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表示,9月份,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居民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同时,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国内部分行业需求回升,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但下行态势趋缓。
CPI环比略涨
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食品中,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4.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占CPI环比总涨幅四成多;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回升,加之看涨预期下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价格继续上涨,但在中央储备猪肉投放等措施作用下,中下旬涨势有所趋缓,全月平均上涨5.4%。
从同比看,CPI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8%,涨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1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据测算,在9月份2.8%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0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涨幅回落,说明社会有效需求的弱修复带来核心CPI继续趋软,价格沿产业链仍需时传导。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矛盾,国内需求恢复相较于生产恢复比较缓慢,预计核心CPI将继续在低位运行。但随着各项支持性政策落地生效、宏观经济保持弱复苏态势、经济恢复基础进一步巩固,预计需求对国内生产的带动效应将稳步增强。
展望10月份CPI同比,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假期消费旺季的影响,预计10月份猪肉价格上行。同时,在美国CPI当月同比超预期、美欧央行继续加息的背景下,预计国际油价下行压力加大,叠加2021年同期基数上行,预计10月份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涨幅较9月份下行。综上,预计10月份CPI同比或在9月份的基础上小幅上行。
PPI环比降幅收窄
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从环比看,P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下降0.1%转为上涨0.1%。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5%,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下降0.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0.1%。基建投资项目逐步实施,金属、水泥等相关行业需求回升,价格降幅均有收窄。
从同比看,P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回落1.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8%,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0个,比上月减少2个。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2%,回落4.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31.1%,回落3.9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1.0%,回落3.5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据测算,在9月份0.9%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