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微商怎么加好友  网易  凝胶  奢侈品  文案策划  微商快速成交  视频营销  微信小程序  阿里巴巴  微商 

威马,这次真凉了?

   2022-10-28 互联网货源代理网810
核心提示:从赴港上市被质疑,到创始人沈晖12亿年薪引发热议,今年的威马汽车受到了行业“前所未有”的关注。相比同为曾经“新势力四小龙”的“蔚小理”,如今的威

从赴港上市被质疑,到创始人沈晖12亿年薪引发热议,今年的威马汽车受到了行业“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比同为曾经“新势力四小龙”的“蔚小理”,如今的威马既输了销量,也失了流量,逐渐在新势力造车第一阵营中退出竞争,甚至在第二梯队的排名慢慢落后。如此情况下,有网友调侃:威马似乎只能用一种“很新”的方式引起市场的注意。

在上述两场较大的风波之后,威马近日再次传出大规模降薪的消息。

      

据相关报道,威马将进行包括“高管主动降薪50%”在内的一系列财务政策,希望可以借此渡过本轮资本寒冬。不只有高管,降薪风波已从威马管理层蔓延到了基层。有内部员工透露,从10月起,威马汽车对基层员工工资按70%进行发放。

消息传出后在国内多家求职平台上引起了热议。截至发稿前,威马官方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

负面频出,威马岌岌可危

“确实存在降薪,目前的状态是工资调低,年终奖减半。”

当笔者就降薪一事询问威马相关人士时,得到以上回复也进一步证实了网上报道的真实性。不过就年终奖的取消和免除与此前网上报道存在异议。此前有报道称,威马取消了年终奖的发放,13薪也延后至今年6月发放。

据悉,威马的年终奖为3.5个月工资上下浮动,约占员工全年收入的30%。随后相关人士补充道,“这几天公司都在传,搞的人心惶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并不是威马第一次被曝出薪资问题,两年前就曾有内部员工对外爆料,威马在未给出明确的KPI考核标准的情况下以KPI未达成为由大范围停发年终奖金。

虽然相关人士并未表明此次威马集体降薪的原因,但牵扯到工资的减少必然跟“缺钱”二字脱不了干系。而且如果只是管理层降薪,或许是表明高层共克时艰的态度,但员工普遍减薪则加大了威马存在面临着财务问题的风险。

据威马发布的财报显示,2019年~2021年,威马持续亏损且数额不断增加。三年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7.62亿元、26.72亿元以和47.4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8.3%、-43.5%和-41.1%,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3亿元、-82.0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70亿元。

这意味着威马的盈利能力存疑,而糟糕的财务状况也成为威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因此,6月1日,在上海结束全域静态管理后的首日,威马便“火急火燎”地出现在了港交所新一批IPO申请的名单上。威马在招股书中的风险提示也提及:“我们的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但对威马来说,拜托资金问题就能解决问题吗?

威马自成立至今,吸引过百度、成为资本、腾讯、红杉中国等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接连获得多次大额融资。截止去年10月5日获得5亿美元的D轮融资,威马汽车已完成了累计金额达350亿元的11轮融资。

但即便如此,资金优势和先发优势均未能给威马汽车的市场表现带来加成。如今的威马汽车面临发展尴尬困局,加之现金流储备不足,使其对于上市吸纳资金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威马汽车所拥有的现金及等价物仅剩41亿元。

       

一个多月前,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的消息曝出,一度登上热搜榜,再次将威马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根据威马发布的招股书,沈晖2021年薪资为12.6亿元,而同年威马仅有47亿元收入。也就是说,沈晖一人的薪资就占据了威马年收入的25%以上。如此大的数额反差与矛盾冲击,直接将沈晖推向了话题中心。

尽管后来在专业人士分析下,证实来沈晖的12亿年薪为乌龙事件,但在事件的背后,从科创板IPO被拒到赴港IPO悬而未决,从车辆自燃到降薪风波……威马负面频出、市场表现岌岌可危,也是不争的事实。

逐渐失声,威马何以翻盘

我们都知道,对于即将上市或者申请上市的公司,在上市交易前的一段时期内或上市后的几周内对外不发布任何信息,保持静默,即所谓的静默期。静默不是规定,但却是惯例,想必这也是威马汽车对此事件保持沉默的原因之一。

但抛开爆料的真真假假和网传的偏颇与否,威马市场表现的式微并不只存在互联网或主观或客观的字句之间。数据不会撒谎,一张张销量表格的背后同样诉说着威马的“行路难”。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期间,威马累计交付新车8.34万辆,尚不及同为曾经“新势力四小龙”的“蔚小理”去年一年的销量。因此,威马的掉队一直饱受质疑。

       

对此,创始人沈晖曾回应,“新能源赛道是一个长期的赛道,打个比喻,就像是踢足球,现在上半场头15分钟都没有打完,谁胜谁负还不知道。”言语间流露着自信、自负与不敢面对。

沈晖的回应很快迎来更加尴尬的时刻。进入2022年以后,威马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声量全无,被一众后来者赶超。

相关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威马累计交付量21738辆,同比增长62.2%。乍一看同比增速明显,但在新能源持续高光的今年,对比其他新势力品牌的表现,威马的差距立刻体现出来,又遑论第一梯队的“蔚小理”。

以新势力腰部的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为例,同一时期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为51994辆,同比增长265%,而哪吒汽车的交付量为63131辆,同比增长199%。与此同时,上半年蔚来、理想、小鹏新车累计交付分别为5.08万辆、6.04万辆、6.9万辆。

可见,销量表现始终是困扰威马的老大难问题。

然而,更要命的是,当威马的销量还未实现“量变”时,在新势力赛道的竞争下,品牌销量这一标尺已不再是衡量车企能否顺利过冬的标准。

根据各大新势力品牌发布的财报,基本上是买一辆亏一辆的状态。比如蔚来平均赔近10.2万元;小鹏赔7.87万元;理想赔约2.23万元。再加上原材料上涨、电池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和自我造血,才是造车新势力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当盈利能力不足的威马碰上寒冬,难免想挤进IPO的队伍当中。但如果不从产品和品牌的基础上下功夫,单纯依靠上市来翻盘,未免太可笑。

因为眼下资本市场对于新势力的态度逐渐变得保守。今年9月,新势力零跑在登陆港股首日即遭破发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零跑的股价已由最初开盘的48港元一路跌至18港元,股价降幅超过60%。同时,小鹏汽车、蔚来、理想等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样不如以前。

资本市场的冷淡对于寄希望通过IPO获得资金的威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减发薪资虽然是威马挺过寒冬不得已的手段之一,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这一次,威马还能挺过去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互联网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互联网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