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又双叒出手了!
港交所最新文件显示,11月1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下简称:伯克希尔)以169.87港元的平均价格卖出329.7万股比亚迪H股,持股比例由18.22%降至17.92%。以此计算,这笔减持套现约5.6亿港元。
这是伯克希尔3个月内第三次出手。此前,港交所已两次披露伯克希尔减持,累计减持2823.5万股。若不考虑分红等其他因素,以三次披露减持价格的平均值236.56港元/股粗略估算,巴菲特三次减持已累计套现66.79亿港元。
尽管每一次伯克希尔披露减持前后,比亚迪均有销量或业绩等利好消息对冲,但是公司二级市场表现仍然承压。自8月24日,即伯克希尔首次减持至今,比亚迪A股累计下跌12.88%,比亚迪股份累计下跌27.84%。
累计套现超66亿港元
对于此次减持,可以说市场早有预期。自7月市场传闻巴菲特要减持至今,伯克希尔已两次披露减持动向。
巴菲特于2008年9月以每股8港元、总价18亿港元购买2.25亿股比亚迪股份,占扩大股本后的9.89%。
在随后的14年时间里,巴菲特坚持其惯有的长跑持股风格,一股未动。直到今年7月,市场突起波澜。港交所数据显示,花旗银行7月11日持有比亚迪股份增加2.25亿股至3.89亿股。2.25亿股的数量与巴菲特的持股数量相对应。
因此,市场猜测花旗银行新增的2.25亿股比亚迪股份来自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也有分析称,伯克希尔将所持有比亚迪股份的实物股票存入券商托管,或为后续交易做准备。
受市场传闻影响,7月12日,港股比亚迪股份盘中一度大跌逾12%,A股比亚迪当天收跌4.72%。
8月30日,港交所披露易网站显示,伯克希尔在8月24日出售133万股比亚迪股份,平均价格为277.1港元/股,持股比例降至19.92%。9月1日,披露数据显示,伯克希尔减持171.6万股比亚迪股份,平均减持价格为每股262.72港元,减持后持股比例从19.02%进一步下降至18.87%。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港交所相关规定,持股超过5%的大股东,当其持股比例变动跨越整数百分比时,才需要披露。纵观前两次披露亦是如此,伯克希尔持股比例从最初的21.47%,下滑到19.92%,再到18.87%。
从持股数量看,伯克希尔持股数量已从最初的2.25亿股降至1.97亿股,累计减持2823.5万股。若不考虑分红等其他因素,以三次披露减持价格的平均值236.56港元/股粗略估算,巴菲特三次减持已累计套现66.79亿港元。
10月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0万辆
就在11月3日,比亚迪股份刚刚披露10月产销快报。
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1.78万辆,同比增长168.78%,这是比亚迪连续第二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1-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9.79万辆,同比增加233.92%。
“超预期。”这是业内人士对比亚迪10月销量的评价。
纵观行业,比亚迪的销量在新能源造车的中外新老势力中一骑绝尘。乘联会数据显示,排名第二的特斯拉中国10月批发销量为7.17万辆,不到比亚迪的1/3。
比亚迪海外销售数据亮眼。公司10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9529辆,环比增长23%。
海外销量数据增长背后,是比亚迪不断加快出海步伐。10月至今,比亚迪已多次官宣出海进展。
10月中旬,比亚迪官宣携唐、汉、元PLUS三款电动车型亮相巴黎车展。比亚迪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壳牌参与发布会,双方共同宣布将为比亚迪欧洲车主提供更优质的充电体验,包括向车主开放欧洲境内约30万个壳牌充电桩使用权。
随后,比亚迪又宣布,继亮相新加坡、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后,比亚迪元PLUS在尼泊尔上市。
10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比亚迪获悉,公司近日与巴西最大汽车经销商Saga集团合作,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开设了首家门店。比亚迪预计,到2023年底,将在巴西设立100家门店。
能否扛住减持压力?
减持给比亚迪二级市场带来的压力不容小觑。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A股比亚迪收报280.2元/股,市值为7080亿元。自8月24日,即伯克希尔首次减持至今,累计下跌12.88%。港股比亚迪股份自8月24日至今,已累计下跌27.84%。
但近期,随着比亚迪三季报及单月产销快报陆续出炉,机构纷纷发布研报表示看好。东吴证券表示,海洋网络纯电车型及海洋军舰系列护卫舰07有望于四季度上市贡献增量,预计四季度总销量超70万辆,预计2022年比亚迪电动车销量19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2倍以上。
多家机构认为,2023年海外出口将成为比亚迪汽车销量增长新动力。东吴证券指出,预计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超300万辆,同比增近60%,其中出口预计超30万辆。
业绩层面,安信证券认为,公司四季度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目前比亚迪在手订单充足、产能稳步扩张,叠加汽车销售旺季的推动,四季度月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同时,安信证券对比亚迪未来几年的业绩较为乐观,认为三大要素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一是品牌向上,公司一方面通过产品升级(众多定价20万元以上的车型)实现品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营销、优质服务等措施实现品牌的持续向上。长期看,品牌的崛起有利于产品溢价的形成。二是不断的技术创新可使公司产品持续领先,也可降低现有产品成本,实现盈利的持续向上。三是规模效应,随着总量以及收入的扩张,单车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进而实现较高的盈利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