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硅料龙头再拿大单!
10月17日晚,大全能源公告称,近日与某客户签订《硅料采购合同》,预计向公司采购46200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预计采购金额约139.99亿元(含税)。
这是大全能源今年以来公示的第三份长单合同公告。就在10月13日,大全能源刚获得硅片黑马双良节能的470亿元多晶硅订单。
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大全能源便拿下总金额高达610.55亿元多晶硅订单,几乎相当于去年营收的6倍。
事实上,今年以来,光伏行业“拥硅为王”,硅料百亿长单并不鲜见。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2月至今,已有至少8家上市公司签下12份长单合同,涉及约230万吨多晶硅,预计采购金额高达5463.83亿元。
在未来硅料供应有保障、甚至面临潜在过剩风险的时候,为何下游企业仍热衷于签订大额长单?硅料厂商还能“躺赚”多久?
硅料价格“滚烫”
光伏行业“拥硅为王”主要是受行业景气度影响。
在传统能源价格上涨背景下,市场对光伏需求量旺盛。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8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6.74GW,同比增长64%;1至8月累计新增光伏装机容量44.47GW,同比增长102%。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支持促进国内光伏装机,电力市场、整县推进、BIPV、光伏补贴……等频频登上头条。
但由于硅料属于精密化工,门槛比较高,人员培养等方面也相对比下游要难得多,时间周期比较长硅料相较于下游其他产业建设周期更长。
当下游需求上升的时候,下游组件环节率先扩张,导致往上游到电池片,再到硅片,再到硅料,每一个环节的需求总增长比供给增长得要快,所以就出现这种脱节状态。
在行业高景气度下,硅料价格一直在上涨,从2021年初的8万元/吨上涨至如今的超30万元/吨,增长了近3倍。
硅料价格的持续走高,也促进了相关企业的业绩大幅走高。如通威股份今年前三季度预增超2.5倍,第三季度净利润便超过90亿元;协鑫科技的单季度盈利同样创下该公司历史新高。
“拥硅为王”情况或将改变
虽然目前硅料价格仍在高位,但从长期来看,“拥硅为王”的态势不可能一直持续。
一方面,目前光伏头部企业保证硅料供应的主要方式是签订长单,但这个订单锁量不锁价且时间跨度较宽。如双良节能与新特能源签订的15万吨长单执行期为2023~2030年。
事实上,光伏行业签订长单由来已久。可早在十年多前,光伏行业曾经上演过“长单锁价痛”,尚德电力曾支付2亿美元分手费,毁约其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的长达十年的硅片协议。
因此现如今采用锁量不锁价的方式,但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果遇到政策、市场、环境等不可预见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法如期或全部履行。
虽然当前硅料价格处于高位,超30万元/吨,而上述这些合同均为锁量不锁价,具体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如果未来硅料的价格下跌,对应的采购金额也会下降。
另一方面,硅料厂商扩产步伐也在加快。近年来,包括通威股份、协鑫、东方希望、大全能源、亚洲希望等硅料龙头均在扩产。以“硅料龙头”通威股份为例,其当前的多晶硅年产能为23万吨,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35万吨。
在硅料扩产浪潮下,光伏产业链中“供不应求”的情况极有可能转变为“供大于求”,市场上已开始有声音在担心硅料产能过剩。
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曾表示,到2025年年底,我国的多晶硅产能达到300万吨/年,但当年全球的光伏装机需求为400GW,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仅为130万吨,其他则会成为过剩产能。
此担心也并非无道理,近期通威股份开始频频率先调价,而此前调价往往在隆基绿能、中环股份等硅片龙头报价之后,或也暗示着光伏产业上下游博弈出现了新的变化。
价格拐点或在明年出现
硅料价格“滚烫”的确使得上游硅料企业获得了丰厚利润。可每每谈起这一话题,不少下游光伏企业人士“如鲠在喉”,那么硅料价格何时迎拐点?
近期三部门集体约谈部分光伏企业及行业机构,主要是为了引导行业对于多晶硅规范、合理定价,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从而推动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川财证券指出,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全年将有一批2020年、2021年开工建设的新增硅料产能陆续投放。随着这批产能逐步释放,硅料供需结构改善,硅料价格或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上海有色网光伏资深分析师史真伟也表示,目前硅料价格已经月度连涨了一年多,从目前来看,10月份迎来拐点比较难,因为10月份的大单基本上已经签完,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动。
11月和12月份的走势,需要结合市场装机量来分析,看年底是否会出现装机潮。目前业界公认的价格拐点是明年初。
总得来说,硅料价格继续上攻的动能正在减弱,但也难言就此步入下降通道。随着四季度需求旺季启动,光伏产业链价格博弈进入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