家媒体发表了一篇名为《警惕车轮上的间谍危险》的文章,文中称:“中国可以使用这些车辆从欧洲获取数据,甚至对司机发起网络攻击。”该媒体还试图用比亚迪曾经获得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来暗示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是“不正当竞争”的结果。
抵触之声不仅来自媒体,德国的政府官员也对比亚迪进入德国市场非常反感。
执政党自民党的议员斯库德尼(Judith Skudelny)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希望Sixt 足够专业,可以防止数据间谍活动。”另一位联邦议员米勒-罗森特里特(Frank Müller-Rosentritt)也就此事发表了看法:"在电动车问题上,我们不应该像对俄罗斯油气那样陷入依赖。"就连德国执政联盟的自民党副主席约翰内斯·沃格尔(Johannes Vogel)也表示:比亚迪进军德国是“来自中国的体制性挑战”,整个欧洲需要团结起来“取代对华依赖”。
面对舆论汹汹,SIXT公司回应称这些指控十分“荒谬”。
另外德国国内也不是所有声音都在指责SIXT和比亚迪合作,德国《商报》就开始反思起了德国的体制问题,指出德国生产商供货缓慢,在新能源赛道已经落后于中国。
德国《焦点》周刊10月6日文章,“中国以廉价煤电和原材料碾压德国汽车工业”,德国租车公司Sixt给中国电动SUV的大订单是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在电动汽车方面,中国不仅坐拥原材料宝库,还可以用廉价电力进行生产。欧盟的汽车制造业不再具有竞争力。电动知家据文章称,回望2011年美国底特律车展。在那次展会的试驾场上,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厂商比亚迪展示了自己的混动车型。轿车设计乏味,但试驾依然精彩。总而言之,那辆车当时还称不上是丰田、大众或现代的竞争对手。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形势发生逆转。混合动力在中国已是常态,全电动汽车也是如此。在技术和设计方面,中国汽车早已与特斯拉等国际竞争对手平分秋色。在其国内市场,它们比德国的电动汽车更受欢迎。中国人现在将实现梦想,而德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将付出代价。沃尔夫斯堡再无人嘲笑中国竞争者的最好例证是,租车巨头Sixt没有订购约10万辆大众新款ID.4,而是订购了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大众不能抱怨其电动汽车不受欢迎;事实上,材料短缺和交货延迟已让其电动ID车型在几个月内售罄。不过,中国人现在已跳入这一缺口,更快地在欧洲市场上站稳脚跟。
两家民营企业的合作能引发德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如此大的反响,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傲慢,二是恐惧。如果问任何一个德国人,你们国家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他肯定会回答——汽车。的确,从二战结束至今,德国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汽车企业,大众、宝马、奔驰等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德国制造”也在一定时期,成为了优质产品、严谨工艺的代名词。德国工业虽然纸面上只占总GDP的18%,但德国的第三产业远不如英法意等国,其作为“欧洲发动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强大的工业实力。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比亚迪进入德国,会引发如此的震动。因为如果在汽车工业领域遭到了挑战,那将危及整个德国经济。
电动知家了解到,10月8日赵立坚转发“驻德国使馆发言人就《图片报》抹黑中德企业合作表明立场”:10月6日,德国《图片报》刊登报道,借汽车租赁企业Sixt采购比亚迪电动汽车合作事,恶毒攻击中国人权、环境、市场竞争等政策,以污蔑性标题博取眼球。对此,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并表明严正立场:
不过不管舆论场上反应如何,真正左右中德车企命运的还是市场反响。如今比亚迪十万辆汽车的大单已成事实,据悉除了比亚迪之外,上汽、蔚来等多家中国车企也开始紧锣密鼓地推出像欧洲市场的开拓计划。到时候,德国要么联合欧洲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要么就只能接受一个赤裸裸的事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经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