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通威股份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快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20.84亿元,同比增长118.60%;归母净利润217.3亿元,同比增长265.54%,其中单季度Q3归母净利润达95.06亿。
此净利润基本接近此前业绩预增公告的上限,可以说给市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硅料为主,电池为辅
全面拉升通威业绩
1、硅料贡献大部分业绩,未来降价后利润仍有保障
通威公布了三季度业绩快报,意料之中的是,业绩依然一如既往的好,但众所周知,大部分都是硅料的功劳。
根据集邦新能源最新公布的硅料价格,本周单晶复投料在30.8万元/吨,单晶致密料在30.5万元/吨,本周没涨,与上周持平。
但是从目前的硅料价格看,硅料价格仍处于高位,且是从今年年初开始一直高走到现在的位置,所以作为硅料龙头的通威,自然在硅料业务上赚到了大部分利润。
硅料明后年随着产业放量而降价已是产业明牌,唯一不确定的是具体的降价时点,但趋势不改。
按照通威硅料生产成本3.5万元/吨来算,即使明后年硅料价格随着产业放量而走低,未来变动到4-4.5万吨,通威的硅料业务净利润还是有极大的保障,且相比于其他硅料企业而言,通威的硅料成本管控可以说排在业内第一。
2、电池结构性紧缺,盈利得到快速修复
除了硅料,通威在光伏板块的重要看点就是电池,电池业务今年可以说是下游盈利修复最好的环节,主要还是大尺寸电池这块。
一方面是由于去年盈利差,且技术路线不确定,产业扩产少,导致现在有所紧缺;另一方面是N型电池今年快速放量,溢价也较PERC更高。整体电池环节的盈利得到了快速的修复,目前大尺寸电池还处于结构性紧缺的状态。
通威今年电池片也是持续涨价了好几次。作为光伏电池龙头,价格就是风向标,已经充分反应目前电池结构性供需错配的状态。
目前大尺寸电池的出货比例约占到75%,预计明年大尺寸PERC会进一步提升至约85%。通威的PERC基本都具备改造成TOPCon的条件,如果所有项目都顺利投产,今年年底预计电池产能能达到70GW,大尺寸占比约90%。
组件有潜力成为下一个增长极
但是对于硅料和电池不是通威今年最大的看点,通威今年最大的看点是其进军组件。
首先不得不承认,根据上文分析,通威即使在硅料价格下降后,仍能保证不错的利润。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通威近两年业绩暴增主要是因为多晶硅的贡献,那么伴随着“拥硅为王”时代红利的逐步消失,市场也会担心通威“钞能力”不再奏效。
且通威和爱旭一样,虽然是电池龙头,但是之前并没有一体化,相比于一体化的隆基、晶澳等企业,利润被硅片和组件挤压的严重。
基于以上背景,见智研究认为通威进军组件其实不意外,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见智研究也在“通威也忍不住一体化,光伏“内卷”进入终极模式丨见智研究“和“通威再投40亿加码组件,光伏价格大战恐将近丨见智研究” 等文中讲解过通威进军组件的事儿。
总结
简言之,见智研究认为,“拥硅为王”的时代逐步褪去市场已经心知肚明,无论是通威还是其他硅料企业而言,不可能永远持续“印钞”,所以市场更关注的是通威进军组件后的格局。
因为从模式上看,相当于从专业化,进军一体化,对整体的成本管控和产业链的协同有更好的整合能力,且其把握着上游原料端,拥有资金优势,一体化之路并不困难。
但组件更重视品牌和渠道,尤其是海外市场,对品牌的认可度会更高一些。目前通威组件的消息还不多,处于起步阶段,且起步点是在国内,但从其资金实力和业内资源上看,进军国外也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