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获悉,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11月1日正式投运供热,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覆盖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
业内专家表示,与传统煤电供暖相比,利用核电站发电生产的余热供暖效率更高,对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减少碳排放量、提升清洁能源比重、优化东北地区能源结构有重要意义。
项目投产后环保效益显著
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规划供热面积24.24万平米,最大供热负荷为12.77MW(兆瓦),利用红沿河核电站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源,替代红沿河镇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实现红沿河镇清洁供暖。项目新建一次管网近10公里,二次管网5.7公里,新建换热站4座。
据测算,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可有效改善供暖区域大气环境,环保效益显著。
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市,是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和东北最大的电力能源投资项目。
项目一期工程4台机组采用中广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R1000核电技术,于2016年9月全部投产商运。二期工程2台机组采用中广核全面升级的ACPR1000核电技术,2022年6月,红沿河核电站一、二期工程6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
此外,红沿河核电站年度发电量可达480亿千瓦时,约占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的20%,能有效缓解东北地区阶段性电力短缺,稳定区域电力供应。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等效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145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93万吨,相当于种植10.8万公顷森林。
核能供热产业
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世界范围内,核能供暖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全世界400余台在运核反应堆中,有超过1/10的机组已实现热电联供。
在我国,除了红沿河,以及山东海阳、浙江海盐三大核电基地所在地进行核能供暖外,据报道,江苏田湾核电站也正在推进供热供暖事宜。在当前降碳和清洁取暖背景下,核能供热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这其中,包括核能供热在内的核电综合利用也将稳步推进。国家能源局在《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组织实施《核能集中供热及综合利用试点方案》,推进核能综合利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轩介绍,我国核能供暖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条件。随着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和环保要求提高,长距离供暖越来越可行,目前供暖距离一般能达到50公里,甚至100公里。
此外,国内核能供热已从民用迈入工业领域。今年5月,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全面启动建设。该项目以江苏田湾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蒸汽作为热源,将蒸汽输送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进行工业生产,总投资7.3亿元,建设周期24个月,预计2023年底投产供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