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研究今日发布报告称,我国建设氢交易所条件已逐渐成熟。
中银研究表示,国家已明确对发展氢能源的支持态度,而未来产业发展需依托氢交易所支持。且我国化石能源制氢已较为成熟,氢气贸易开始出现。
事实上,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就新能源发展提出要求,并指出要重视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氢能本身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零终端排放的绿色能源,而且由绿色电力制成的绿氢具备较好的能量储存和运输功能,能够为推动风电、光电等其他新能源产供销储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中银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氢产量约3342万吨,高居全球第一。其中,煤制氢产量2124万吨,天然气制氢产量460万吨,合计占比77%。其余主要是焦炉煤气、化肥工业等副产氢,产量约708万吨,占比21%。当前相关产业已初具规模,技术较为成熟,制氢成本大为降低。例如据测算当煤价格800元/吨时,煤制氢成本约为12-15元/kg。
“工业副产氢作为生产化工产品同时产生的副产品,成本更低。”中银研究表示,随着制氢规模的扩大,国内跨省氢贸易也已出现,如何为氢定价正在成为困扰相关企业的难题。
中银研究还指出,发展“绿氢”前景可期,如何定价与交易将成为重要课题。未来我国风电、光电的发电规模仍有巨大提升潜力,度电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这既为发展“绿氢”创造了强力需求,又为制造“绿氢”提供了低成本的电力保障。为解决未来“绿氢”大规模生产后随之产生的交易、消纳与定价问题,有必要提前着手建设氢交易所。
不过,中银研究认为,建设氢交易所在全球范围来看都属于新鲜事物,与原油等传统能源交易所建设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新的领域有待探索突破。如需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建设,加强对氢来源的信息披露;加强氢交易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同时,还要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氢价格指数,抢占国际氢能源定价权制高点。此外,我国还应探索发展基于氢的碳自愿减排交易,为氢能企业创造额外经济激励。